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传音入密神女听(第7/7页)
好在夏昆的化血金刀功力极为精深,虽说要以巧妙招数化解,但仍然未露丝毫败象。
甚至于反而显出他功力之深厚,刀法之精妙,真是当世罕有。
就是这等样子激斗下去,看来情况在一时三刻之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换句话说,化血金刀夏昆没有机会能在百招之内,扳回这等后手之局。
台上的谷沧海,暂时把精神心思从战圈中收回来,但他的目光,仍然注向战场上,并不移动。
他断定目下那唐天君必定已暗嘱心腹手下,密切注意台上任何的人。
只要有人略现可疑迹象,唐天君皆能得知。
所以他决计不敢把目光移开,因为激斗中的两人,诚然在一时三刻中不会分出胜败,但话是这么说,事实上这等形势,必须是像谷沧海这一流人物,方始能如此之早就晓得。
次一级的人物,仍然睁大双眼,凝神观战中。
谷沧海知道下一场上阵,可能轮到自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一点不妥,立时就得让唐天君察破。其时纵然他能敌得住唐天君,但放着天下群魔凶星尽集此间,到时群起围攻,焉有幸理?
自然,他对这种情形,并非从未想过,否则岂能当得才雄杰出之称?在他预先的构想中,不外三个应付方法。一是由他独自上阵力战。二是由赫氏兄弟上阵。三是由他们五个人一齐出手。
在这三个方案之中,以第一个最有把握,但也最易露出马脚。其次,第三个是最没有把握取胜,但也不易露出马脚;
在目下这等情势中,他必须及早衡量过一切因素,而决定采取哪一种出战策略。
因此他不能一直观战下去,而且决定之后,还须有所安排才行。
也亏得他脑筋灵活,不久,他已就目前变化的形势,严密地考虑过,然后决定用第二个策略。
他当即进行布置,自然是在暗中进行的。
战场中的两人作殊死之斗,龙骏虎跃,杀得天昏地暗,难解难分。看看己激斗了二百招左右,一群魔头反而松懈下来,认为至少还有三两百招好打。
谷沧海虽然持相反的意见,但他却不得不像大多数人一般,神态之问。显露出松弛下来的迹象。
果然又斗了三十余招,夏昆突然间招式一变,刀法绵密细腻之极,好像他拿的是一根绣花针,而不是一柄灿烂夺目的大刀。
当然他这等细腻招式,也不过是数招而己。
可是这已经足够了,因为数招一过,形势已变。
早先是病头陀净光得了先手,占取了八成攻势,禅杖挥舞得宛如毒蛇出洞,大有而为强攻硬斩。
这回,病头陀净光的禅杖,竞也不大敢硬架敌刀。
此中微妙变化,非是绝顶高手,难以窥测。
原来那净光手中的禅杖,的确重达三十斤以上,因此当他得势抢攻之时,这根禅杖真有排山倒海之势。而这一股锋锐气势,足可磕飞任何重量相当的兵刃。
这说明了方才夏昆为何不敢硬接敌杖之故了,因为他的大刀虽然是神品,重量可比敌杖。
然而为主客之势所逼,岂敢冒险硬接。
现在既然轮到他成为主攻,那情形恰好是调转过来。
他的大刀若能劈中敌杖,准能教他吃个大亏。
不过病头陀净光也实在是厉害人物,并不因对方抢去了优势而气馁,几自运杖凶猛搏击,一时还难见出胜负高下。
人人都被夏昆的扭转乾坤手法所震慑,凝目而视。皆想那病头陀净光尚有暗器绝技,待机而动,由此看来,这胜负之数,实在无法预测。返料台上锣声忽起,战圈中的两人,倏然分开。
唐天君先扫视全场一眼,然后才向夏昆、净光二人望去。从他淡漠的神色中,谁也猜不出他要说什么话。
唐天君使这悬疑紧张的气氛,持续了半盏茶之久,才开口说道:“这一场相当精彩,夏昆的战赂甚是高明,但自然他的武功也配合得上,方能实现计划。本人宣布,这一场是夏昆得胜。”
全场没有半点声音,病头陀净光稽首道:“既然唐先生宣判了,咱家当得退下。”
唐天君道:“且慢,本人知道如此宣判,你心中本能无疑。因此,等我再作深入分析,你如果仍然不服,再作计议。”
净光又稽首道:“愿闻唐先生的高见。”
唐天君道:“你之所以不服,无非是你还有一手夺命珠的绝技,尚未施展而已,殊不知我正是因为看准你在十招之内,即可施展此一绝技,才下令宣判罢战的。老实说,当你连攻了二百招,尚未获胜之时,我已经应该宣判了。此时或者还有一两个人看得出其中微妙,但若是解释起来,太费口舌。因此,我决定给你多点机会,直到夏昆抢回攻势,方始宣判……”
他停歇一下,又道:“你们定然会怀疑我为何话中有一个矛盾,那就是关于净光的暗器绝技。既然他马上就有机会施展,何以又不给他出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