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0(第6/7页)

52

他们说,她是一个任性的姑娘,他们的意思是说,对于人世,她总是拗着劲,想从中找到令自己满意的事物,这样的姑娘如果能力不强,或学不会逆来顺受,一定非常可怜。

53

假期的意思是说,人们总算有时间与无聊打交道了。

54

"在绝对的意义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无意义的基础上。

55

我们看到的宇宙,实际上是宇宙的一部分对自己的审视,而"我们"则是一种强调自我的说法罢了――必须记住,"我们"不是主体,"我们"是宇宙所派生,这是讨论所有主体问题的前提。

56

人们以为春夏秋冬是时间之矢划过存在的表现,人们错了,时间之矢只从虚无之空间中划过,毫无踪迹可寻,春夏秋冬只是人们对自己存在的一种惦记,一种使之趋于合理的说法。

57

人有一种十分奇怪的秉性,当他们做了什么以后,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最终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种合乎情理的说法,这就是所谓文化的起源,但是,有必要吗?

58

当问及人们真正最终想要什么的时候,人们就迷茫了,只有这种迷茫,才是真正的迷茫。

59

有关所谓合理性、合法性等等言论,在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生存在的质疑,站在这个角度上给人生的行动找借口是再荒唐不过了,因为除了同类,还有谁关心这件事呢?

60

在死亡之前,存在经常表现为一种苦苦的追寻,追寻的中心为:死亡会不会认为这种存在是有意义的?

61

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结,而是对人生解释的终结。

62

智慧的意思是――与虚无认同。

63

形而上是有关存在最有趣最精致的沉思,所有批判形而上的言论,不仅比之形而上更加粗陋,而且绝不比形而上更可信。

64

纯粹――应该从字典里删除的一个词。

65

理想主义的重点是――狂妄加非理性,人类必将为这种奇怪的热情再次受难。

66

悲观总是有道理的,最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也应承认这一点。

积极的人生比之消极的人生,它的侧重面在于,面对存在,与其茫然地束手就擒,不如自取其辱。

67

沉思的对象如果不是存在,那么就不是沉思。

68

只有死亡是真诚的。

69

明天――另一个烦恼。

70

虚荣心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它旨在表现出人们对此在的强调,除此以外,并无更深的意味,因为死亡是没有虚荣心的。

71

让我们说说话吧――它的意思是说,只有这句话是我们的共同点。

72

爱情主要由新鲜感构成,证据是,回忆出来的爱情比陷入的爱情更加令人惊奇。

73

加减乘除,这四种方法可以确定的事物要比人们的多得多。

74

后一种欲望比之前一种欲望更为强烈时,前一种欲望并没有消失,而是等待着后一种欲望精疲力竭。

75

当我们为某事尽了全力时,我们这才感到,这件事本身并没有我们的竭尽全力更有价值。

76

当我们专注得忘记自我时,我们便弄不清上帝与自我的区别。

77

无梦的睡眠、死亡――忘我――彼岸存在的证据。

78

"那种黄颜色我最喜欢",这句话意味着,谁也无法为这件事找到证据。

79

思考、想――这种词的存在实在是同义反复的绝好例子,这是因为,除了用它本身来解释它本身以外,实在并无其他路径可寻。再也没有什么问题比"想想看,什么叫想呢?"更使人觉得智慧可笑了。

80

庸俗构成人类的主体,这是毫无疑问的,在人类史上,超凡脱俗的人如列出名单,绝不会超过一万名。

81

闪光是一种突变,而突变仅仅意味着,我们不知道的原因起了作用。

82

母亲在生殖时感到的痛苦,由初生婴儿的哭声中真切地传达出来,它形象地解释了存在的不适感。

83

学习什么?学习我们是如何从一个无知转到另一个无知上去的。

84

意志是一种坚定的欲望,如果它由信念所支撑,那么这个意志也必是盲目的。

85

类比法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技巧,它建立了从一件事物到另一件事物的关系,只是这种关系除了两件事物之间的关系之外,什么也没有谈到。

86

味道是什么?让我们想像一个味觉实验――我们先用舌头舔一个物体,然后说出它的味道――当我们用舌头做味觉实验时,我们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舌头碰触物体,舌头上的味蕾通过神经告诉我们的大脑,而我们的大脑再次通过神经告诉我们发声器官,我们发出的声音被我们听觉器官捕捉到而再次由经神送交大脑,大脑听到后,确认了我们所说的。事实上,这是脑与物体之间的交流,然而,最终决定这件事物是什么味道,不是这个物体,却是我们的大脑,也就是说,我们依靠感官确定的事物,与这个事物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唯心主义是在生理学的基础发展起来的。

87

识别即认知,这话不假,然而认知又是什么呢?

88

我们经常用理智来解释情感,但却无法用情感解释理智,这是理智与情感的关系之一。

89

心灵是个多余的概念,因为心灵的表现从长远看,无非是一片混沌罢了,音乐如果能够再现心灵的某些活动,那么它一定得把那种混沌贴切地再现出来。

90

嫉妒和羡慕只是对同一件事的不同反应,不同之处在于,嫉妒比羡慕来得更强烈,羡慕某人某事会使人感到有点痛苦,嫉妒则会使人非常痛苦,从这一角度说,羡慕与嫉妒是对同一种情绪程度不同的描述而已。

91

恨的苦恼在于,恨的对象往往比恨的主体更强大,在这种情况下,恨是无法排解的,恨的消失更多需借助遗忘。

92

遗忘是神秘的,人们无法控制它,遗忘不仅能像橡皮一样,擦掉人们不太在意的事物,经常,使人们感到过强烈震撼的事物也能被人们遗忘掉,有时,人们在心里几次提醒自己要记住的事,也能被遗忘掉,事后竟能使人们感到简直莫名其妙――那些失败的背诵可证明我的观点。

93

相信人生还有一个更高目标是不甘平庸的人的标志,尽管没有关于更高目标的证据,但这种相信却仍能以信念的形式存在,奇怪的是,凡是先验的东西都是以某种信念的形式存在的,而且,如果说先验相对于经验是虚幻的想法,但人们发现了先验本身不就证明了,它也是一种存在吗?虽然这种存在比经验的世界更缺乏普遍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