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北宋中后期其他词人(第2/2页)
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
托大雁传书,本来是表现思念远人的常用方法。这一首却异想天开,不但不让大雁传书,而且还披衣起来告诉大雁:让它经过情人住处时放低声音,不要吵她。从逻辑上说,那人既然无寐,并不怕吵。这样说,其实是从自己听雁无寐的情景想到对方的心境,更觉体贴。用这种方法表示两地同样的相思,十分别致。全篇主要是作者对雁儿的告白。告白的重点是那人的地址,用四句词不厌其详地交代那人住处的特征,啰嗦中反而更见情真意切。通俗朴素带有市民口吻的叮咛,亦为前人词里罕见,已开金元曲子之先声。
知识点
《清真词》 隐括前人诗句
思考题
1.为什么《清真词》能得到历代词论家的极高评价?
注 释
〔1〕见夏承焘《唐宋词字声之转变》,载《唐宋词论丛》,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2〕参见程千帆先生《说“斜阳冉冉春无极”的旧评》,见《程千帆诗论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3〕(shū):稀的夏布。所以可以做成装萤火虫的口袋以照明。
〔4〕(zhōu):沥酒的竹器。
〔5〕俞平伯《清真词释》,收入《论诗词曲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6〕青绫被:汉代尚书郎在台省值班,官家供给新的青缣白绫被或锦被,这里借指自己从前为官的生活。
〔7〕金闺:指金马门,汉武帝时学士在宫中著书和草拟文稿的地方,指晁补之做过著作佐郎。
〔8〕邵平:秦朝人,封东陵侯。秦亡后,在长安东城隐居种瓜,瓜有五色,世称东陵瓜。
〔9〕班超:东汉人,少年时投笔从戎,后来在西域建立大功,封定远侯,在外三十多年,71岁时回洛阳,不久病故。所以作者感叹他虽然功成名就,却“归计恐迟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