第九章:三皇之战的盛世(第9/13页)

一进西安,多铎就傻眼了。

只见西安城中,居民寥落,人烟稀少,宫室尽焚成灰,兀自飘着袅袅的青烟。原来那李自成,压根就没在西安城中歇脚,而是放火烧毁了城池,一溜烟的跑掉了。这情景看得多铎好不上火,你说这个李自成,屁本事也没有,你惹什么事呢?打怀庆的时候你咋就那么凶呢?现在动真格的了,你却只剩下了逃跑的本事,拜托,你好歹也是个皇帝耶,能不能别这么丢人?

还有一件事,老大多铎和李自成这里折腾,可是老二阿济各哪里去了?怎么打了这么多天,就没见到他的人影呢?

就算是打死多铎,他也想不到阿济各跑哪儿去了。

老二阿济各,带着吴三桂和尚可喜,去蒙古草原旅游去了。

14.取天下真的不难

原来,老二阿济各在奉了军令,带吴三桂和尚可喜出发之后,这时候心里却忽然泛起思乡情结,就命令三军掉转方向,取道土默特,鄂尔多斯,搞了好多好多的骆驼,绕了好远好远的道,尽情的玩了好久好久,这才想起来还有李自成这茬事,就兴冲冲的绕回来了。

多尔衮大怒,狠狠的臭骂了二哥阿济各一顿,吓得二哥阿济各脸皮青白不定,赶紧赶到黄河边,扎起木伐渡河。

刚刚渡过黄河,就见一人冲着吴三桂拼命招手:老吴,三桂,你好吗,还认得兄弟唐通吗?

当时吴三桂那个别扭啊:唐通,你居然还活着,命够大的啊。

老兵油子了,打败容易,打死难。于是唐通积极写申请书,要求加入大清。

阿济各说:老唐啊,你来我不反对,可有什么礼物没有啊。

唐通道:有有有,你们带上我玩,保准一路顺风,所向无敌,沿途关隘,望风而降。

阿济各说:这个老唐,你比我还敢吹牛,你让他们降一个试试。

于是唐通飞跑到河堡营,趴地下写封信,扔进城里,就见城门打开,老头老太太全都跑了出来:热烈欢迎大清军队入城,听说东北人都是活雷锋,鹅们出来看个究竟。

阿济各大喜,于是催着唐通接着写信。

接下来,唐通又写了十几封信,分别发往唐家会下营,黄甫川,清水营,木瓜园,孤山镇,永兴,神木,大柏油堡,葭州等地,所有的地方都开门相迎,还给部队送来猪羊,亲切慰问东北人民雇佣军。

阿济各一路顺风顺水,兵不刃血,摧师猛进,兴奋得无以复加,到了榆林,他说:老唐,你再来一封信,能把这榆林拿下,大哥我就服了你。

唐通苦着脸道:老大,这个事……真的有点玄。

为啥呢?阿济各问。

因为,现在榆林的守将是高一功,他是李自成的大舅哥,他妹妹还被李自成封了皇后,你说他岂是轻易开城投降的人?

唐通回答。

阿济各不乐意了:老唐,你这是什么工作态度?正是因为遇到高一功,所以才让你来写信招降,你连这么点小事都干不了,还混什么混?

你……我……让我想想法子。唐通绝望的眨巴着眼睛。

苦苦琢磨了两天,也琢磨不出个办法来,到了大年正月十二,唐通一咬牙,得了,我写不好还写不坏吗?干脆瞎写一封信吧。

瞎写一封:高一功,你个狗日的,堵在榆林城里,你想干啥?赶快离开,老子明天要进城,别挡了老子的路。

信发出去之后,第二天一大早,唐通就带着人马,硬着头皮来到榆林城下,等着高一功突然冲出来,狠狠的给他一刀。可是他到了城下,却发现城门大门,稀拉拉的几个百姓正在进城,上前一打听,嘿,原来那高一功看过信之后,就立即带着人马出城了。

唐通激动的顿时就哭了,幸福的冲进榆林城。

占领榆林。

这时候多铎赶来,双方胜利会师。

多铎说:老二,你现在是真的惨了,老三那厮丝毫情面也不讲,只怕会砍你的头的。

阿济各急了:老唐,老唐,你没听见我会被砍头的吗?写信,赶紧写信。

唐通说:老大,这回写信是真的不管用了,前面就是延安啊,高一功退到那里,与李过会合了,这两家伙加在一起,足够打上十年狠仗的,写信不起作用的。

怎么就不起作用?你给我写,快写。

唐通被『逼』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写:老高,老李,马上给老子滚一边去,再敢挡老子的路,打你老丫的。

高一功和李过见信,立即撤出延安,绝尘而去。

唐通呆呆的站在大路上,眼望着高一功和李过远去的影子,喃喃自语道:

以后谁他妈的再敢说取天下难,老子跟他拼命!

15.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继续狂追李自成。

追入河南,李自成逃向湖北。

看得出来,这李自成是真的有点缺心眼,他明明是怕死了清兵,只要躲在西安别出声,让满清和南明打成一团,他再见缝『插』针,狠捞一票,也未必就没有他的机会。

可他偏不,生怕人家忘了他,硬跑出来惹事,现在后悔了吧?

人啊,失势的时候,千万要奈得住寂寞。奈不住寂寞,李自成的下场就是你的教训。

李自成持续奔逃,逃到了武昌。

这武昌,是南明宁南候左良玉的藩地,可是当李自成匆忙跑来时,却见江面上一叶小舟,左良玉率领他的号称八十万人马,杀奔南京了。

那么左良玉为何要找南明的麻烦呢?

这个事说起来,那可就罗嗦了。

事情始发在浙江金华这个地方,此地以火腿闻名于世。有一天,一个翩翩美少年突然出现在街头,曰:我乃朱家三太子,祟祯皇帝便是咱的亲爹,你们快过来向我磕头。

地方官大骇,这边福王朱由崧已经登基了,可是又冒出来一个太子,这可咋整啊?

地方官一闭眼睛,这不关我事,把这个太子用重兵保护起来,护送到南京,让他自己跟福王争位去吧。于是太子便被送到了南京,福王亲切的接见了他,问曰:你为何冒充太子?对曰:我就是真太子,何为冒充?福王笑曰: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必须剥去,你等我给你找几个证人来。

找来三主证,也就是三个主要证人。

所有的大臣,都是公证,主要是证明这次验证的有效『性』。

第一主证,勋臣朱国弼,他上前仔细一瞧,曰:假的,这小子我认识,他是前驸马都尉的侄孙王之明,小王,你妈妈近来还好吗?

第二主证:阁臣马士英。

马士英上前一看,曰:假的,想当年,我在国防部任副处级调研员,跟在史可法屁股后面跑前跑后,多不容易,所以我知道你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