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马横枪篇】第12章.日蚀苍黄 第23节(第2/3页)

李傕和郭汜恍然大悟,急忙跪下磕谢。

董卓目露杀气,严肃地看着两人,“我再说一遍,这是洛阳,不是西疆,你们要是再犯一次错,我就不客气了。自己拿刀杀人只会增加自己的恶名,一点好处都没有。如果能让别人拿刀替你杀人,替你背下恶名,这才叫有本事,懂了吗?”

二月下,洛阳。

李玮望着董卓那张胖乎乎的脸,不冷不热地躬身说道:“相国大人最近心情一定不错,发福了。”

董卓哈哈笑道:“仲渊,你瘦多了,你要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

“劳累说不上,就是太饿,天天吃不饱。”李玮勉强笑道,“大人今天这里可有筵席?如果有,我就留下来蹭一餐饭。”

董卓笑道:“仲渊太见外了。你来就是客,我当然要为你大摆筵席了。”接着他手捋长须,眯着眼睛问道,“仲渊,我记得你在年末为北疆购买了大批粮食,怎么现在连饭都吃不饱?粮食呢?”

“嘿嘿……”李玮苦笑道,“大人,我这次就为这事来的。河东流民……”

“赈灾的钱不够?”董卓很慷慨地挥手说道,“仲渊放心,骠骑大将军这次既然肯帮我,我当然也要帮他一把。你要多少钱?一亿钱够不够?去年我调拨给你二十亿钱赈灾,难道都用完了?”

李玮急忙躬身道谢,“北疆太困难了,不知大人能不能多给一点?”

“仲渊大概要多少?”董卓问道。

“给两亿钱如何?”李玮顿时来了精神,一脸灿烂的笑容。

董卓脸上带笑,心里很疑惑。李玮要许多钱干什么?当饭吃?董卓摇了摇头。两亿钱,太多了。

李玮立即说道:“大人,河东的流民回迁非常困难,一是怕打仗,二嘛……”他看看董卓,把到嘴的话咽了回去。董卓的暴行让京畿百姓苦不堪言,即使饿死,他们也不愿回来了。李玮咳嗽了一声,继续说道,“流民不愿回来,我们也没办法,只好等到四月春耕的时候,看看他们可愿回家了。但是,现在的问题不是流民愿不愿意回迁,而是逃到河东的流民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了。河东已经开始饿死人了。”

“这是为何?”董卓佯装不解地问道。

李玮凝神看了他一眼,怒极而笑,“自从天子车驾西迁之后,北军铁骑就四处驱赶关东百姓随天子一同西迁,稍有反抗的连屋都拆了。但等到西迁百姓赶到潼关后,潼关守军却拒绝让关东百姓进入关中。百姓没办法,只好沿着风陵渡进入河东避祸。大人,我真的不明白,河东流民一旦暴乱,对洛阳有什么好处?”

董卓郑重地点头说道:“朝中大臣这个建议对河东的确不利,我当时也极力反对。但你要知道,我有我的难处……”

李玮拱手道:“下官理解。相国大人日子也难过,所以我也不提这事了,只希望大人能多拨一点钱给河东赈灾。河东现在一石谷子三千钱,大人可以算算,两亿钱能买多少粮食?北疆数百万流民,灾民要吃饭,两亿钱也管不了多长时间。”

“仲渊,朝廷根本拿不出来两亿钱给北疆赈灾。”

“两亿钱朝廷应该还拿的出来。”李玮一边拖长声调,一边看着董卓,笑得非常暖昧,“我听说洛阳诸陵……”

董卓仰天一笑,“哈哈……什么事都瞒不了你。好,好,就两亿钱。”

筵席很丰盛,留在京城的一些官员都有参加,尚书郑泰、华歆,河南尹朱俊等人都在座。

董卓无心喝酒,也无心看美人起舞,一心只惦记着粮食。李玮不要粮食却要钱,那他到哪里去买粮?按现在的局面来看,冀州是不可能卖粮给北疆的。其他州郡路途遥远,更不可能。河东门阀豪门手上虽然有粮食,但李玮买得起吗?难道他有办法把这些人的粮食买到手?

董卓最近为了粮食的事寝食不安。京畿数郡、洛阳和长安的王公贵族、门阀世家,家家都有粮食,但董卓此时已经不敢为所欲为,明目张胆地去抢了。已经落魄的权贵豪门,一般巨贾富商,他可以去欺负一下,甚至还敢纵容士卒去奸淫掳掠,但碰到象马阀、杨阀这样的显赫权贵,他就不敢太过放肆了。这些门阀有庄园、坞堡,存几年的粮食很正常,如果要去买的话,价钱合适,他们当然也愿意卖。不过现在粮价这么高,董卓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去买。如果去抢或者以低价强买的话,势必要激怒朝中的门阀士人,如果大家都变成了叛逆,董卓恐怕连长安城都待不住了。

董卓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益州的粮食。益州距离京城远,赋税入库时间一般很晚。早在十二月的时候,董卓就已经派人从关中南下到益州,找益州牧刘焉催要赋税和购粮了。从益州到关中,翻山越岭,路非常难走,运输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批粮食即使能运到关中,那也要到四月左右,而且数量也不会太多。

如果能就近解决,当然是好事了。董卓心痒难安,于是把郎中令李儒喊到身边,附耳细语,交待他务必从李玮嘴里打探清楚。

酒宴散后,李儒非常客气,陪着李玮一起把朱俊送回了家。在回驿馆的路上,李儒旁敲侧击地问道:“仲渊,河东已经无粮了,你既然赈灾,应该是向朝廷要粮,但你为何要钱?难道河东还有粮食?”

李玮长叹道:“河东府的库房里的确无粮了,但河东和晋阳门阀巨贾手上还有粮食。北疆粮价太高,百姓买不起,我们北疆诸府的官吏也买不起。两亿钱,杯水车薪啊。我只要到北疆宣布卖粮,粮价很快就会翻一番。如今形势不一样,我们不好以武力胁迫,所以只有另想办法了。”

“仲渊,你有什么办法?”

李玮犹豫了一下,说道:“此事,我需要李大人的帮助。我到洛阳来,不是为了回迁灾民,也不是为了讨要赈灾钱。这钱其实是相国大人主动给的,不是我要的。”

“什么事需要我帮忙?”李儒笑道,“只要能迅速平息叛乱,稳定社稷,什么忙我都肯帮。”

李玮笑道:“好,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这个忙你一定能帮。我缺钱,我极度缺钱,所以我希望北疆能铸钱。北疆有铁,有铜,有能力铸钱,铸多少钱都行,但我现在缺一张朝廷允许北疆铸钱的圣旨。”

李儒惊愣地望着李玮,眼睛里蓦然发出难以抑制的兴奋之色。

“我知道郡国自由铸钱会引起币制混乱,造成物品价格上涨,直接威胁大汉的财政,但现在除了铸钱,我已经没办法了。”李玮解释道,“各地州郡叛乱后,朝廷失去了赋税,而通往北疆和关东各地的水陆两道运输又全部被他们切断了,物资无法运进来。在这神情况下,我们要想度过难关,首先就要有钱,用更多的钱从当地的门阀权贵和其他地方购买我们急需的物资。那时无论多贵,我们都买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