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大婚第二场(第2/4页)

马散了这丢尽颜面的比试局,热情洋溢的邀请阿呦品尝她最喜欢的糕点之一。

温幼蓉作势还要比完,换来她更没脸没皮的耍赖,嘴角的笑意都绷不住了。

舒清桐看在眼里,心底一片柔软,还有些酸。

她认识的芸菡,一直是个讲规矩的小姑娘,可是在这未来二嫂的面前,她竟也有耍滑作赖的时候,只能是亲近使然。

小丫头,都没与她耍过赖。

再一想,粽山一事凶险万分,若非有阿呦及时扑救,二弟兴许会受更重的伤,再看阿呦时,她又对芸菡这份喜爱和亲近多了几分了然。

腰上横了一条手臂,舒清桐转头,就见郑煜堂站在身边,拧眉看着抱弓箭的婢女。

她赶忙道:“陪她们玩玩。”

郑煜堂:“胡闹。”

舒清桐知他也只能说到这里,且无奈多过斥责,笑而不语。

有舒清桐的安排,晚饭直接设在嘉柔居。

虽无正席接风洗尘,但温幼蓉明显更喜欢这种氛围。

连舒清桐都看出来,无论是院中的精心布置,还是笑闹游戏,都是芸菡的心思。

酒足饭饱后,郑煜堂与她们交代几句,便带着舒清桐回了自己的院子。

郑芸菡打着呵欠准备沐浴睡觉,留下郑煜澄和温幼蓉单独说话。

郑煜澄从回府后便一直留意着阿呦的情绪,见她是真的高兴,吃的开心,心中大定,欣慰又愧疚:“侯府诸事,能不理则不理,大嫂和芸菡是真的喜欢你,连大哥也佩服你。”

温幼蓉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了他一眼:“怎么说这个?”

自是怕她因父亲之举觉得委屈。

温幼蓉歪着头:“是因为旁边院里的那位侯爷吗?”

郑煜澄失笑L:“如无意外,你会叫他一声公爹。”

公爹?

温幼蓉脸上浮出一丝讥诮。

郑煜澄敏锐捕捉,不由愣住:“阿呦?”

温幼蓉忽然道:“侯爷对你们好吗?”

郑煜澄眼眸微垂:“说不上好与不好,他从来不只有父亲一种身份。”

温幼蓉眼神微动:“那你们三兄弟对他呢?菡菡对他呢?”

郑煜澄笑不及眼底,淡声道:“既是父亲,当敬畏尊重。菡菡对他,自然也十分孝顺。”

十分孝顺

温幼蓉想起还在

并州时与菡菡夜间卧谈的情形,快乐活泼的小姑娘,在谈及双亲时,漠然多过亲昵。

【我没有母亲。】

【也没有父亲。】

她扯扯嘴角,抬臂环住男人的脖子,小脸埋进去,哼唧起来。

郑煜澄低笑,与她一番哄逗,再没说不愉快的话题。

郑芸菡沐浴之后,得知阿呦已经被二哥送回房歇下,终于松了一口气。

善儿和真儿替她觉得累。

“其实,二公子应该道明温姑娘的身份。侯爷和刘氏并不知温姑娘底细,只觉得是二公子值办公务时被女子勾了魂,这才心生排斥。奴婢说句大胆该死的话,同为侯爵,女侯堪堪往咱们忠烈侯府门口站一站,侯爷哪敢这般甩脸子?”

两个婢女是跟着走过并州之行的,姑娘在山中种种,足够她们做好几日的噩梦。

郑芸菡自是不满父亲这种失礼的做法,但现在父亲什么态度并不重要,他本也不是那个值得认真攻克的人。

她的行李已经全都被整理好,最后,善儿从那条做过处理的腰带里掏出一堆物件儿放到郑芸菡面前:“姑娘,这些要怎么处理?”

郑芸菡看了一眼,这些都是她当初离开长安时,众人送别时送的。

晗双送的簪子还在,但是里面淬了迷药的银针已经孝敬给赵齐蒙,此外还有一个坠子;还有杭若姐姐的印章和……贤太妃送的玉指环。

郑芸菡今日本想邀晗双一起来,派人问了才知道她母亲娘家近来好像发生了些事情,她随母亲离开长安,还没回来,东西自是没法还。

她眼神轻动,一手捏着杭若的印章,一手捏着那枚玉指环,心道,得找个时候尽快奉还才是。

……

忠烈侯非常不喜欢温幼蓉。

在刘氏云淡风轻上的几滴眼药下,他更觉得这个女人会让好不容易挣了一点功劳的二儿子身陷囹圄,被指外派期间沾染儿女私情。

是以,忠烈侯已经做好准备拒绝这门亲事,甚至开始琢磨起怎么应对二儿子。

然而,让忠烈侯夫妇万万没想到的是,郑煜澄除了第一日回府时道明了与温幼蓉的关系之后,竟再没提定亲成婚的事情,人不找来,忠烈侯和刘氏准备的说辞全塞在肚子里没法说了……

与此同时,朝中发生了一件令人意外的事,陛下下旨,召镇江女侯入长安面圣。

这事说大不大,只是召见一个臣子觐见;说小也不小,毕竟这位是大齐唯一的一位女侯,背后的祁族更有劈山引水的惊天大功,多年来镇守厉山湍河,护一方安宁,一般人不敢小觑。

此事的起因,还要从忠烈侯府二公子赴并州任刺史说起。

那时因安阴之故,女主掌权一事深受非议,远在漳州的镇江女侯无辜中箭,还平白受了一通敲打。

可是这位女侯的眼界和心态非常人可比。

明知这个时候女人掌权被众人盯着,仍然在并州有急时慷慨调派人手相助,甚至亲赴并州,派出亲女掌控大权,执掌战局。

巫江上那收获颇丰的一战,便是女侯之女亲自带兵打下来的。

并州种种,百姓看在眼里,对祁族镇江女侯赞不绝口,更是在一传十十传百后,编出一首童谣来——

北关寒,南山难,天女镇国安,悍女劈厉山。

北关安,山流川,天下锦绣繁,君恩漫江山。

这童谣一出,百官诧然。

谁都知道,北关和天女,指的是曾为大齐殒命的安华长公主,虽然安阴做了许多错事,但是不能磨灭长公主对大齐的恩泽。

而这位劈开厉山的悍女,自然就是镇江女侯了。

这首童谣将两位女子并列相比,一通夸赞,最后一句收尾,精妙的点出,大齐能得此奇女子,得此番繁盛,皆因遍布江山的君恩,无形中将龙座上的帝王捧上了最高的位置。

只此一举,便轻而易举的将之前对镇江女侯的不利流言全部覆盖。又因并州的事情越传越神乎,百姓甚至将女将军与刺史大人并在一起称赞,盛武帝原本是要嘉奖郑煜澄,如此一来,但嘉奖一方,将另一方放任不管,反倒不合适。

这才有了女侯的长安之行。

大齐唯一的女侯啊,多数人都没见过,一听这消息,都纷纷议论起来。

温幼蓉得知此事的时候,已是女侯带着人马抵达长安的时候,她足足愣了小半刻,手里的霜花冰糕都掉了,反应过来时,抓住郑芸菡逼问:“是不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