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卷 第 六 章 禅门杀气(第2/3页)
恒善的短剑平举,眼中射出两道比刀子还锋利的厉芒。当她与恒慧师太有五尺距离,她像蓄足了力量的豹子准备扑噬。
蓦地,恒慧师太的眼睛睁开了,两道比恒善的目光还要锋利的厉芒,而且嘴角还显出一丝莫测高深的笑意,死死地看着恒善师太的眼睛。
恒善太熟悉了,这是宁远神尼那独特的眼神,空漠而凌厉,能洞穿人的肺腑。她大惊失色,这才知道真正的傻瓜原来是自己,心神一震,便想到逃。
但宁远岂会让她走脱,手指化成无数的兰花,在突然间一齐绽放,无数的劲风交织成一道密密的罗网,一声怒叱,无数“哧哧……”之声一下子传出屋外。
恒善大惊,手中的短剑化成一道魔龙,向宁远咽喉飞去,这一道魔龙的速度大出宁远的意料之外。很快,宁远神尼便明白了,这个恒善的武功绝不在她之下,只是一直在隐藏着自己的实力,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功力和掩饰自己的身份而已。
恒善不仅射出手中的短剑,同时也甩出两只长袖,比铁还硬,带着两道疯狂的劲气向那漫天的掌影递到。
灯火全都被这两道飓风吹灭,那罩子灯也被吹到地上摔碎,灯油淌了一地,却没有火苗冒出,因为这一下的压力太大,太大,两道飓风似乎把整个禅房都注满了水银,很沉重,很沉重。
“蓬,蓬,轰……”一时桌椅横飞,瓦片、断木、断梁全都如雨般地洒落。
恒善惜力撞穿了屋顶,从屋顶横飞而出。
宁远的身子被逼得后退三步。大骇之下,也穿过破房之顶,举目一望,只见黑影一闪已没入庵后的树林。知道追之不及,心中不由得暗骇刚才那疯狂一击。其功力,其角度神奇得令人难以致信,这恒善的武功绝对不在她之下,尽管她已静修了三十年。不过她似乎想起了什么,这些力道攻击的方式绝不是峨嵋派的武功,而且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师姐,你的伤好了,恒善呢?”恒静师太等几人也飞落瓦面惊喜地问道。
“恒善是叛徒,她想杀你师姐,幸亏凌少侠早有先见之明,由我化妆成恒慧师侄。”宁远一开口,几人便听出了声音。
“师叔,原来是你,那师姐呢?”恒静师太大惊道。
“你师姐,已经在我修行的石屋内,你迅速通知各寺住持和各位武林朋友,同时也要小心恒善这叛徒,你们绝不是她的对手,发现她的行踪,一定要通知大家,休要独自与她决斗!”宁远急忙吩咐道。
“是,师叔,弟子这就去!”恒远恭身飞退道。
宁远又对着那四名守护弟子道:“你们通知所有峨嵋弟子,封锁所有下山的通道,一有动静便以响箭向各寺求援,同时要防止恒善的同党。”
“是,师叔祖。”四名峨嵋弟子迅速飞退而出。
“恒静师侄,你和我一起去金顶。”宁远沉声道,说完便如一股风般直飘而出。
此时凌海的心绪渐宁,那遥遥的星空给了他宁静。他完全沉醉于那片星空中去了,没有人了解星空的奥秘,没有人能够读懂星星代表着什么?
人生究竟是什么?生命究竟是什么?是流星,一颗璀璨的流星以一道难以言喻的美丽弧线飞射而下,划破了夜空的宁静。
又一颗生命的坠落,很短暂,却很凄艳,又似乎在暗示着什么,没有谁会明白。
凌海手中有一根松枝,在地上划着一道道轨迹,那似乎是流星走过的弧线,但好像又不是。凌海很投入,很沉醉。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捕捉那道轨迹,那道玄奥难测的轨迹。
凌海的心头很恬静,刚才那些让他心乱的情绪全都被这颗流星带走,他心中惟一存在的便是那流星滑落的那道美丽的轨迹,那道让人心颤的轨迹。他的思绪,他的灵觉完全融入整个夜空。这种感觉很美妙,很舒爽,就像是飘入云端,又像是月亮的光辉,那样轻松自如。
他可以捕捉到很远地方的心跳和低语,他甚至可以懂得他们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屋内三个人的心在跳动,当然能很清晰地反应在凌海的心头。
突然,凌海的灵觉范围内,多了一个脚步声和心跳,很快,很轻,有御风之势。但凌海却知道绝不是宁远的脚步声,更非她的心跳,但这人的功力绝不在宁远之下。
灯光突然熄灭,是祖惠枝熄的,凌海以心语告诉她,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虽然灯熄了,但夜依然那样有韵味。
一切都很静,远处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只在灯熄之间,对方便已奔行了近百丈,这的确是个骇人的数目。
凌海的灵觉再延伸,终于捕捉到了这心跳和足音的来源,是在一个上金顶的转弯处,而且分析出了这足音的主人。
是恒善,她飞出卧云庵,便已猜到,恒慧师太一定在宁远修行的石屋之内,而宁远现在却在卧云庵中,她必须乘还有这一点点先机将恒慧致死,甚至也将那另外一个伤者致死。她不怕,这峨嵋山,只有一个宁远是她的劲敌,另一个是恒静,所以她不怕。三十多年前三大神尼便只剩下一人,而剩下的宁远也曾与她交过手,那是三十多年前,长白山一役中她没有成功,只是将宁远击伤,但却被三大神僧所救。
二十位死士,每人的功力都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绝不会在各派现任掌门之下,只是已剩不多。
她很有信心,很有信心能杀死这两个人,然后安然下山。
凌海坐于树下,遥遥地望着那转弯的地方,但他并没有将自己的眼神暴射出去,他不想让恒善打退堂鼓,那样抓起来,就多了一些麻烦。
祖惠枝在石门内,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但她马上看到了凌海的神态,于是便放下了一颗心,她很相信凌海的武功,能随随便便一抓便把她的剑抓住的人还不多,而凌海的动作却是如此潇洒。
恒善终于出现在转弯的地方,依然很快地飞掠。
不过她看见了一个人影,坐在松树之下,但不知道到底是谁。没有人能在这样的夜晚看清楚一百丈外任何人的脸形,凌海也不能例外。但他有灵觉,可以清楚地捕捉到对方的气息。
凌海依然坐着,手中的松枝轻轻地抽打着地面,像是在小溪边戏耍游鱼,对到了五十丈内的恒善不理不睬,似乎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人来了一般。
恒善心中的杀气很浓,她已经决定,一定要杀死恒慧,谁拦她都不行!除非武功比她更好。
到了这时,她仍没有感觉到任何压力,还以为凌海只不过是个“低手”,心中不免更加得意。那宁远千算万算,没想到自己的武功会如此高明,很轻易地便逃出了卧云庵,而且以最快的速度赶至金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