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后妃的「责任」和禁忌(第2/6页)
在寝宫外东西两侧设有后妃临时居住的围房,有小门与皇帝寝室相接。这些围房把养心殿紧紧围在中央,使得养心殿更加安全,养心殿内皇帝与后妃间发生的事情就更为神秘,外人无从知晓。
房中药
皇帝会不会用房中药呢?答案是肯定的。皇帝用房中药是很正常的事情,三宫六院的后妃,已使其应接不暇,再有其他女人,身体就更加虚弱了。《清朝野史大观》中有“圆明园内发现之房中药”栏目,今录之于后:
“丁文诚官翰林,一日,召见于圆明园。公至时过早,内侍引至一小屋中,令其坐,俟叫起。文诚坐久,偶起立,忽见小几上有葡萄一碟,计十余颗,紫翠如新摘。时方五月,不得有此,异之。戏取食其一,味亦绝鲜美。俄顷,觉腹热如火,下体忽暴长尺许,时正着纱衣,挺然翘举不复可掩。大惧欲死,急俯身以手按腹,倒地呼痛。内侍闻之,至询所苦,跪对以暴犯急痧,腹痛不可忍。内侍以痧药与之,须臾痛益厉。内侍无如何,乃饬人从园旁小门扶之出,而以急病入奏。公出时,犹不敢直立也。”
皇帝供养了一大批御医,这些汉人御医,平时不干别的,就是为皇帝及其后妃服务。他们绞尽脑汁,配出各种保健的药方子,其中那些补益类的方剂,大多为此类用途。
这段引文应该说的是咸丰皇帝,他本来就体弱多病,却热衷于房中术,一些宠臣如彭毓松也极尽巴结之能事,向皇帝进献房中秘术和崔春药方“龟龄集”。而他的儿子同治皇帝更是风流无比,不但长于房中术和春药,竟然和宠臣王庆祺一起偷看“春宫秘戏图”,被小太监发现,两宫皇太后也知道了,大受其窘。这些从丰润市井购进的“春宫图”,可谓十分荒唐,竟然绘画出各种男女交配的姿势,看了使人汗颜。
2.后妃的首要任务——延续血脉
孕事盘点
对于皇家来讲,后妃的生育最为关键,只有子孙旺盛繁衍,大清王朝才能世代传下去。所以,为了多生子女,皇帝才要大选天下美女,充盈后宫,就会多子多孙。清11帝(末代皇帝不计)249位后妃中共生育儿女195人,皇子113位,公主82位。总结起来,各帝有子女为:努尔哈赤24人、皇太极25人、顺治14人、康熙55人、雍正14人、乾隆27人、嘉庆14人、道光19人、咸丰3人,同治、光绪和宣统帝没有子嗣。
其实,皇帝的子嗣繁衍,关键要看后妃的生育情况。
后妃的生育取决于三个要素,一个是皇帝的身体素质,一个是后妃自身的身体素质,另外一个就是后妃的荣宠程度。因为即使帝后身体再好,皇帝没有频繁的召幸,其怀孕生育的概率还是很少的。频繁的生育算不算是受了特殊的宠幸呢?至少可以说是皇帝到某位妃嫔处去的时候要多于那些没有生育过的后妃,也算是一种爱情升华吧。统计清宫后妃,那些高生育的后妃有多少呢?按照《清后妃传稿》和《清皇室四谱》记载,清代后妃中,后妃生育最多数量一生有6个孩子。6次生育,对一个生活在深宫的女子来说相当不易,细数清代后妃,达到6次生育的有3位:康熙帝的孝恭皇后、荣妃马佳氏和乾隆皇帝的孝仪皇后魏佳氏。此外,生育5个孩子的有努尔哈赤的庶妃嘉穆湖觉罗氏真哥。生育4个孩子的有皇太极庄妃、雍正帝敦肃皇贵妃和齐妃;乾隆帝孝贤皇后和淑嘉皇贵妃;道光帝孝静皇后和庄顺皇贵妃。我们不妨对清朝12帝的生育情况逐个加以统计,可以看出一些规律。
努尔哈赤19岁结婚,他的后宫中生育子女最多的是庶妃嘉穆湖觉罗氏真哥,生有2子3女,但对比大妃乌喇那拉氏来讲还不占优势,因为大妃生了3个皇子,且个个受父汗宠爱。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一生只生有一个皇子即皇八子皇太极。后妃中寿妃博尔济吉特氏、侧妃博尔济吉特氏、侧妃哈达纳拉氏3人一个儿女也未能生育。
