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好龙(第7/7页)
好命苦。
河伯享用着美味佳肴,李水不敢冒头,忽然就想起自己从前在高山门上的日子,那时候啊,只有他欺负门人不让他们上桌吃饭的事,从来没有自己受欺负过。
可见,出来混,总要还的。
见双头龙无法藏入宫殿的尾巴在窗外飞来飞去,李水忽然想起来:“沈诸梁如何了?”
河伯单手一挥,一个水幕就出现在了李水面前。
水幕愈发清晰。
沈诸梁回到宫中,熊弃疾摆盛宴欢迎他,席后,两人相谈甚欢。
熊弃疾笑着拍拍他肩:“还以为你这么多年闲居野外,不愿再来都城了呢。”
沈诸梁说:“这如何可能?我一日为陛下的人,便终生为陛下筹谋。”
“我二人许久未见,定要好好叙旧,”熊弃疾说,“明日我儿熊建就要迎娶新妇,这举国上下没有比你更适合迎亲的人选了。”
沈诸梁笑着说:“必为陛下分忧。”
翌日,沈诸梁就前去迎亲,大红花轿一路抬来,他掀起帘帐看了一眼,眼睛一亮,忽然说了一句:“轿子停下,我有急事要回去向陛下禀报。”
大队人马立刻停了下来。
沈诸梁一路快马加鞭,回去禀报熊弃疾说:“陛下,我虽是私心,却也是为你筹谋。这个女人实在太过美貌,若是给公子娶进门,恐怕是红颜祸水……”
熊弃疾忽然来了兴致:“果真有如此美貌?”
沈诸梁说:“千真万确,穷我一生所见,也未曾见过能与之匹敌的。”
熊弃疾笑起来:“那我一定要亲自看一看。”
于是大红花轿并没有去熊建的府上,而是移进熊弃疾的寝宫。只见那儿媳果真生得沉鱼落雁,熊弃疾喜不自胜,立刻封了名号。
翌日,沈诸梁一早就敲了熊弃疾的门,说道:“陛下,昨日新妇没有去公子府,恐怕公子等下就会来回报,陛下,这事毕竟于伦理不合,千万小心处理啊。”
熊弃疾却毫不在意:“我抢了自己儿子的新妇有什么关系?想来他不会在意。”
哪知道当天夜里,熊建收到讯息,说自己的新妇竟被亲生父亲抢去,果然愤而进宫。尚走到半路,就遇到了沈诸梁。
沈诸梁劝他说:“公子,万万不可进宫啊,陛下会要了你的命的。”
熊建原本不信,但一想到沈诸梁的身份,立刻决定逃跑。在他逃跑后,沈诸梁又再次向熊弃疾告密。
于是几日后,所有支持熊建的臣子被熊弃疾一律格杀。
沈诸梁则回到了封地。
李水看得不住咋舌:“没想到此人如此心狠手辣,竟把一对父子离间至此。”
河伯说:“人性本就难言,更可怕的还在后头。”
因为荒淫无度,很快,熊弃疾就病重。
得知熊弃疾快要病逝,沈诸梁立刻回到都城。这一次,他就如同很多年前那样,将匕首藏在了袖中,冰冷的匕首贴着他的皮肤。
只是这一次不同了。
沈诸梁早已没有惧怕。
他手起刀落,没有任何的犹豫。
当熊弃疾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的时候,沈诸梁笑得无比癫狂:“终于,我终于可以杀了你了。”
“为……为什么?”
沈诸梁瞪大了双眼:“禾花,因为你害了禾花!我要为禾花报仇!”
熊弃疾却双眼茫然:“谁……谁是禾花?”
沈诸梁愣住了。
这个仇过了太久,被记恨的人早就把禾花忘得一干二净,仿佛从未有过这个人一样……他没有任何愧疚或者负罪感,因为他压根不觉得这是罪孽。
沈诸梁捂住了双眼,忽然觉得无比悲恸。
那么,这么多年,他究竟在做什么?
其实熊弃疾这么多年,一直是一个好皇帝。
其实熊弃疾小时候,也并未做过太多过分的事。
其实……
熊弃疾死死地看着他,直到停止了呼吸。
沈诸梁仰天哭泣。
或许,若他一直是那个怯懦的人,反而会是一个更好的结局。
在沈诸梁主政叶邑期间,采取养兵息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策略,组织民众修筑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当地数十万亩农田得以灌溉。
十数年后,楚国政变,朝政顿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时,正在老家新蔡休养的沈诸梁听说后,立即率方城之外的边防兵赶往楚都平叛,沿途受到楚国人民的拥戴和支持,称赞他“国人望君如望父母焉”。叛军顷刻土崩瓦解,反贼自缢,楚国得以转危为安。
也是那一年,沈诸梁因功被封为楚令尹兼司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权倾朝野。
但没有人知道,其实沈诸梁夜夜被梦魇所困,几乎无法入眠。
唯一欣慰的是,在他死前,禾花病危,弥留之际,忽然回光返照,一瞬间恢复了神志。她看着沈诸梁,忽然笑靥如花:“你长得好像我大人,但我大人尚不足十岁,不知他长大时,会不会如大人您这般英挺。”
沈诸梁忽然就落下了眼泪,握着她的手,问道:“那你可曾喜欢他?”
禾花嗤道:“问这样的问题竟不害臊。”
过了许久,她又说道:“不能更喜欢了。”
沈诸梁顿时笑起来:“太巧了,他也很喜欢你。”
“那便好了。”
禾花死后一年,沈诸梁也暴毙而亡。
两人被葬在一起,没有立碑。
看完了沈诸梁的一生,李水忽然觉得有些哽噎,问道:“是他错了吗?”
河伯说:“错或是对,其实无人可以评断。”
李水说:“你既说过,人类根本不可能见过龙,那沈诸梁之前见到的,究竟是什么?”
“我早说过,”河伯回眸道,“心中有龙,这世间就有龙。”
或许当年沈诸梁所见的龙,不过是一场梦。
那么当年他那凭空而来的勇气,必定是他原本就拥有的。
苍穹之上,一局棋,两边人。
伏羲执子于上:“世间万物自有因果,你说是不是?”
帝俊却微微一笑:“我看未必,‘不会惧怕的人,将会没有方向’,说得多好。”
伏羲让礼道:“那便继续落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