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文士赠马亮风骚(第6/7页)

朱一涛道:“这位艾姑娘,乃是智慧门中之人,这一门派在江湖上虽是鲜为人知,但像夏兄这等奇人异士,想来可能听过这一门派?”

夏少游道:“不才没有听过智慧门之名。”

他收剑归鞘,欠身施了一礼.又道:“但无论如何,朱兄刚才说得对。如苦迫得朱兄全力出手,势必造成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局面。”

朱一涛见他的态度变得太快,反而有点儿不信,问道:“夏兄的意思,敢是让兄弟带走艾华么?”

夏少游道:“不错,朱兄即管带她走,不才决不拦阻。”

朱一涛道:“如此甚好。”

他虽然心有所疑,但以他的名望,以及一向自负是才智过人之士,这刻已不便再向此人追问。

艾华松一口气,转面向夏少游嫣然一笑,随即向朱一涛望去道:“朱大侠居然肯放手退让可以算得是一件大大的奇闻。据妾身所听到有关你的传说,莫不认为孤剑独行朱一涛的宝剑一出鞘,定须见血方收。”

朱一涛淡淡道:“由此可知天下间的传闻,大多不尽不实。”

艾华道:“朱大侠于我这一点情分,那是一定要还的,妾身只能再次奉劝一声,万万不可前去找寻国师爷。”

朱一涛道:“得啦,你替自己多操点儿心吧,我的事用不着你多管。”

他心下相当恼火,因为以他所表现过的机智和武力,艾华居然还不信他斗得过智慧国师,是以言语态度都十分粗野。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深知艾华表面纯洁,其实比千年老狐还要狡猾,所以她的劝说,很可能是一种攻心之计,并非当真为他着想。

换言之,艾华劝说之言,可能是使他在心理上感受到智慧国师的威胁。如此一旦面对智慧国师时,定将过度小心而失去机先。这便是艾华口蜜腹剑的伎俩,世上尽多坏蛋使用这等手段,朱一涛哪能不知。

可是他粗鲁的态度和不怀好意的声音,却激怒了旁边的夏少游。这个青年文士双眉一耸,沉声道:“朱兄对艾姑娘好心之言,何须如此无礼,

朱一涛斜目隼视,心想:“这家伙终于露出狐狸尾巴来啦,我本来就不相信他肯就此收手走开的。”

他口中淡淡应道:“无礼便如何,夏兄是不是想替她出头?”

夏少游点头道:“正是此意,不才今日如若不向朱兄付教几手,相信歧见难以消除。”

朱一涛冷冷地阮视着他道:“好,你亮兵刃吧。”

夏少游果然又掣出长剑,但见他一剑出手,浑身都似是透出了潇洒空灵之气,这等印象,感人甚深。

朱一涛左手一拨,旁边的艾华被一股潜力托起,呼一声飞开七八尺以外。但见他同时之间,长剑斜划,虚比了一招,却已迫得夏少游连退三步之多。

他仰天一笑道:“夏兄虽是功力深厚得令人奇怪,但成就仍是有限,如若兄弟这一剑只能把你迫退一步,咱们就可算是势均力敌的对手了。”

他不必再往下说,已清楚地表示说,由于他须得连退三步,故此剑术上的造诣,相去悬殊,决计不是敌手。

夏少游道:“朱兄这一剑果然已达出神人化之境。不才在未亲眼目睹之前,万万不能相信剑术中尚有如此神妙的招式。”

他口中虽是承认对方的高明,可是无论在表情上或在语气中,却没有一点儿罢手之意。

朱一涛眼中闪过慑人的杀机,冷冷道:“夏兄如若还是坚持动手的话;兄弟就不客气了。”

夏少游踏前三步,回到刚才的位置上,说道:“朱兄如果再用方才的剑式,而能把不才迫退三步的话,不才马上弃剑认输。”

朱一涛己被这个青年文士缠得心烦起来,当下便不打话,挥剑斜划,果然再度使出刚才的一招。

只见夏少游身边弹射出一溜银虹,封住了门户,敢情他也运剑出手,而剑式之精巧洒逸,世间罕见。

双方剑光堪堪相触,夏少游身子一震,退后了一步有多。

朱一涛惊讶凝目.打量这个貌似书生的一流剑客。艾华更是失声惊嗜,面上泛起忧喜交集的神情。

幸而夏少游也是满面惊愕之色,朱一涛心中略感安慰、跨步欺了上去,

“夏兄好高明的剑法,再接我一招。”

夏少游摇手道:“朱兄等了等。”

他的话声说到了一半便咽住了,敢情朱一涛的长剑,己如奔雷闪电般分心刺入。这一剑气势之威猛,就算当世第一流高手,用尽全力,亦不容易招架,何况夏少游又摇手又说话的分了心神。

只这么瞬息间,剑光已到了夏少游胸前要害,剑还未到,已有一股森寒难当的剑气,笼罩着夏少游。

夏少游全身几乎冷得僵木了,虽然他忽然感到敌剑来势已停,但他却不敢动弹,以免触发敌剑追击的反应。

原来到了高手境界,一招使出,若是得手制胜,则虽是中止了招式,但仍然紧紧扣住局势。只要对方略有动作,马上受到感应而触发杀手,所以当此之时,受制之人最重要的是不可使敌人误会而发出招式。

这等紧张情势,双方纯以心灵感觉指示行动,已经来不及运用理智。夏少游站得笔直,全身纹风不动,两跟睁得大大,望住朱一涛的长剑。

艾华叫道:“朱大侠剑下留情。”

夏少游听到她的声音,精神一振,迅即恢复平静,微笑道:“朱兄这一剑虽是威不可挡,可是不才却不服气。”

朱一涛道:“我知道你不服气,才中止了剑势。”

夏少游道:“那么朱兄何须还用此剑抵住不才的要害?”

朱一涛道:“这样我觉得舒服些,你最好别介意。”

夏少游道:“朱兄何不收起贵剑,不才深知你目下决不肯一剑刺死我的。”

朱一涛冷冷道:“你大自信啦!”

夏少游道:“若是不才猜错了,朱兄何以尚不用事实证明?”

朱一涛狠狠瞪他一眼,又皱皱眉头,果然撤回长剑。

以他见闻之博,经验之丰,现在心里竟然一片迷乱,无法测得透这个青年文上,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说得正确一些,就是朱一涛对于这个潇洒青年的武力,实在测不透。

从这两招的过程中,朱一涛确知对方功力精深浑厚之极,大有修为了数十载的火候造诣。可是在他的剑式上,却又相当的不成比例。比方说第匕剑他曾经全无破拆之法而连退三步。

可是第二次卷土重来之时,夏少游竟能马上封拆,手法极是精妙,可见得他是马上就悟出破拆抵御之法,所以仅仅退了一大步。

这等情况,好像是夏少游仅是一时灵智蒙蔽,所以到朱一涛第二次重施剑式时,已有办法封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