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不见创痕 疑真疑幻难明心迹 非友非仇(第13/17页)
枯禅上人眉头一皱,望向翦大先生。要知他与翦大先生乃是互相尊重的朋友,假如他未征得朋友的同意,一口便即答应让一个晚辈在他的面前,说翦大先生的坏话,那就是有失礼貌的事了。因此他这眉头一皱,眼睛一望,实是含有两种意思,对卫天元的不信任和询问翦大先生的意思。
翦大先生昂头说道:“事无不可对人言,翦某平生坦荡,自问从没做过亏心之事,任他怎样说也无妨!”
枯禅上人道:“好,那你说吧。”
卫天元冷笑道:“你没做过亏心之事?真是脸皮厚!你双手沾满血腥,居然问心无愧么?”
翦大先生怒道:“我平生杀的只是坏人!”
卫天元气往上冲,又一次冷笑道:“不见得吧!”
枯禅上人道:“卫施主,请你别只是攻讦别人私德,快点把事实说出来。”
卫天元朗声说道:“他前天晚上杀了姜雪君母亲和三叔,姜雪君的三叔虽是小人,罪亦不至于死。至于姜雪君的母亲,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她是坏人吧?”
枯禅上人道:“用不着讨论好坏的问题,我只问你,你说的是他前天晚上杀人?”卫天元道:“不错!”枯禅上人道:“什么时分?”卫天元道:“三更时分。”
枯禅上人道:“你亲眼见他杀人?”卫天元道:“姜雪君母亲临死之时说出凶手的名字,我听得清清楚楚,他说的是翦千崖这三个字!而且他杀人的手法也正是他的绵掌功夫!”
枯禅上人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缓缓说道:“卫施主,我希望不是你说谎,只是姜雪君的母亲看错了人!”
卫天元悲愤交加,涩声叫道:“上人,你不相信?”
枯禅上人双手一摆,制止他说下去,接着便即说道:“老衲当然不信!因为你只是亲耳听见的,老衲却是亲眼看见的!”
卫天元怔了一怔,大声问道:“你看见什么?”说话已经不大客气了。
枯禅上人缓缓说道:“前天晚上,老衲和翦大先生下棋,下到四更时分,他才回房睡觉的。”
一听此言,卫天元顿时呆了。
翦大先生怎能在同一个时间,一方面在徐中岳家里陪枯禅上人下棋,一方面又在姜雪君的三叔家里杀人?
那天晚上,他虽然没有看见凶手的庐山真面,但从背影看来,他已可以判断是翦大先生无疑。何况他清清楚楚听见姜雪君的母亲说出凶手的名字。
难道翦大先生竟有分身之术,这是决不可能之事!
难道这位少林高僧也在说谎?这似乎也是决不可能之事!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呆呆的望着枯禅上人。
枯禅上人道:“卫施主,你还有什么疑问?”
卫天元颓然说道:“上人既然力证翦大先生前天晚上是和你下棋,我纵有疑问,也只能存在心中,难以开口了。”
枯禅上人怫然不悦,说道:“卫施主,你若然不相信老衲的话,老衲也没有什么好说了。”
卫天元道:“不敢……”
枯禅上人寿眉一轩,说道:“孽由自造,魔自心生。老衲但愿你三复斯言。既然不敢,那你就该悬崖勒马。阿弥陀佛,你回去吧!”
卫天元道:“但还有一事,上人恐怕未知!”
枯禅上人冷冷说道:“又有何事?”冷漠的语气,显然是认为他节外生枝。
卫天元道:“上人,你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但这是我刚才亲耳听见的,翦大先生正在和徐中岳商量,要往京师投靠御林军的统领!”
枯禅上人怫然说道:“老衲与翦大先生相交数十年,素来知道他的为人!卫施主,我对你的期望本来甚大,但你这次的行为可真是七颠八倒,令老衲灰心!但愿你只是一时受心魔所障,以后别再妄语胡言!”他果然不相信卫天元的话,而且越来越是声色俱厉了!
