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演义+战马(第3/3页)

朱瞻基小声说:“说不定再过些年咱们就能在这儿见到她了。”

“爹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禁不住吓唬。”

《正统演义》带来了三本,朱元璋和朱棣各自拿了一本看了起来,剩下的一本让他们按年代传阅。

慢慢悠悠的看了三天,把这套书都看完了,书中写也先和帖木儿密谋、兄弟二人洒泪饮酒,写的如临其境。写明和瓦剌之间的地利国力、百姓人心,宦官谄臣无脑谄媚,年轻的君王意气之争,老辣的太师步步为营只为了自己的利益,如同司马懿。

总而言之,就于谦张辅和寥寥数人为了国家命运坚决抗争,奈何敌不过皇帝自己没长脑子。

朱祁镇为什么要去打仗?少年意气!为什么要带路,因为比起厚待他的也先和温柔雄壮的帖木儿,在京城中继位的弟弟更令他恼怒。

沉思一番,对视片刻,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虽然知道罗贯中就是个编故事的人,可这故事分外可信,看着就那么真切。

背着手走过去问:“陛下何故通敌叛国?卖国求荣?”

朱祁镇现在都不觉得疼了,被围观和被揍都不算什么,想起昨天深夜那个神秘而友善的声音,决定换一个套路:“乐意。”能想到的解释都来来回回说了不知多少遍,只会被人用擀面杖锤肚子。

朱元璋惊的瞪眼睛:“好,好硬气!”

朱棣同样震惊的鼓起肌肉:“你再说一遍?”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乐意!”

朱祁钰听到哥哥说这样的话,惊的往后挪了好几步,躲到父亲身后还觉得不安全,躲到祖父身后去才停稳脚步。

朱元璋反倒来了些兴致:“怎么突然长出来脊梁骨?”

朱棣这些年除了正经书之外,看了些神鬼小说,本着一种监视当前百姓思想的心态去看:“吸收日精月华,有些灵效。”

明英宗想说我原先给你们面子,现在不想跟你们客气了!

但是没敢说出口,就一脸严峻、居高临下的看着他们。

朱元璋这才发现这小子倒能每天仰视我们,目光这样桀骜不驯,说不定在背后也是这样:“把他埋在地里,叫他知道,做人应当脚踏实地。自从春秋战国至今,明君无不重视耕战,你,算了我都懒得骂了。当和尚时对着泥塑木雕念经都比对你说教有用。”

朱祁镇问:“有什么用?”

朱元璋:“念完才开饭,有粥喝。”说罢,开始把这个胖子当球踢,以他的身份,哪里需要自己挖坑填埋不肖子孙,朱棣已经开始做监工,看着别人开始挖坑。

看着挖好了一个坑,把他推进去埋起来,土和胸口齐平,两手都埋在土里。“晚上拿个筐扣上,别被牛羊给咬着,叫唤起来影响人睡觉。钱氏。”

钱氏心中窃喜,他被埋在地里之后,再遮风挡雨和喂水就容易了。“太*祖,妾身恭听训示。”

把这套正统演义丢给她,让她一页页的翻给朱祁镇看。

朱祁镇看的满眼懵,原来我是这么想的?原来是这么回事?大臣背着朕居然会这么想?什么,他们满心想的居然不是效忠皇帝,而是功名利禄?那些噎我的人居然是忠臣?哦最后这个知道。什么?美男计?呕。

……

阎君们最近很头疼,名将们第一百多次提出要求,要地府把犯罪的鬼魂不只是变牛变羊变鱼等好吃的东西,也要变成战马,供人驱使。

他们就非说鬼差即便会飞也不如骑兵——绝大部分的鬼卒不会御风——如果想要提高军事实力,就必须要有战马。

这是一连串的事,犯罪的鬼魂可以变成马,然后养在哪里呢?要不要吃草料?平时会不会有人策马伤人?过桥时桥撑得住吗?当年商周时进攻阴间都城,战车的作用不小。

骑兵迅疾如风不假,万一有人作死想冲击都城呢?正如有些人清廉了两百多年,突然就想贪污,无法理解。

阎君们再次分为两派,辩论了很久,最终决定先试一次。通过犯罪的鬼魂逐渐攒够一千匹军马,另外一方出一千鬼差,凭借弓弩和火器交战,谁赢了谁说的算。

现在正在拼命按住李世民不让他混入骑兵之中。“你再这样让朱砂痣变成石头把你压在下面。”

李世民拍桌:“把我当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