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鬼胎(15)(第2/3页)

柳至秦又捂了一会儿才松开,“南甫工业大学和梁海郡当年生产的医院都很重要,我明天就去查。”

花崇点头,“我去见梁海郡。”

次日,南甫市又下起暴雨,整座城市被雨水蒙上一层灰扑扑的纱,无数的秘密被掩藏其中,又被冲刷干净。

但它们并没有消失得无影无踪,它们在角落里,在阴沟里,在夹缝中,等待着有朝一日被一双手捡拾起来。

海郡集团这艘商业巨轮仍旧在既定的航线上前行,似乎并没有因为掌舵人独子的死亡而有任何停下来的迹象。

但梁海郡本人却已经将公司事务交给管理团队,沉浸在失去梁一军的哀伤中。

花崇这回没有将人请到市局来,而是亲自前往梁海郡的住处。

鸿久金庭是海郡集团重点打造的高档别墅区,其中一处独栋别墅就是梁海郡日常居住的地方。明明是在市区,鸿久金庭却营造出了山野翠湖的氛围,绿化优越,鸟语花香。

“梁总悲伤过度,身体情况不太好。”葛万群接待了花崇一行人,她仍是一袭黑衣,面容刻板,眼神冰冷,让人联想到死气沉沉的修女,但她的语气却和她的外表有种微妙的差别,“有什么需要我协助配合的吗?我是梁总的秘书,任何问题你们都可以问我。”

花崇打量着她,与她视线交锋。片刻,她眉心近乎本能地皱了皱,视线似乎想要别开。

花崇笑了笑,用一种平和却强势的语气道:“我需要见梁海郡。”

葛万群眼光一驻,短暂的迟疑后说:“行,我请梁总出来。”

梁海郡盘着头发,也许是因为没有化妆,看上去比几天前憔悴。但她依旧维持着一个企业家的干练与从容,坐下后主动问:“找到凶手了?”

花崇不接这茬,“调查这起案子时,我意外发现了几件事,所以今天来问问你。”

梁海郡下意识挺起腰背,下巴微抬。

这是个傲慢的姿势,但她做起来却十分熟练。

“梁一军杀害王志龙,是你动用关系,替他处理。”花崇说:“上次你说你不清楚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认为只是一时冲动。”

梁海郡说:“我的确不清楚。”

花崇又问:“那你知道梁一军在离开分局之后,帮一个人出版过一本书吗?”

梁海郡瞳孔微缩,身子下意识前倾。

“疏忽阑珊。”花崇紧盯着梁海郡,“这个人你知道吗?”

梁海郡半张开嘴,眼中竟是浮现出一丝惊惧。

花崇将《阡陌云里》放在桌上,“这就是梁一军为疏忽阑珊出版的书,老实说,书的质量一般,达不到出版要求,梁一军给了出版社不少钱,才让这本书顺利出版。”

梁海郡低头看向书,过了好几秒才轻声说:“是,是吗?”

花崇说:“你认识疏忽阑珊?他是谁?”

梁海郡几乎是下意识地摇头,“我不知道。”

花崇冷声道:“真不知道?”

梁海郡伸出手,“我能看看这本书吗?”

“当然可以。”花崇有意道:“梁一军家里存放着几百本《阡陌云里》,如果你去过他的书房,你说不定能看到。”

翻开书时,梁海郡的手有些发抖。花崇注意到,尤其当她看到“疏忽阑珊”这四个字时,神情忽然变得非常僵硬。

“你似乎认识疏忽阑珊。”花崇说。

闻言,梁海郡连忙放下书。

“你不用这么紧张。”花崇道:“从两年前开始,梁一军的行为就变得怪异,先是伤害王志龙致死,然后为这个疏忽阑珊出书,我们有理由怀疑,他在两年前经历了什么。而疏忽阑珊正是关键。”

梁海郡沉默不语。

花崇等了会儿,“你该不会想说,你对疏忽阑珊一无所知吧?梁总,我再问你一次,山泞县的别墅,你修来到底是干嘛用的?”

窗外浓云密布,暴雨倾盆,一道苍白的闪电劈开天幕。

梁海郡似乎很轻地抖了一下。

“山泞县那栋别墅里有一个房间,放着很多二三十年以前的书。”花崇一边说一边点开手机相册,然后将手机放在梁海郡面前,“几乎所有悬疑类书籍,扉页都写着‘徐’,有的是‘疏忽阑珊’。梁总,解释一下,疏忽阑珊到底是谁,他的书为什么会出现在你的别墅里?他和梁一军之间是什么关系?”

梁海郡撑住桌沿,缓缓站起身来,眼中忽然多了些许疯狂。

同一时间,柳至秦在被大雨困了一个多小时之后,终于赶到南甫工业大学。

南甫工业大学是南甫市最有名的一所高校,一共有三个校区,其中位于市中心区域的老校区由于面积小,接纳不了那么多学生,目前已经不是主要的教学区域。

灰色的图书馆矗立在风雨中,显得暮气沉沉。

当年的梁海郡只是一个没有半点背景,也没有学历的工人。她肯吃苦,有魄力,聪明,但单靠这些,还不够将她推向成功。

她曾经遇到了一个能够将她拉出固有阶层的人,说不定接手皮具厂一事,也是这人鼓励她。

而作为一个吃住都在皮具厂的女工,每周来南甫工业大学借书看时,是她最可能遇到机遇的时候。

柳至秦举着伞,向图书馆走去。

“你要找在我们这儿工作最久的老师?”一名学生志愿者推了推眼镜,捏着垂在胸前的工作牌说:“焦老师工作挺久的,你等等,我去接他过来。”

志愿者离开后,柳至秦转身观察图书馆一楼的布局。

南甫工业大学的两个新校区都有一栋气派而现代化的图书馆,和它们相比,这里过于老旧,空气中漂浮著书柜、书籍发潮的气味,窗户蒙着一层洗不掉的污垢,中间还竖着生锈的窗网。

一同前来的海梓道:“现在这儿没什么学生还会过来了吧?”

柳至秦走到一个书架边,“书没有更新,学生过来也不方便,更多可能是退休教师来消磨时间。”

海梓有些激动,“我有种预感,我们真的能在这儿挖掘到什么。”

柳至秦看向光线不明的过道,“但愿如此。”

一刻钟后,志愿者带着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前来,“焦老师今年七十多岁了,早就退休了,不过还是经常过来帮忙。他啊,耳朵有点背,你们一会儿大点声,不然他听不见。”

柳至秦向老人问过好,老人听力虽然不行,但精神矍铄,脑子也清醒,听柳至秦说完用意,伸出五根手指道:“我二十几岁就在这里工作,五十年了,你算是找对了人。”

柳至秦问:“您对梁海郡有印象?”

“有!”焦老师说着就往过道里走,柳至秦跟上去。焦老师边走边说,“我带你去找当时的借阅档案,这个不好找,但是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