此时徐家的人已是闻风来到现场。有徐中岳的弟子李仲元、方绍武和金兆英,还有留在徐家的宾客印新磨、谢国镗等人。
印新磨是少林弟子,那天晚上,他吃了卫天元的大亏,此时恃着有枯禅上人在场,禅杖一顿,说道:“监寺师伯,这小子夺人之妻,毁人清誉,无耻无赖,无所不用其极,若不严惩,咱们少林寺如何还能领袖武林?”
枯禅上人口宣佛号,朗诵经文:“报怨行者,当念往劫,舍本逐末,多起爱憎。割肉喂鹰,舍身救虎,大千普渡,方成涅磐。诸恶不作,仍坠下乘。弟子切戒,妄动无明。”
卫天元于佛学可谓一窍不通,但这段经文并不深奥,大概的意思他还是懂的。枯禅上人是借这段经文对印新磨作个训示,同时也是点化他的。大意是说佛法重在普渡众生,即便是对恶人也不例外。狠如鹰,凶如虎,佛祖尚且要割肉舍身,来施舍它们,何况是人。因此,若然只思报怨,那就是舍本逐末。只是自律(不作任何恶事),那也还是下乘修为。最后两句,意思更为明显,印新磨请他严惩卫天元,他的答复是不许印新磨妄动无明。
念完经文,枯禅上人挥手说道:“卫施主,盼你好自为之,你去吧!”
卫天元只觉一股柔和力道推来,不由自已的便向后退。他心里又是吃惊,又是悲愤。吃惊的是枯禅上人的功力非同小可,他虽然已经练成了上乘内功,还是不能抵御。悲愤的是,这位少林高僧竟然为翦大先生和徐中岳所愚,善恶不分。
但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他还有什么办法可想,不走也只能走了。当下作了一个长揖,说道:“多谢上人训诲,是非善恶,日后真相自明!”
印新磨听得出枯禅上人是以经文训示于他,但也听得出枯禅上人是不值卫天元所为,心想无论如何,这位师伯总还是要帮自己的,于是佯作不懂,禅杖一挥,喝道:“我的师伯,慈悲为怀,好心劝你,你不领情,还敢反唇相讥,师伯容得你,我容不得你!”
卫天元使出流云飞袖的功夫,挥袖一卷,把印新磨的禅杖夺出手去,当的一声,禅杖被他掷向一座假山,深入山石之中。大笑声中,扬长而去。
枯禅上人喝道:“印新磨,我叫你不可妄动无明,你因何不听。”
印新磨只道一交上手,师伯非得帮他不可,哪知不过一招,便遭惨败。这才知道,那天晚上,卫天元对他还是手下留情。禅杖插入山石,杖尾兀是颤动不休,印新磨吓得呆了。
翦大先生说道:“善哉,善哉!此人怙恶不悛,大师纵加点化,恐也难收效果。不如由我保护徐大侠,暂且离开洛阳,避避他的锋头吧!”
枯禅上人叹道:“卫天元如此胡作非为,老衲亦是始料不及。论理我该替徐大侠消除灾祸,但老衲身为监寺,不能久离嵩山,思之有愧。如今得翦兄锐身负责,那是最好不过。”原来当卫天元与徐中岳第一次在嵩山比武之时,枯禅上人是曾经替卫天元说过好话的。当时另外两位证人——翦大先生和崆峒派的一瓢道人都受江湖上一般舆论的影响,以为飞天神龙卫天元是个无恶不作的魔头,只有枯禅上人力言人言不可深信,替卫天元辩护。因此翦大先生和一瓢道人才答应对比武双方一视同仁,出任公证的(若然把卫天元当作魔头,那就不能依照江湖上的规矩比武,而是必须群起而攻了)。此际枯禅含有后悔之意的感叹就是因此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