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 Supernatural Horror in Literature(第28/28页)
(69) 洛夫克拉夫特于1922年开始与史密斯联络,并维持了长达十五年的通信交流,但两人始终未能谋面。
(70) 当然,吉卜林最出名的作品为儿童故事《丛林奇谭》( The Jungle Book ),其他作品则因具有帝国主义与种族主义色彩而饱受争议。
(71) 人变兽的主题在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中也是十分常见的,不过通常是乱伦或异族通婚所致。
(72) 拉夫卡迪奥·赫恩(Lafcadio Hearn,1850—1904,移居日本后改名为小泉八云),最大的贡献便是文中提到的《怪谈》了。《怪谈》是他根据旅居日本时听闻的怪谈故事编纂而来,其中应以《雪女》最为出名。
(73) 罗默也是以“黄祸”为主题的“傅满洲”系列侦探小说的作者。
(74) 此处提及的三篇作品均来自合集《鲁纳门俱乐部》( The Runagates Club ),而洛夫克拉夫特在1928年夏末读到了这部合集。
(75) 乔治·麦克唐纳(George Macdonald,1824—1905),苏格兰作家、诗人,基督教教士。他的作品多为奇幻与童话,可以算是奇幻文学的先驱者之一。他本人也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作者路易斯·卡罗的导师。
(76) 此作品情节与《查尔斯·迪克斯特·瓦德事件》之间的相似之处是有目共睹的。
(77) 即为《惊悚故事集》( Spook Stories )。洛夫克拉夫特在一封信中解释道自己为何没有在本文中举例提起这部合集:“不,我不喜欢《惊悚故事集》这个书名——听上去太肤浅了”。
(78) 威尔斯的大多数作品均为科幻或主流小说,著名作品包括《时间机器》《莫洛博士岛》《隐形人》与《世界大战》等。
(79) 直到1934年洛夫克拉夫特才在他人的介绍下阅读霍奇森的作品。洛夫克拉夫特的不懈推广才使得霍奇森的作品得以流传至今。
(80) 原文中的确用了“劫(kalpa)”这一印度教中代表极长时间周期的量词。
(81) 可能暗指邓萨尼勋爵与/(或)克拉克·阿什顿·史密斯作品。
(82) 指布莱克伍德的作品。
(83) 此处的描述与《克苏鲁的呼唤》中克苏鲁的再临所造成的某些事件十分相似。
(84) 洛夫克拉夫特在《暗夜低语者》中提到了名为“杜勒斯”的生物,其原出处也是马钦的作品。
(85) 朱利叶斯·索利努斯,3世纪拉丁作家,著有《百事集》( Collectanea Rerum Memorabilium/Polyhistor )——一部关于自然历史与地理的摘要,其内容大多引自老普林尼的《自然史》。
(86) 洛夫克拉夫特的评价:“至于《恐惧》,老朽已阅耳!孩子,此文甚好,尤以其中环环相扣的恐惧为佳——循序渐进,直至邪恶将一切化为乌有……这篇故事还是比《三位怪客》略逊一筹——不仅仅是因为马钦后期散漫的文风,结尾处的大篇幅解释同样削弱了文章的气氛。”
(87) 这起事件的起因为马钦在1914年9月29日的《伦敦晚报》上发表了这篇故事。之前他曾为这篇报刊写过几篇关于一战的纪实性文章,而他在这篇故事中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其中的描写也是以他所熟知的新闻纪实的风格展开。在发表后,马钦收到了许多信以为真的读者来信,要求他提供此事的证据;而马钦则在回信中致歉,称伪造事实并不是自己的本意。
(88) “一篇怪奇故事倘若希望成为严谨的文学作品,必须首先生成一幅情绪盎然的图画——而任何廉价的惊吓,无论多么巧妙,绝不能是这幅画作的一部分。现今的确有怪奇作品多少符合这一描述……特别是布莱克伍德在《惊奇历险》中的故事。”
(89) 出自《三位学者的莫须有历险记》( Probable Adventure of the Three Literary Men )。
(90) 洛夫克拉夫特在1919年参加了邓萨尼在波士顿的朗读会,并在会上听闻了此剧本的阅读。
(91) 洛夫克拉夫特在其晚期作品中严格地遵守了这些原则。
(92) 波勒密之杯,原称圣狄尼斯之杯(the Cup of St.Denis),现存于巴黎市法国国家图书馆纪念章专柜。高约四又三分之四英尺,直径宽五又八分之一英尺,这尊酒杯装饰有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华丽徽记与浮雕。——《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