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后发先至(第12/15页)
这句狠话,宛如是天竺武林对完颜宣明发出的“追杀令”,完颜道长冷哼一声未答腔,傅翔却知他老人家方才打得逸兴遄飞,现下又有些疑虑忧心起来。
傅翔快步奔向山边另一个受伤倒地的武当弟子易大川,发觉易大川已经能自行运功疗伤,脸上也恢复了一丝血色,心想:“师父这‘三霜九珍丸’确是疗伤至宝。”他却不知,易大川身受那天竺古怪阴毒的内力之伤,即使能保住性命,要想疗癒复原,却是难上加难。
这时武当二侠天行道长已在道清子全身任督两脉数十个穴道中输入武当纯阳真气,道清子一口气暂时保住。天行道长命那随他而来的弟子稳住道清子,自己起身走到完颜宣明面前,稽首到地,恭声道:“道长及尊弟子援手,救我武当于危难之中,晚辈天行道人代我掌门师兄拜谢大恩大德。”说着便要跪下。
完颜道长双手一挥,阻止他下拜,朗声道:“同属中土武林,原该互相照应,何况你我两派同道,更应有难相共,说什么大恩大德。”
天行子在方才下拜时一触完颜道长的内力,如觉进入汪洋大海,已知此老是全真教前辈,只是一时之间怎么也想不起来,世上还有那一位全真宿耆有此绝顶功力?完颜道长看他表情,便知他想不出自己和傅翔两人是谁,便微笑道:“老道全真教完颜宣明。”
天行子闻言惊得呆了,想不到三十多年前全真掌门完颜德明暴毙后,其弟完颜宣明居然仍在人间,不禁再次纳头便拜。这次完颜道长便让他拜了三拜,稽首还礼道:“武当五侠名震武林,贫道不敢受此大礼。”说着指着傅翔道:“这位小施主傅翔却非全真弟子,乃是……乃是……”一时也不知怎么介绍。
天行子道:“傅施主年纪轻轻,竟然能抵住天竺高手,武功实在惊人。如有不便,贫道不敢探听施主师门。”他虽未目睹傅翔的身手,但他到达现场时,傅翔分明仍在与那辛拉吉缠斗,是以对这个看上去最多十七、八岁的少年又奇又敬。他却不知傅翔其实只有十六岁,只是身材高大,看上去倒像有十七、八岁。
傅翔被方才武当道清子那宁死不退的精神所打动,心中对武当五侠颇生敬意,见大家报名时都同时自报师门,便不假思考,学着大家的口气答道:“晚辈明教傅翔!”
这一来天行子更吃惊了,暗道:“原来世上还有‘明教’的高手?今日之事简直不可思议之极!”其实大家都不知,傅翔虽是方冀的徒儿,但并未加入明教。只是这时傅翔搬出“明教”两字,见到武当二侠的表情,自觉面子十足。
完颜道长对天行子道:“这批天竺人进入中土的目的,是蒐集各大门派的武功秘笈,他等擒住了少林寺无痕大师,多半也是想要逼少林交出秘笈。今日来武当山的,还只是主事者的弟子门生而已,那擒住无痕大师的‘地尊’,似乎还有一个师兄弟,咱们中土武林千万要小心了。”
天行子拱手道:“掌门师兄率乾一及坤玄两位师弟赶到襄阳去,便是为了抢救无痕大师。”
完颜道长点了点头,然后转眼望着傅翔,傅翔知道他老人家在等他做决定,于是很巧妙地道:“道爷,您老上山之前曾说,先解武当之急,再赶去襄阳会会那什么‘地尊’的?”完颜忙接着道:“不错,咱们这就赶到襄阳去!”
天行子大喜道:“那敢情好。方才那几个天竺人可能也是赶去襄阳,两位可着个武当弟子陪同,到丹江口雇条特快小艇,咱们有相熟的船家。”
襄阳是座古城,几年前又重新修建了一段新城墙,城里南北东西的商旅终年不绝,在军事上又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以来便是江河之间的名城。
时近黄昏,南城门外来了三匹健驴,驴上三人看上去十分惹眼,一个是又高又瘦的天竺老者,一个是瘦小的白髯老和尚,还有一个短衫汉子,头上戴着一顶麻冠,满面浓须,瞧不出他有多大年纪。
这襄阳古城的南门上书着“文昌门”三个斗大的字,墙高三丈,风起处,护城河居然波涛汹涌。那天竺老者喃喃道:“这护城河怕不有几十丈宽,中土的城池确是不凡。”殊不知这襄阳城自来便有天下第一城池之称。
三人似乎经过长途跋涉,进得城来,那麻冠汉子便寻一个年轻人问路:“小哥儿,咱们要找一家靠江近些的客栈歇脚,明天好就近上路。”那年轻人道:“那容易,你顺着这条路一直走,过了衙门就走右边一条路,一直可以到江边。那头就有三家客栈。”
就这路边有一座酒楼,楼上临窗摆了三个小方桌,一桌对坐着两个身穿锦衣的官差,桌上点了四个热炒、一罎黄酒,正在大口享用。另一个方桌坐了一个老道士和一个英气勃勃的少年,桌上一大盘青菜、一碟卤味,却要了一小壶白酒也在对酌。
从窗口望下去,正好望见街上那三人三驴停下问路,那两个锦衣官差对望一眼,其中一个低声道:“来了。”另一个便吆喝伙计付账,两人匆匆下楼去。
傅翔低声对完颜道长道:“这两个锦衣卫不知为何要跟上这三人?晚辈看那又高又瘦的天竺人,便是那什么‘地尊’了。”完颜点头道:“老和尚定是少林无痕大师了,看他模样似乎已经完全受制,是以他们走得特慢,竟比咱们还晚到。”
傅翔听见方才街上问路的对话,便低声道:“他们要住汉江边上的客栈,咱们这就跟过去,也探探武当掌门他们去了那里。”
一老一小也付账下楼。傅翔一进城时,便已看见师父留下的讯息,但那只是记下他何时动身直下南京,算了算时间,师父到南京也该有十天了。这时他无暇多想,先要专心摸清楚大局,现下“地尊”一伙,武当掌门一伙,自己这边一伙,再加上两个锦衣卫,已经有四批人为同一件事出现在襄阳城中。何况武当三侠中还有一个是天竺派来卧底的,情况相当复杂。
走在最前面的天竺老者一行三人,骑驴堪堪走过县衙门,转向右边一条通往江边的路上,那两个锦衣卫追了上来,其中一个上前低声道:“天竺来的老爷,借一步说话。”那天竺老者停下来,锦衣卫掏出一个封了印的信封,信封中央写了一个大字“地”,右下角写了一个小字“天”。
老者连忙下驴走到路边树下,拆封看完了信,向锦衣卫拱手道谢。另一个锦衣卫道:“咱们六百里驿马送信到襄阳,总算及时见着老爷,不辱使命。老爷还有什么交代?”那天竺老者想了一想,低声道:“我等现在要赶去南京,这和尚行动不便,不如坐船吧。麻烦两位先去雇一条快船,咱明天一早就上船。今晚我三人就住在江边的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