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二回 伏姬显灵补败损 义成收兵听家训(第5/5页)

于是义成将军又重新部署人马,令小森卫门笃宗之独子、小森但一郎高宗和浦安兵马乘胜之弟、浦安牛助友胜为先锋,东六郎辰相殿后,次日在新户选好地点扎下营寨,歇息人马,第三日进抵馆山城。担任先锋的小森高宗和浦安友胜想尽快攻下该城,以为父兄们雪耻,所以便填平了城壕靠近城墙,想攻入城内,但是此城是坚固的要塞,不是一举便可攻下来的。义成见此光景,便阻止说:“不用智取只靠强攻,会增加士兵伤亡。何必一定要在今天拿下城来?”于是将人马退回新户。次日又重新部署,以东辰相为大将,带领数百名精兵去攻打后门,义成亲自率领千余名士兵从前门进攻。这时城兵们打开箭窗,箭石齐发,奋力防守,但是进攻的毫不畏惧,中箭身亡的就当作是填平护城壕的草,前仆后继很快攻下第一道城。这时在前门的城楼上出现四五个武士,其中有二人高声喊道:“里见将军你听着!我们是多年侍奉蟆田权头的股肱心腹砺时愿八业当和平田张盆作。我主君权头怀恨国主的根源,是为与令爱滨路公主提亲之事,您不考虑权头的功劳,不仅不答应这件亲事,而且还狂妄自大,对他人过分诽谤,我主君听了非常气愤,所以从去年就开始谋划,终于生擒了义通这个小孺子,但并不想杀害他以雪恨。您如能痛改前非,把滨路公主送至此城来,便可将孺子义通换回去。倘若仍旧执迷不悟,我们也是说一不二的武士,现在当面就把义通杀死,给你个厉害瞧瞧。恩仇两者乃生死之界,主君让我们将此意转达给你,是吃敬酒,还是吃罚酒,由你自己决定。回答得慢了你们父子则将是永别。好好瞧着。”他们这样说了一通回头厉目看看,事先准备好的士兵,把义通的嘴用什么堵住,紧紧捆在城柱上,贼徒们手里拿着明晃晃的钢刀,把刀尖对着义通的胸前齐声喊道:“还不赶快回答。”这时,其他城兵从城墙内露出脑袋,弹着弓弦或敲着盾牌,一齐哄堂大笑。攻城的军兵本想乘胜一举攻进城去,但因这个举动而受到了挫折。无论有勇气还是没勇气的,怕前进会伤害了公子,而想要后退又没听到统帅下令,所以都进退维谷。他们都紧握拳头咬牙切齿地站在那边瞪着城楼。义成见此光景,怒不可遏地厉声道:“贼徒的举动太卑鄙啦!将年幼的义通当作人质加以折磨,即使这样侮辱我,也休想满足尔之非分野心。既然如此,就该赶快攻城杀死素藤,以解吾心头之恨。士兵们!还不进攻在犹豫什么?与其让义通死在叛贼之手,还莫如我在这里用箭将他射死。是可忍孰不可忍。”他敲着马鞍大喊:“前进!前进!”边喊边弯弓搭箭,策马奔向城楼。跟在他坐骑左右的近侍吃惊地劝阻道:“这个万万使不得。您的气愤大家是理解的,但是倘若杀了公子,就是将素藤和众贼兵都一网打尽,又有何用?还是得想想其他办法。请您姑且忍耐片刻。”大家一致劝阻。可是义成不听,他摇头说:“汝等所说的我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如不知耻,则连匹夫都不能算是个人,更何况三军之统帅。受到如此侮辱便乖乖撤退,岂不上玷父祖之名,下侮臣妾,也辱及后代?汝等切莫阻拦,放开我!”他怒气冲冲地用弓驱赶左右,但是没一个人肯后退,还在劝阻,争执不休。

这日从后门进攻的东六郎辰相哪里知道前门的事情,可是劝阻不了主君的近臣们已派人来告诉他。辰相听了大吃一惊,独自策马来到主君身边,滚鞍下马对主君谏道:“您的郁愤心情已有人禀报给我。在出征之前一日,曾收到泷田老将军〔指义实〕 所赐之书信,其中的教诲与今天的情况很符合。前汉的贾谊策中有投鼠忌器之事,想主君是素所熟知的。请恕臣冒昧,如性急则难以成功。微臣虽不肖,但有办法既可使公子安然无恙,又可使主君不受辱,且请将这里之事交给为臣,主君暂回新户休息。此乃君臣上下之幸,请主君火速回师!”他如此劝解后,紧紧攥住义成的马笼头,拉着马转了两圈儿,然后用鞭子“啪”地抽了一下,马受到鞭打,蓦地便往回跑,队伍丝毫也没乱,众兵丁跟在前后。义成这才放下心一同回了新户的营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