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12/17页)
但现实的状况是,成都基地贮存的燃料和弹药严重不足,虽然每天都有数十架经过改装的B-29一天两趟飞越驼峰航线,不断地向成都基地运送汽油。一架改装成运油机的超堡机每趟可运七吨燃油,但它平均每运送一加仑汽油,自身就要耗掉七加仑。但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因为“马塔角行动”的前提,是必须要有足够供B-29消耗的空中燃料。根据计算,每实施一次对日轰炸,每一架B-29就必须进行六趟航空燃油的运送。在华盛顿统帅部的一再敦促下,1944年6月13日,乌尔夫准将亲率第58联队的92架B-29飞机离开印度,飞往中国,但由于讨厌的引擎事故,仅有79架顺利到达中国成都基地,其余13架中途退出了任务。
在快要接近A-1基地时,B-29机群按照命令一分为三,第462大队飞往邛崃机场,第468大队飞往彭山机场,驻广汉机场的第444大队,暂时与驻新津的第40大队一起,飞往A-1基地——新津机场。
接近中午时,乌尔夫准将率领的53架B-29编队出现在新津机场的上空,黑压压地遮盖了头顶上的天空,飞机发出的轰鸣声惊天动地,震耳欲聋,机场边林盘里的大树被飞机激起的气流吹得披头散发。当地人哪里看到过这么多五个脑袋的巨大飞机啊,一个个欣喜若狂,大呼小叫,许多人仰望着天空,兴奋地数着数。飞机按顺时针方向,不断沿着机场的上空兜着圈子,一架接一架地降落。
听见机场上空传来打雷一样的轰鸣声,有一群气度不凡的人赶紧从孙林盘旁边的美军第一招待所里走了出来。这些人是四川省政府主席张群及国民政府的一些要员、县长,要在这里举行一个欢迎盟军友人的欢迎仪式。他们在停机坪旁边的草坪上站好,不一会儿就被火辣辣的阳光烤得满头大汗。当一架架B-29飞机呼啸着在机场崭新的跑道上稳稳降落,被导引车领向停机坪时,欢迎的人群很是激动。他们好些人都算是见过世面的,之前也听说过B-29是机翼超长、机身超大、有着五个机头的庞然大物,而一旦真的近距离仰望山岳般的超级空中堡垒时,人们还是很惊奇,不由得被它磅礴的气势所征服,都兴奋地议论纷纷。
在第40大队和第444大队近500名机组成员排成的整齐方队面前,满面笑容的张群和乌尔夫先是紧紧地握手,之后又进行热烈的拥抱。在张群宣读了蒋中正委员长欢迎乌尔夫将军和他统率的航空队勇士的电报之后,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
当晚,两个轰炸机大队的人员全部住进了机场东边的美军第一招待所,第20航空队和第58联队指挥部的人则乘车去了相反的方向——机场边界以西的蔡湾一带,那里有美军第五、第六招待所。
当晚,中国空军第十一总站的机械兵们奉命为停机坪上的B-29加油装弹。为了方便工作,十一总站给每个机械兵班都配发了一辆美式小吉普。就在大机场完工的同时,有六座圆锥形的墩丘在机场的周边拔地而起,就像巨大的帝王陵墓一样突兀,这些墩丘其实是美国人修的油库。油库的内部,是一个焊接而成的圆柱形夹层钢罐,高约20来米。这些至少可贮存100吨航空汽油的大油库,冬暖夏凉,几乎是恒温的油料不变质不说,还可防火、防爆、防敌机轰炸。现在,这六座大油库和地下输油管道终于建成了,从今晚开始,他们就要用自动输油管为B-29飞机加油,他们从此将告别笨重的原始劳动。
葛树城班的工号是第49号和第50号,他们固定在这两个号位上干活,负责替停在这个机位上的某两架B-29加油装弹,这天停在49号的,正是“玛拉·莱斯特”号。葛树城班连他这个上士班长在内,总共有11个人。夕阳的余晖还没有散尽,他和他的十名机械兵就挤在敞篷美式小吉普上,向停机坪的第49号停机位赶去。远远地,就看见机身两边平躺着许多近一人高的大炸弹,旁边还堆放着好些弹药箱。上尉翻译官杨国雄和一名B-29飞机的美军机械师,已经站在机翼下等他们了。
杨国雄把葛树城向美军少尉怀特作了介绍,二人互敬了军礼。之后,杨国雄说,你们今天是首次为超堡机加油装弹,怀特少尉将亲自为你们作操作示范。此后,就由怀特少尉边讲解边操作,杨国雄及时地把它的英语翻成中国话。
杨国雄今晚精神亢奋。他杨国雄是有仇必报的铁血汉子,既然美国鬼子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无耻地勾引他的女人,就可别怪他抛出杀手锏了。他现在已经无所顾忌,一门心思要为大日本帝国效忠了。之前,他已经发送了两份很有价值的情报,一份是整个机场的平面布局图,一份是美军先头部队进驻的文字情报。机场布局图是他应山田樱子的要求,开着小吉普路勘后,用手绘制的,图中还特别标明了露天油池的位置。岂料,第一次轰炸才派了3架战斗机过来,根本无法重创新津机场,他心里直骂陆军航空兵那帮人是饭桶。可是他哪里知道,他的大日本帝国由于野心太大,战线实在是拖得太长了,太平洋战场跟美军的决战打成了胶着状态,而中国战场又正在进行着以打通大陆交通线为目标的“一号作战”计划,他的帝国穷于应付,捉襟见肘,根本派不出多余的飞机来了。
今天中午,美军第20航空队司令官肯尼斯·乌尔夫准将率领司令部及其下属的第58轰炸机联队进驻新津机场,这又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情报。在中午的欢迎宴会上,杨国雄就猜测过,最近一两天他就极有可能以翻译官的身份登上B-29。但他没料到幸运会来得如此之快,下午3点钟他们就接到了晚上7时登机担任翻译工作的命令。帝国陆军情报处梦寐以求的关于B-29的详细情报,今晚就将由他山田大雄获得,这一想法弄得他极有成就感。所以,他跟在怀特少尉身后,眼、耳、口并用,大脑在骨碌碌地高速运转,把他所闻所观的信息全都复制在了大脑的屏幕上。
怀特少尉走近机翼右边的飞机腹部,他伸一只手进去把里面的开关一按,弹舱门就呜呜呜地自动打开并且收进舱里了。杨国雄、葛树城和他的兵们都感到惊奇,情绪开始活跃了。
怀特说,整个操作规程,必须是先把炸弹装好,再为机关枪和机关炮上子弹炮弹,最后才把汽油加满。我下面就来讲,怎样为B-29装炸弹。每颗炸弹重230公斤,每架飞机要装弹30个。首先,要把一颗颗炸弹用手摇上弹机吊升到位。必须要有一个人摇手柄,两个人将慢慢上升的炸弹扶着,把它吊到机腹内的弹架上,以卧式安装到位。请注意,这时的炸弹还是个哑弹,接下来还必须装传爆管。杨国雄忙补充说,就是我们俗称的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