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对决(第8/8页)
当范质、王朴知道这件事时,东京城中大大小小的官员也都知道了。此情况让所有人都坐不住了,于是这些官员自己出资也好,让妻妾效仿符皇后也好,总之也都来了个大出血。唯恐在此事中落了后,被其他什么人抓到把柄日后作为诋毁压制自己的凭据。
符皇后带头捐私己的珠宝首饰,以此减轻百姓负担,此举数天之内就传遍了大周境内。而户部也立竿见影,马上便取消了部分另立的征收名目。于是百姓对符皇后感恩戴德,都赞其淑慧贤明,菩萨心肠。
而这件事情并未就此停止,女眷捐资之事随后波及大周境内所有的官员家眷,然后便是一些商贾富户的家眷。一时间在官员富户的妻妾之中,捐私资竟然成为一种时尚,成为衡量淑慧贤明的标准,成为争取家中地位的一种手段。于是只要有能力的都个个不甘人后,捐出私己金银饰物以充国用。
没用多长时间,全大周官员、富户家的女眷捐出的资产已经超过了灭佛强征庙产所得,而户部也将所有临时设立的征收名目全部取消。
这一事件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女捐”,“女捐”之举不但平息了官家与百姓之间逐渐激化的对立情绪,而且还消除了很大一部分灭佛取财带来的后期影响。有些百姓心感符皇后悯民之心,还专门设立“符神”祭拜。至今在一些地方仍有供奉符神的庙祠。
三月三上巳节,大周皇宫东侧迎曦门门口跪了一大群的百姓。看宫门的侍卫总管问清原因后赶紧报到符皇后跟前,说是东京附近的百姓为谢符皇后带头捐私资替百姓减负,特委托了一些地方上德高望重之人前来拜谢符皇后。
这些百姓此番前来还带来了一对大小与常人相仿的桃木人,这是专门请能工巧匠雕刻而成的。桃木人一男一女,男形为农夫,女形为纺妇,以此寓意食为父、衣为母。
符皇后那日身体不适,就没有出来与这些百姓见面,但她很欣然地将这两尊木人收了下来。
也不知道是谁的指示,宫中侍卫直接将两个木人抬送到了符皇后寝宫滋德殿里面,对称放在了门里。滋德殿主管太监觉得将这两个木人放在皇后寝宫不合适,于是又让那些侍卫将木人搬出滋德殿,放到其他地方去。但此举马上被符皇后制止了:“既然进了滋德殿,那这木人便是与我有缘,就留在这里吧。”
仔细看过木人之后,符皇后不由微微感叹:“世人敬佛,其实都是为求衣食能保。所以佛法应做世间法,众生皆是佛陀,劳作就是修行,这男耕女织之像也就如同佛像,须恭敬对待。再有这两尊木像放在此处,还可以提醒皇上与我要常常念及天下百姓。百姓养国,百姓养君,百姓才是国之根基。”
符皇后是个慈悲明理之人,但是她怎么都无法想到,这两个木人放入她的寝宫后,一个针对她的诡异刺局也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