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杜万清重获新生命 郝国光决意除心患(第6/10页)
杜万清刚咽了一口稀饭,嘴里嚼巴嚼巴,说:“人在仕途,身不由己啊。”
老伴说:“啥身不由己的,你不想当这个县委书记了,人家还能绑着你去干?”
杜万清轻斥道:“净胡说!”
老伴道:“我咋胡说了?你这样黑天黑地地拼命干工作,到头来身体也累垮了,还不落个好,背后净是骂你的人,咱图个啥?”
杜万清就单喝稀饭,不再言语。
老伴继续说:“咱不当这个官了,图个省心,现在的工作又特难干,你又跟其他当官的不一样,送上门来的钱,你都不敢收……”
杜万清瞪她一眼,说:“又来了?这些事情,是女人家掺和的?”
老同学在旁边打圆场,说:“老杜,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认为呀,嫂子说得有道理,身体是最大的本钱,咱都这个岁数了,别拿自己的本钱开玩笑……这次幸亏发现得早,不然扩散面过大,即使想做手术,也来不及了。”
杜万清讨饶说:“你们左一句、右一句的,讨伐敌对分子呢?我呢,考虑考虑,等出院以后再说。”
老伴说:“有啥考虑的,出院以后就打辞职报告,省得走趟医院都得偷偷摸摸的。”
老同学也说:“是啊,你这个县委书记当的,上医院都跟做贼差不多了。不过,我也知道,这中国人啦,自上而下,都热衷官场:身在官场的,都想往更高的位置上爬;远离官场的,都想往当官的跟前凑;凑不到跟前去的呢,也都喜欢看官场上的热闹,就跟看猴戏似的……这我知道,当官有瘾,跟抽大烟差不多……”
老同学这番话,把杜万清逗笑了,他说:“你们都没有过官场经历,哪里懂得其中的门道?我即使想提前退休,也得有个过程不是?哪能说撒手就撒手呢?蓟原县的情况又比较特殊。”
老同学说:“哎,我咋听说,给你新派来的拍档,叫李什么的,是头犟驴?”
杜万清说:“瞎说,谁告诉你的?”
老同学说:“说的人多了,你可不要忘了,甯江省人民医院不只有你这个县委书记能进,你们蓟原那边看病的人多了去了,当领导的,当老板的,我听他们背后议论,说新来的县长一根筋,犟驴一头,任谁的意见都听不进去。”
杜万清说:“别跟着瞎传,明桥同志人年轻,工作过程当中难免激进些,肯定得罪了人,不是你说的那样。”
“对对对,就叫李明桥,”老同学说,“打官腔了不是?有人说,你们蓟原新来的这个县长,头上的‘代’字还没有去掉,就敢跟你拍桌子,还说,为了安排自己的亲信,非要撤掉几个局长,只是没有得逞罢了……你的涵养也真是好,竟然还替他说好话,虚伪不是?”
杜万清只有苦笑,他说:“你这是哪儿跟哪儿?明桥同志跟我拍桌子,我这个当事人怎么不知道?他又不是蓟原本地人,来蓟原也还不到半年,哪儿来的亲信?”
老同学说:“反正他们都这样说。”
老伴说:“我也听人断断续续说过这档子事,说这个李什么县长敢跟你拍桌子,我原先想问你来着,你那驴脾气也不好,没敢问。”
杜万清就不再解释,知道解释也没有用。官场上历来就不缺乏这样一些人,没影的事情,他也能给你传个一二三四五出来,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不由你不相信。哪天,如果有人说,李明桥长仨脑袋出来,说不定也有人信。就前段时间,他在省城医院待了半个来月,还有人传说他被省纪委双规了呢。官场上就是这样,啥时候都是谣言满天飞,跟绿头苍蝇似的,撵都撵不走。
自从被这个癌吓了一通,杜万清也萌生了歇手不干的念头,他在县委书记的位子上多待一天,就有多待一天的风险。自己在那个位子上,无疑就是蓟原县权力的核心,同时也是矛盾的核心,这就像一个看不见的、巨大的漩涡,是可以随时随地把人陷下去的。50多岁了,杜万清不想再出什么事情。但他歇不下来。蓟原县目前的现状,代县长李明桥的根基未稳,他再一撒手,蓟原的干部队伍肯定就乱了;即使市上再派个县委书记下去,也一时半会儿对蓟原的情况摸不透彻,但就地提拔,又没有合适人选,年长富肯定不成,李明桥资历又太浅,县长都还没当妥帖呢。
杜万清的想法是,自己再坚持一段时间,怎么着也得让李明桥在九月份的人代会上,顺利地当选县长后,他再打辞职报告,那时也不算迟。
李明桥在市上开了三天会,也没有等到翟市长从省城回来,只好打道回蓟原。车到半途,卫振华接到一个电话,是公安局副局长沈小初打来的,说是想见见李明桥。在李明桥的印象中,沈小初这个公安局副局长从不主动往领导跟前凑,一准是有啥事情要汇报,就要卫振华转告沈小初,让他等等,自己马上就回蓟原了。
李明桥猜得没错,沈小初是有重要情况要向他汇报,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情况。
刑警队副队长韩大伟摸底摸来的情况,让沈小初大吃一惊。他几乎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要不就是韩大伟在自己面前信口胡诌,不然,他当了20来年警察,还是第一次听见如此令人震惊的事实!
按照沈小初的安排,韩大伟带着两个弟兄,把蓟原县八年前所有刑事案件的档案,都捋了捋,杀人的、纵火的、偷盗的、强奸的、斗殴的,包括黑蛋父亲刘大彪那件争地界的案子……各种类型的案子都有,判的刑罚也是有轻有重,但各个案件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接着,韩大伟又带人去了看守所,因为刘大彪就是关在县看守所里的,二审判了死缓,还没来得及转往省上的监狱,就得心肌梗塞死了。韩大伟专门查了刘大彪的档案,奇怪的是,刘大彪的档案里面竟然没有医生出具的病历证明,只是在给家属的死亡通知书上,死亡原因一栏,填的是“心肌梗塞”。这有些不符合常规。韩大伟他们就把八年前关在看守所里的重刑犯人的档案,都过了一遍,结果发现:当年关押在看守所里的重刑犯人,共有57人,都先后判了死刑或者死缓……也没啥特殊的。唯独比较奇怪的是,当年一次性执行枪决的死刑犯人就有27名,创历年之最;无任何原因猝死7人,病死5人。这个数字有些大,而且在韩大伟的印象中,没听说哪一年执行过这么多的死刑——死刑犯的枪决,必须等最高人民法院批复文件下达以后,才由市中级人民法院具体执行,县上没有这个权力,但犯人羁押在蓟原的看守所,执行枪决前必须从看守所里提人,一次提走执行27名死刑犯,动静通常比较大,韩大伟的大脑中怎么没有多少印象,比较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