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 第十一章 最后一战·燎原火(第4/5页)

诸侯各国的军队打着勤王的名号,在城外驻扎了已经近四个月了,和城外的羽林天军僵持着,双方都不敢在这个敏感之地先有什么动作。

宋锡已经很久没能好好休息了,最近几天甚至几乎都睡不着觉,总觉得哪个夜晚这城下的十几万人就会突然厮杀起来,自己要是来不及冲上城头,搞不好就会在梦里丢掉脑袋。

城里也不安稳。宋锡看着城里漆黑寂静的夜,远远能看见东市坊的一些灯火,靠近城门的地方却几乎没有亮光。他睁大眼睛,总觉得这样就能看见那些传闻的刺客在屋檐上飞来跳去。

宋锡长出了一口气,觉得自己是神经得有些过分了,刚稍稍安慰自己要放松一些的时候,就听见城里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

“什么人?”宋锡警觉地大喝一声,城楼下的几队护城卫也纷纷高举火把,拔出了身上的长刀。

漆黑的夜里一开始仿佛什么也没有出现,然后突然鬼魅般地冒出了一整列穿着黑色甲胄的士兵。为首的几个士兵手里点着灯笼,上面用粗粝的笔画勾出一个大大的四字,灯笼的火光照在他们的冷漠坚毅的脸上,看不见一丝表情,只有领口一朵朵银色的篱天剑徽记隐隐反射着光。

一匹黑色的骏马从这支散发着慑人气息的队伍里冲了出来,马上坐着的男人披着一个黑色的披风,披风下是一身冷锻钢甲,一缕灰发飘在额前。

“缇卫四卫,杨拓石。”马上的人对着宋锡遥遥行了一个礼。

“原来是杨大人。”宋锡不敢怠慢,连忙走下城楼。杨拓石的第四卫所兼管着羽林天军和五城治防司,十二城门司的统领也和对方差着好几个品秩,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廷尉。

“冒犯了大人还请恕罪。”宋锡走到杨拓石面前,行了一个下级的军礼。

“宋大人不用自责,十二城门司事关重大,小心一些总是好的。”杨拓石笑了笑。

“不知道杨大人深夜来访所谓何事?”

“雷教长托人转告我说今晚城外联军可能会有所动作,让我们四卫来协助十二城门司进行城守。”

“有杨大人在,郁非门当可无忧了。”宋锡心下大喜,缇卫第四卫所是七个卫所里编制最大的一支,缇卫本身又个个都是军中精锐,这次协防自然如虎添翼。

“你让城上的兄弟都下来集合一下,我们商讨一下换防事宜。”杨拓石挥了挥手。

“是。”宋锡对着身边的副官点了点头,后者一溜小跑的跑上了城楼。

不到一刻钟,郁非门上的城卫都已经集合在杨拓石的面前,杨拓石下了马,慢慢地巡视了这几百人一圈。

十二城门司虽然也是军营里挑出来的好手,但是在缇卫面前比起来不论是气势还是实力都逊色了许多。城卫门被这个长官看得有些发毛,有一些年轻的新兵甚至觉得自己的双腿比站哨的时候还要紧张上几分,开始隐隐地有些抽筋的感觉。

杨拓石最终满意地点了点头:“很不错,军仪整齐。你们留下来守在城楼下,城上就交给我们了。”

宋锡心里放下一块大石,忙不迭给后面蜂拥而至的缇卫们让开一条路来。

黑盔黑甲的大队伍穿过了几百人的城卫小方阵,整齐得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直到一声清晰浑厚的命令在宋锡头顶炸响。

“破。”

所有黑甲的缇卫们同时拔出了身上锋锐的制式长刀,然后把刀刃轻松地插进了身边那些毫无防备的城卫的胸膛。

事情的发展实在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这些训练有素的城卫在几个瞬刹之内就几乎全部倒在自己人的刀下。

宋锡看见第一个缇卫拔出长刀的时候,还没有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一抹冰冷的寒意就从背脊刺穿了他的胸口。

谷时一刻,郁非门外十五里,唐国大营。

一个穿着白色长袍的年轻人正背着手站在中军大帐外,遥望着天启皇城。

他的眼睛透着一种狠戾的光芒,眼角因为过度的劳累已经有了淡淡的鱼尾纹。

唐公爵百里恬,年纪轻轻就继任公爵,更成为第一个高举反辰月大旗的诸侯国主。胤清帝白渝行一年前被唐国春山君领着死士护送到了唐国,并于当月在南淮紫寰宫称帝,唐国声威一时达到鼎盛。

而如今这个年轻人终于率领着唐国的军队,站在了这个他朝思暮想要来到城池面前。

父兄,我来了。百里恬盯着远处冰冷高耸的城墙,缓缓吐出一口气。

圣王七年,蛮族南下,自己的父亲带着哥哥,还有唐国的五万男儿奔赴天启勤王。

古伦俄和蛮族的逊王勾结,出卖了联军的情报,诸侯联军主帐被轻骑趁夜偷袭,一夜之间,联军主帅丧生十之七八,自己的父亲,当时的唐公爵百里冀带领残兵退到天启城外,却被古伦俄一箭射在脚边。

这个忠勇的男人明白了自己效忠的大胤已经被邪道所柄持,所有的忠义也变成了一场毫无价值的葬礼。

亲兵的鲜血漫过了他的脚背,他望着天启城墙上那个高高在上,黑布覆目的大教宗,心里只剩下绝望和深深的诅咒。

“就算我们百里家只剩下一个最后一个子孙,也会把钉子钉在古伦俄的咽喉上。”说完这句话以后他拔剑自刎,就这样死在了天启城下。

父亲,我今夜将完成你的誓言。百里恬对着夜空,暗暗握紧了拳头。

百里恬的身后走出一个穿着淡蓝色轻袍的年轻人,他的一头长发被仔细的束了起来,俊美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身上没有带任何表示身份的贵重饰物,一步一动却隐隐透出一股贵族气息。

“陛下,长夜漫漫,辰月的耳目众多,陛下还是不要离开主帐的比较好。”百里恬转过身对着这个年轻人微微一笑。

“百里卿你多虑了,有阴老师在身边,我还没有那么弱不禁风。”这个穿着蓝衫的年轻人正是当今天宝皇帝,就算是最接近神的古伦俄估计也料想不到,这个辰月欲除之而后快的所谓“伪王”,前太子白渝行,竟敢出现在天启城外。

白渝行的身后走出一个白发的老人,眉间是一个醒目的红痣。他对着百里恬点了点头,示意一切周全。

百里恬心里苦笑了一下,虽然有天罗山堂的阴家家主在,年轻的皇帝在离天启这么近的地方出现,也实在是一个巨大的冒险。

不过年轻的皇帝的坚持并不是没有道理,如果和天启发起战争,军营中皇帝振臂一呼,蔷薇大旗余威尤烈,摇摆不定的诸侯自然会前来归附。

“百里卿确定是今晚么?”白渝行望着远方一年前仓皇出逃的巨大城市,黑暗里这座他熟悉的城市好像是一只在安静沉睡的巨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