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第5/5页)

这也是一个几乎没有娱乐的文化和一个充满娱乐的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农家小孩一手执书一手扶犁,母亲在周日的下午向家人大声朗读,商人宣读剪刀进货的通知——这些读者和今天的读者完全不同。对于他们,没有多少读闲书的机会,因为他们没有时间。阅读对于他们有一种神圣的因素,即使说不上神圣,至少也是一种被赋予特殊意义的每日一次或每周一次的仪式。我们还应该记住,那时人们的生活中还没有电,凭借烛光或煤油灯阅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显然,那时的人们大多只能在拂晓和开始工作前的那段时间进行阅读,所以阅读的目的肯定是严肃、专注而明确的。在 1790 年或 1830 年或 1860年的人眼中,把阅读独立于其他活动而作为一种测试读者“理解能力”的手段,可能是一件荒唐的事情。除了理解,阅读还有什么意义呢?据我们所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阅读问题”,当然,除了那些无法上学的人以外。上学就意味着学习阅读,因为如果不能阅读,你就不能加入到文化的对话中去。大多数人都能够阅读并且也参加了文化对话。对于这些人来说,阅读为他们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提供了纽带,同时也帮助他们形成了对于世界的认识。书本一行一行、一页一页地把这个世界展示出来。在书本里,这个世界是严肃的,人们依据理性生活,通过富有逻辑的批评和其他方式不断地完善自己。

回顾 18 世纪和 19 世纪的美国,我们随处可以感觉到铅字的共鸣,尤其是它和各种公众表达方式之间的那种无法理清的关系。查尔斯·比尔德[12]说过,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是美国宪法制定者的首要动机。这也许是对的。但我们也应该想到,制定这样的法律也许是因为他们认为参加公众生活必须具备驾驭铅字的能力。对于他们来说,没有高深的文化程度,要想成为一个成熟的公民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大多数州的选举年龄定为 21 岁,为什么杰弗逊认为普及教育是美国最大希望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如阿兰·内文斯[13]和亨利·斯蒂尔·康马杰指出的,没有财产的人可以不受限制地参加选举,而没有文化的人却不行的原因。

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14]在一本书中写道,激励美国人的是一种永无止境的开拓精神,这也许没错。但同时,正如保罗·安德森所说的:“不管读的是莎士比亚、爱默生或是梭罗,农家孩子一手执书一手扶犁绝不是摆摆样子的。”使堪萨斯成为第一个允许妇女参加学校选举的州,或者,使怀俄明成为第一个实现完全平等选举权的州,光靠开拓精神是不够的。妇女也许比男子更擅长阅读,甚至在边远地区,公众话语的主要途径也是来源于铅字。那些能够阅读的人,不可避免地已经成为对话的一部分。佩里·米勒说过,美国人的宗教热情为他们注入了能量,或者,如早期的历史学家所说的,美国诞生于一种应运而生的理想。这些说法也许都是对的,我无心质疑。我只想指出一点,他们笔下的美国曾通行一种公众话语,这种话语的形式是印刷机的产物。两个世纪以来,美国人用白纸黑字来表明态度、表达思想、制定法律、销售商品、创造文学和宣扬宗教。这一切都是通过印刷术实现的,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美国才得以跻身于世界优秀文明之林。

对于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那个时期,我给了它一个名称,叫“阐释年代”。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所有成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到了 19 世纪末期,由于某些我急于解释的原因,“阐释年代”开始逐渐逝去,另一个时代出现的早期迹象已经显现。这个新的时代就是“娱乐业时代”。

[1] 斯巴克斯,《林肯—道格拉斯 1858 年的辩论》,伊利诺伊州历史图书馆,1908,第 4 页。

[2] 有人质疑这些辩论文字的准确性。罗伯特·黑特逐字报道了这些辩论,有人指责他修改了林肯辩论中的“用词不当”。当然,说这些话的肯定是林肯的政敌,他们因为林肯表现出来的超人感染力深感不安。黑特竭力否认他曾经修改过林肯的演讲稿。

[3] 指美国黑奴斯科特向州法院要求自由人身份,结果败诉。

[4] 指南方和北方在黑奴问题上的分歧,林肯借“分裂的房子”暗喻国家所处的危险状态。

[5] 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 约 1466—1536),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人文主义者。

[6]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逻辑学家。

[7] 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1703—1758),美国基督教清教派最大的神学家和哲学家。

[8] 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cca, 约公元前 4 世纪),古罗马哲学家、戏剧家,晚期斯多葛派主要代表之一。

[9] 纳蒂·班波(Natty Burnppo),美国作家詹姆斯·费尼莫·库柏小说中的主人公,代表美国早期开拓者的形象。

[10] 斯蒂芬·道格拉斯(Stephen Douglas, 1813—1861),美国民主党领袖和演说家,毕生疯狂鼓吹美国扩张政策。

[11] 骆驼牌香烟的广告。

[12] 查尔斯·比尔德(Charles Beard,1874—1948),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强调社会经济的冲突和变动对历史起推动作用。

[13] 阿兰·内文斯(Allan Nevins, 1890—1971),美国历史学家,著作家和教育家。

[14] 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Fredrick Jackson Jurner,1861—1932),美国著名教师和学者,强调要用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来阐明历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