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绝妙新画风(第2/2页)

因此,拉斐尔为《雅典学园》添上赫拉克利特,可能既是在赞美他景仰的米开朗琪罗,也是在拿米开朗琪罗乖戾、孤僻的个性开玩笑。此外,这一举动背后也可能表示,米开朗琪罗西斯廷顶棚画风格的雄浑伟岸(及画中魁梧的人体、健美的姿态、鲜明的色彩),已超越了拉斐尔在署名室的作品。换句话说,米开朗琪罗笔下充满个性、孑然独立的旧约圣经人物,已把帕纳塞斯山和“新雅典”优雅、和谐的古典世界比了下去。

两个半世纪后,爱尔兰政治家兼作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在其《关于壮美与秀美概念起源的哲学探讨》(Philosophical E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Our Ideas of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一七五七年发表)中,提出两种审美范畴。这两种范畴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两位艺术家风格的差异。伯克认为,秀美者具有圆润、细致、色彩柔和、动作优雅等特质,壮美者则包含壮阔、晦涩、强健、粗糙、执拗等让观者心生惊奇甚至恐惧的特质。[9]就一五一一年的罗马人而言,拉斐尔是秀美,米开朗琪罗是壮美。

拉斐尔比任何人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份差异。如果说他的署名室湿壁画代表了过去数十年一流艺术(佩鲁吉诺、吉兰达约、达·芬奇的艺术)的极致与巅峰,那么当下他似乎了解到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礼拜堂的作品,正标志着全新画风的开启。特别是在先知像、巫女像、伊纽多像里,米开朗琪罗将《大卫》之类的雕塑作品所具有的气势、生动、大尺寸,带进了绘画领域。湿壁画艺术已走到转折点,将蜕变出新的面貌。

不过,两人就要再度展开较量。拉斐尔带领助手进驻新房间时,米开朗琪罗和团队也开始准备在西斯廷礼拜堂西半部搭起脚手架。经过一年延宕,《创造亚当》终于可以画上去了。

情势看来颇为乐观,但就在湿壁画揭幕三天后,教皇发烧,头剧痛,病情严重恶化。御医断定教皇得了疟疾。教皇大限不远的消息传出,罗马城陷入混乱。


[1] 孔迪维:《米开朗琪罗传》,第57页。德格拉西在1511年8月15日的日记里写道,教皇在前一晚就已先去看了拿掉遮蔽物后的湿壁画。

[2] 这个弥撒举行时辰系推断出来,但当时圣日和节日的弥撒惯常在早上九点举行。参见十五卷本《新天主教百科全书》(The New Catholic Encyclopedia,New York:McGraw-Hill,1967),第九卷,第419页。

[3] 孔迪维:《米开朗琪罗传》,第57页。

[4] 孔迪维:《米开朗琪罗传》,第57页。

[5] 孔迪维:《米开朗琪罗传》,第57页。

[6] 1511年,该铭文写着该年为 terminus ad quem(完工期),并具体表示完成于教皇尤利乌斯在位第八年期间,亦即1511年11月1日前某日。

[7] 关于拉斐尔补绘“沉思者”的方法,可参见涅谢尔拉特的《拉斐尔的〈雅典学园〉》,第20页。“沉思者”断定为后来补上,根据有二。首先,此人物未出现在拉斐尔的《雅典学园》草图(现藏米兰昂布洛西亚纳图书馆)中。其次,经检查过灰泥壁,证实该人物系画在后来补涂上去的因托纳可上。补绘的确切日期难定,但似乎很可能绘于他完成署名室的所有绘饰之时,亦即1511年夏或秋(涅谢尔拉特的《拉斐尔的〈雅典学园〉》,第21页)。

[8] 这个有意思的说法首见于坎波斯(Deoclecio Redig de Campos)的《四百年“全球评价”下的米开朗琪罗(1541~1941)》(Michelangelo Buonarroti nel IV centenario del ‘Giudizio universale’(1541-1941),Florence:G.C. Sansoni,1942),第205~219页,后来他在《梵蒂冈诸室里的拉斐尔》(Raffaello nelle Stanze,Milan:Aldo Martello,1965)重申这一看法。琼斯(Roger Jones)和彭尼(Nicolas Penny)认为这个论点“不合情理”,却未提出有力的反证,参见他们合著的《拉斐尔》(Raphael,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3),第78页。相对的,罗兰(Ingrid D. Rowland)认为赫拉克利特“同时表现了米开朗琪罗的相貌和米开朗琪罗的艺术风格”,参见《〈雅典学园〉的知识背景》一文,收录于霍尔(Marcia B. Hall)所编《拉斐尔的〈雅典学园〉》,第157页。哈尔特也认为赫拉克利特的相貌“无疑就是米开朗琪罗的相貌”(《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史》,第509页)。

[9] 布尔顿(James T. Boulton)所编伯克的《关于壮美与秀美概念起源的哲学探讨》(A Philosophical E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Our Ideas of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Notre Dame,Indiana: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6),特别是第57~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