皇太极22岁初婚,后妃基本上没有不生育的,只有康惠淑妃博尔济吉特氏没有生育的记录。所生子女数量也比较均匀。最多生育者为孝庄文皇后,即庄妃,生有1子3女,其皇九子福临后来继承了帝位,是为顺治帝。
顺治帝14岁大婚,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后因事被废,未有生育。继后为废后侄女,服侍多年,仍未生育。福临的性情不太稳定,其第一个皇子出生在顺治八年(1651年),那时他只有14岁。此后,15岁至23岁之间,顺治帝频繁生育,又生育了6个公主和7个皇子。
这些皇子和皇女多为庶出,反映出顺治帝桀骜不驯的性格特征。从生育状况我们看出,最多生育年份有3个孩子降生,而且,这些生育的后妃中极少有频繁生育的记录,可见,除了宠爱董鄂妃之外,便再也没有他十分钟爱的女子了。
康熙帝12岁大婚,在以后的岁月里,陆续娶进54位女子,一生共有55位后妃载入典籍之中,达到清帝之冠。最早的生育记录为康熙六年,这一年他14岁,由于帝后尚不成熟,皇子承瑞生下不久就夭亡了,没有齿序。统计康熙皇帝的后宫,在他旺盛的生育期内,由于后妃众多,共有55个子女降生,其中皇子35位,公主20位。当然,生育的因素很多,有身体的原因,也会有环境的因素。身体好,情绪好,就会多一些;反之,就会导致生育下降。从中可以看出14—30岁是其生育高峰,有28个孩子出生,31—40岁有12个孩子出生,41—63岁,生育进入低谷,有15个孩子出生。这可能与其心理因素和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康熙帝诸妃中,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和荣妃马佳氏生育的孩子各为6个;此外,宜妃、顺懿密妃、襄嫔、通嫔4位各生有3个孩子;孝诚皇后、惠妃、敬敏皇贵妃、温僖贵妃每人生2个孩子。所以,还有许多妃嫔一生中未有生育。
雍正帝19岁初婚。雍正帝一生虽妻妾不少,却生育不多,共有10子4女,其中只有4个皇子和1个公主长大成人。这14个孩子,有13个生于他继位前,即45岁之前。继承大统后,只在他56岁时生有1子。众多后妃中,敦肃皇贵妃年氏和齐妃李氏均生有3子1女,可惜年氏所生的4个孩子均早夭,最大的皇子福宜只存活8岁,最小的不足1岁就早殇了。
乾隆帝16岁结婚,在位时间达60年之久,又做了3年太上皇,有记录妃嫔达41位之多。婚后在王府中生了6个孩子,初生于雍正六年,他17岁时,生有1儿1女,大部分子女均在他继承大统之后出生。查其生育情况,从17岁开始生育,一直到65岁,是乾隆帝一生的总生育期。乾隆帝一直到65岁还能生育出孩子,可谓身体强壮。可是,从计数中我们看出,乾隆一生生育比较均匀,35—50岁之间,是其旺盛的生育期,生有15个孩子,而50岁之后,只在52岁、56岁两年中各有过1次生育,尤其是57岁到64岁的8年间,竟无一个孩子出生,只是到65岁那年,正值生育旺年的惇妃才为他生育了十公主,乾隆帝老来得女,十分高兴。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也可看出乾隆帝在养生之道中总结出“十常”“四勿”是非常科学的,其中,就有“色勿迷”这一经验,使他虽后妃成群,但御之有度,终成高寿天子,活了89岁,是中国封建帝王中寿数最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