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一块充满矛盾和差异的大陆(第8/10页)
阿比西尼亚人是十分古老的基督徒,早在公元4世纪就皈依了基督教,而中欧的第一个基督教组织是在公元前8世纪才出现的。然而,阿比西尼亚基督徒的情感并未阻止他们对邻族不断发动战争。公元525年,他们甚至穿越红海,征服了阿拉伯半岛南部,当时属罗马帝国治下的阿拉伯半岛费利克斯(本地人称作阿拉比亚沙漠)。正是这次远征使年轻的穆罕默德意识到,必须把自己的祖国建成一个强大、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并由此开始了他作为宗教创始人和世界性帝国缔造者的生涯。
穆罕默德的追随者首先采取的行动,就是将埃塞俄比亚人逐出红海沿岸城市,并切断他们与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和君士坦丁堡的商业往来。此后,埃塞俄比亚就像日本一样不再关心外界事务,直到19世纪中叶。当时,欧洲列强开始觊觎索马里半岛方向,这并不是因为索马里半岛本身有多大潜在价值,而是因为它地处红海,很快就成为苏伊士运河的延伸。法国人捷足先登,占领了吉布提港。英国人发动了对阿比西尼亚的讨伐战争,战争期间,阿比西尼亚那位了不起的国王西奥多宁可自杀也不愿作敌人的俘虏。之后英国占领了英属索马里。此地隔海与亚丁相望,因此海湾被命名为亚丁湾。意大利人坚持要将这块海滨地区用作远征阿比西尼亚的供应基地,所以就在法国和英国属地的北边获得了一块地盘。
这次策划已久的远征发生在1896年,结果意大利人损失了4500名白人和2000名土著部队,还有略少于上述数目的俘虏。此后,意大利人再也没有干扰他们的阿比西尼亚邻居。他们又在英国殖民地南部的索马里占据了另一块土地。
当然,最终阿比西尼亚将走上乌干达和桑给巴尔的老路。不过,在阿比西尼亚从吉布提到亚的斯亚贝巴只有一条铁路,解决不了交通上的难题;另外,整个阿比西尼亚高原的地势起伏不平,又使其成了天然的堡垒,而且白人也意识到黑人随时会进行反击,所有这些因素使他们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挣扎,但这个古老的王国至今还未像其他地方那样遭到吞并。

乞力马扎罗山
阿比西尼亚南部和刚果河东部之间有3个非洲大湖。其中,马拉维湖是赞比亚河支流的发源地,维多利亚湖是尼罗河的源头,坦噶尼喀湖则与刚果河相连,由此可见,该地区肯定是非洲最高处。最近50年的考察也完全证实了这一点。维多利亚湖东南部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高19321英尺、肯尼亚山为17000英尺、鲁文佐里山16800英尺(这座山是斯坦利在20世纪重新发现的,首次发现时曾命名为托勒密之月山)、埃尔根山14000英尺。
过去,这一带是火山区,不过非洲的火山已有很多世纪不曾喷发过了。从政治上看,整个地区又被划分为许多个小部分,但都在英国的统治之下。
乌干达是个产棉国,1899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
现在的肯尼亚殖民地,过去曾是英属东非公司领地,1920年被纳入大英帝国。同时,从前的德属东非殖民地于1918年成为英国的托管地,如今属坦噶尼喀地区。

赞比亚瀑布
桑给巴尔是最重要的沿海城市,也是这个从事过奴隶贸易的古老苏丹国的首都,1890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对印度洋各地的阿拉伯商人来说,这个城市是个重要的活动中心。斯瓦希里语(东非流行的一种语言)的传播很可能是他们造成的,那是一种在桑给巴尔通行的南腔北调的混合语,如今整个非洲东海岸都说这种语言,就像马来语已是荷属东印度公司诸岛的“法定语言”一样。如今,任何想在印度洋3000英里海岸沿岸及其数百万平方英里的腹地做生意的人,哪怕他只懂一点点斯瓦希里语,那就是他最有价值的资本。
这样,有关北部非洲的介绍就大体结束了。除了那块位于大西洋和苏丹山区、喀麦隆山间之间的狭窄的沿海地区,近400年来,这块狭长的土地一直被称作上几内亚和下几内亚。在谈论奴隶制时,我曾提到过这里。就是在此地,“黑象牙”在准备装船运往世界其他地方之前被集中起来。这一地区现在分属好几个国家,它们都看到了此地工业产品日益增长的价值,特别是棕榈产品。
塞拉利昂是古老的英国垦殖地,和它西边的利比里亚一样,居民中很多是从前的奴隶。许多善良的人慷慨解囊,好让黑人重返其祖辈的故乡,但他们得到的除了失望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了。
象牙海岸(科特迪瓦的旧称——译者注)属法国。英国版图上的阿克拉以黄金海岸著称,只有一个港口,不过在西部的科腊迪正在建造一座新港。两个港口之间有铁路相通。尼日利亚也属英国,首都拉各斯。达荷美曾是个独立的土著民族国家,1893年后被法国人吞并。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喀麦隆属德国,现在成了法国的保护国。多哥也一直是法国的保护国,现由英法两国将其作为托管地瓜分。其余的还有法属刚果,这样一来,世界的这一部分整个成了法国的赤道大帝国,很少还有其他外国的地盘。
为了缩短从巴塔维亚到阿姆斯特丹的航程,荷属东印度公司开辟了一条自己的陆上通道,途经波斯、叙利亚和亚历山大。可是,每当美索不达米亚的邮车和商队之间争执不休,就会使承运的货物延误,这种状况令商人们只得继续通过绕行好望角的海路运送货物。
为了确保对印度产品货流的稳定,荷兰占领了几内亚海岸的不少码头,用来贩运奴隶。荷兰还抢占了圣赫勒拿岛,并加强了好望角的防卫力量。
像所有精明的商人一样,荷兰人喜欢用立字据的方式购买东西。1671年,他们用这种方式从霍屯督人那里买下了开普敦要塞周围的土地。这就意味着霍屯督人走上了绝路,因为他们一旦失去土地,就得向北迁入奥兰治河及瓦尔河地区,而那里的统治者正是他们的世仇布须曼人。似乎是上苍的惩罚,曾残忍地对待过霍屯督人和布须曼人的荷兰农民,后来也遭受了相同的命运。1806年,开普敦被英国人占领,随后布尔人迁往北方。他们曾多次故伎重演,直到1902年,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治邦这两个布尔人的独立共和国最终被英国人吞并。
整个三角形地区最重要的港口是开普敦,但在丰富的金矿和其他矿藏方面,沿海都无法与内地相比。这片内陆是一片高原,点缀着一些被称作“丘陵”的小山。高原的西面与大西洋相望,中间隔着一片台地。东面与印度洋之间,隔着马托波山和德拉肯斯山脉等其他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