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词籍卷(第12/33页)
李清照集,向来没有单行善本,今有此书,可谓弥补了一个文献缺憾。
(8)全金元词 唐圭璋编 中华书局 一九七九年十月初版
唐圭璋先生以数十年精力,编成《全宋词》,已于一九六五年由中华书局印行,最近又印行了修订本。继《全宋词》之后,编者又完成了《全金元词》,于是宋金元三朝词都有了总集,在学术研究,文献徵存各方面,其功绩不在《全唐诗》之下。然《全唐诗》成于数十馆臣之手,而唐先生以独力成之,此则非《全唐诗》所可拟矣。
此书分上下二册,共录金元二代词人二百八十二家,词七千二百九十三首。皆以善本、足本为据,加以标点、校勘、考订。尤以搜补缺文,校正误字,辨别真伪,为编者用功最力处。金元二代词,得此可为信本。
然古书散佚者多,或有仅存而为编者所未见者,亦或有编者所偶遗者,其间或亦有词可采。故所谓“全” 者,诚如编者自言:“基本上具备了全的规模” 而已。沧海遗珠,犹待拾补。
(9)宋词赏析 沈祖棻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〇年三月初版
此书为女词人沈祖之遗著。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北宋名家词浅释》,凡分析、解释范仲淹、张先、晏殊等北宋词人十二家之词四十五首。作者在武汉大学任教时曾为青年教师及研究生讲宋词,此即讲课笔记。第二部分为《姜夔词小札》及《张炎词小札》,皆作者读四印斋刊本《双白词》时所加批语,今由其外子程千帆录出成卷。最后有附录三文,为作者之学术报告,曾在科学讨论会上宣读。
作者早年肄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从汪旭初(东)学词,为汪氏得意门生,其所作词有出蓝之誉。抗战期间,旅居西蜀,多作词,极能道乱离之感,反映当时国运民生。一曲初成,万人传写。其词集名《涉江词》,即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印行。
以词人而论词,对宋词之思想性、艺术性,必多独到的体会,深刻的理解,凡所阐释,至少可以掌握原作者的本意,此则本书之所以绝出于妄人妄解也。然此书阐释诸词,较侧重于艺术分析,盖所以应当时听讲者之要求耳。
(10)唐宋词欣赏 夏承焘著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一九八〇年七月初版
这是一本通俗读物。据作者《前言》说:“这本册子所收三十八篇小文,都是有关唐宋词欣赏方面的作品。……当时教课之暇为适应广大读者欣赏唐宋词的需要,断断续续写了些评价性的短文,分别以‘湖畔词谈’、‘西溪词话’、‘唐宋词欣赏’等专栏刊目……” 所以在我们读到这本小册子时,都觉得“似曾相识” ,因为这些文章都已在《浙江日报》、上海《文汇报》等报上发表过了。
这里所收的文章每篇大都不超出二千字,有近于词话的,有近于词的常识性介绍的,对读者都很有启发,如论《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江城子〈密州狩猎〉》和《李清照的豪放词渔家傲》二文,说明“豪放派的词风扩大了词的题材,对词境起了开疆辟土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词这种文学形式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充分肯定了豪放派在词坛上所起的影响和作用。李清照原是婉约派的代表,但这首渔家傲,却是风格特殊,可见婉约和豪放是不能截然分为两家,这一例子也很说明问题。
此外如论《词的形式》、《填词怎样选调》、《说小令的结句》等若干篇,这不仅是对词的“欣赏” ,也是对开始研究词学者,有指导门径的作用。
(11)陈亮龙川词笺注 姜书阁笺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八〇年九月初版
陈亮与辛弃疾为知交,二人皆力主抗金北伐,收复失地者。其政论同,其气概同,其词之风格亦同,故同为南宋爱国主义词人。
陈亮词集旧有四卷,多已散亡。今所存者,据《全宋词》所录,仅得七十四首,不如辛词之多。十馀年前,曾有《龙川词校笺》印行。夏承焘校笺,牟家宽注。收词六十四首。所注颇嫌简略。此本新出,故当后来居上。然此本所笺注者,亦仅词六十四首,盖两家成书在前,未及见《全宋词》本也。
此书分上下二卷。上卷收词三十首,皆略有年代可考,故按其年代编次。下卷词二十四首,皆无年代可考,故别为一卷。又有《拾遗》一卷,凡词十首,则成书后从《全宋词》补入,未加笺释。最后为附录一卷,收陈亮传记资料七篇,皆必要之参考资料。
此书笺注极为详赡,笺考部分尤能发明作意。惟《龙川词》只有陈亮一家,此书标名称《陈亮龙川词笺注》,目录学上似无其例。
(12)宋词 周笃文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〇年十月初版
此书为《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之一,篇幅不多,简单扼要地为初学者介绍宋词的各方面情况,符合于给读者以关于宋词的基本知识的目的任务。
全书共五章。第一章为“词的起源和特点” 。第二章为“两宋词概述” 。第三章为“北宋词坛” 。第四章为“南宋词坛” 。第五章为“宋词的地位和影响” 。关于词的起源、格律、词人、词派,俱有叙述。提纲挈领,尚为允当。惟书中有一二论点及词语,似犹可商榷。例如作者以为宋词出于唐之曲子,而唐曲出于隋之燕乐,遂径以为词起源于隋世。按词之兴起,其源有二。一为音乐之源,一为文学形式之源。谓词起源于隋,此乃明其音乐之源,若文学形式,则隋世犹未可谓已有后世之词。又此书以姜夔属于“风雅词派” 。按此名亦前所未闻。宋人论词,但有“雅词” ,而无“风雅词” 。至“雅词” 之名,北宋末年已有,亦非始于姜夔。又书中以南宋前期为“南渡前期” ,亦为语病。
(13)词曲概论 龙榆生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〇年四月初版
本书为龙榆生先生遗稿,全书分上下编:上编论源流,主要探讨词曲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并介绍唐宋词、元曲、明清传奇重要作家的艺术成就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下编论法式,着重探讨声韵对词曲的作用,根据同声相应、异音相从和奇偶相生、轻重相权诸法则,广举例证,阐明词曲中平仄四声的安排、韵位疏密和平仄转换对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书中对一些涉及的问题,均以作者生平研究心得,加以阐发,具有精到的见解,对词曲研究者或初学者,都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