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希望之火不灭(第8/11页)

城里与营中一样,天天都等着战事到来,只有埃塞克斯一人疾病缠身,心灰意懒。他虽奉命统领全军,但仍留在伦敦城内毫无行动。议会听说他尚未出城,就派来一个联合代表团,重新声明两院热情信任他。埃塞克斯多谢代表团,却仍不到军中。10月27日,两军在纽伯里开仗,他不在军中。一年前,当他从格罗斯特回来的时候,曾在同一个地方打过一场很光荣的胜仗。埃塞克斯既不在军中,就由曼彻斯特勋爵指挥军队。这一仗打得很久,双方都很拼命,埃塞克斯部下的士卒尤其奋勇建功。他们看到不久前在康沃尔失去的大炮,就很勇猛地冲向保王军,夺回大炮送到自己阵中,欣喜若狂地搂抱这几尊大炮。可是曼彻斯特的部分军队受到严重挫折,有一段时间,两方都称自己得胜。第二天早上,国王放弃攻打伦敦的计划,开始退走,回牛津过冬去了。

休战期双方的努力

议会很少谈起这次胜仗,也没有举行公开的庆祝典礼。1644年11月30日,在胜利的消息抵达伦敦的第二天,两院还是照常进行每月的禁食,好像没有什么值得庆祝的事。人民觉得诧异,于是开始有人散播不好的谣言。人们传说若不是将军们意见不一致,国王就不会逃走,因为那时一片月光,国王却当着全军的面跑了。后来又有消息说,国王在纽伯里附近出现,却无人拦阻他;他从唐宁顿堡搬出枪炮来,还要再战,议会军仍然没有任何举动。到处一片喧闹,下议院下令调查。克伦威尔一直等着这个机会发表意见,他说道:“这件事的责任完全在曼彻斯特伯爵,自从马斯顿之战以来,他就害怕具有决定性的大胜。最近国王在纽伯里出现,我们原本可以轻易全歼他的军队,将军却不许我们出战。他只说:若我们打倒国王的军队,国王仍然是国王,永远有另一支军队来延长战事;而如果我们打了败仗,我们不过是叛逆之辈,法律会杀了我们,把我们的财产充公。”最后这两句话最能触动议会,议员们不能忍受有人质疑他们对抗国王的合法性。曼彻斯特第二天在上议院答复克伦威尔的攻击,反过来指责克伦威尔不听命令、说谎,甚至背信。他说打仗那一天,克伦威尔与他的军队并不在指定地点。克伦威尔没有答复这一点,只是更激烈地攻击曼彻斯特。

长老会派大为震动,克伦威尔早已使他们感到恐惧了。最初,克伦威尔很听话,巴结曼彻斯特,遇到机会就褒扬曼彻斯特,而贬低埃塞克斯。后来他逐渐在伯爵的军队中握有权力,甚至超过伯爵自己的权力。他把这个军队变成独立派的避难所,以及各种不奉国教派、盟约派和国王仇敌的避难所。不久后,克伦威尔看到本党实力有明显的进步,就更加大胆起来,居然公开宣布他是信教自由的保护人。他促使议会成立一个委员会,研究怎样可以使不奉国教的人满意,至少也要使他们安心做事,不受干扰。现在,他攻击曼彻斯特本人,侮辱苏格兰人,主张驱逐他们出境。长老会派的领导人,温和派的领导人,苏格兰的委员们,还有霍利斯、斯特普尔顿、梅里克、格林等人,听到他这番话,又惊又怒,就在埃塞克斯家里开会,想设法打倒这样一个危险的敌人。他们商讨了很久,决定请教怀特洛克和梅纳德律师,两人都很有名望,又受到两院敬重。快到半夜时,以大将军的名义请他们来,两人应召而来。苏格兰首相劳登勋爵略作寒暄之后,说道:“你们两位也知道克伦威尔少将不是我们的朋友,自从我们的军队进入英格兰以来,他用了许多见不得人的狡猾手段,夺去我们王国的体面与功绩。你们两位都十分了解,我们两个王国曾经很庄严地订立过盟约,倘若有人从中煽动两国,应该怎样对付他呢?以苏格兰法律而言,凡是在国内煽动纷争及不和、危害国家的,就被称为公敌。如果这位少将真是一个煽惑人心的人,你们也十分了解应该怎样对付他吧。”

两个律师听完面面相觑,沉默一阵之后,怀特洛克站起来说道:“今天,我在几位大人的允许下,发表一些拙见。‘煽惑者’这个字眼在英格兰法律上与苏格兰法律上的意义相同,但克伦威尔少将是否就是这样一个煽惑者,却要看他所说的话以及所做的事情是否令两国发生矛盾与不和。我们的统帅和苏格兰的委员们都是有荣誉、有权威的人物,我料想诸位必定已觉得证据确凿,才会控告他犯罪,不然是不肯出面的。我认为克伦威尔少将是一个思维敏捷的人,近来在两院中都有不小的势力,况且他能够为自己辩护。我不知道有什么清楚明白的证据能使下议院相信,克伦威尔是一个从事煽惑的人。所以,我无法劝阻诸位在此时对他的指控,我只请诸位命人搜集与他有关的言论。如有这样的证据,我们将更好地为诸位提出意见,诸位也更容易判断究竟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

梅纳德与怀特洛克意见相同,他说“煽惑者”这个字眼在英吉利法律中很少用到,它将产生很大的解释分歧。霍利斯、斯特普尔顿、梅里克等人极力坚持自己的见解,并举出几件事实及言论,认为可以很清楚地证明克伦威尔的阴谋;但苏格兰的委员们拒绝参与这场斗争。快到早上两点钟的时候,梅纳德与怀特洛克退席。这次会议没有产生任何效果,除了加快克伦威尔的步伐。怀特洛克说有个靠不住的兄弟把会议经过告诉了克伦威尔,但这个靠不住的兄弟,或许就是他自己。

埃塞克斯和他的朋友们设法补救,将全部心思都放在议和上。议会始终没有完全打消议和的想法,愿意讲和的人太多,因此没人敢公然反对。最近这六个月,由两院所委派的委员会和苏格兰委员会,一直在从事拟订和议草案的工作。

现在长老会派忽然催促草案的制订,几天之内,和议稿子就送到两院。一番辩论之后,11月8日,投票议决采用;11月20日,派了九个委员携带草约去见国王。他们先到沃林福德,结果扑了个空,守将布莱克上校告诉他们国王已经回牛津了。翌日,他们到达牛津,国王派基利格鲁来领他们入城。当他们在牛津大街上走过时,人民聚在一起痛骂他们,甚至有人向他们掷石子。他们被带到一间很简陋的小客栈,还没有坐下,保王党军官就同委员们的随从吵起来,称他们的主人是“可怜虫”“卖国贼”“叛徒”。霍利斯抓住一个军官的衣领,责备他的无礼,推他出去。晚上,有几个枢密顾问官来看他们,海德也在其中,对刚才的骚乱说了一番抱歉的话,表示他们十分愿意与委员们协力议和,国王准备明天接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