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姜白石词校议(第2/4页)

墙腰云老:杨升庵《词品》“墙腰” 作“墙头” 。

目极伤心:诸本均同,姜熙注云:“别本作极目。”

垂杨:《花庵词选》本、汲古阁本、《历代诗馀》本、洪陔华本、四印斋本均作“垂柳” ,予所得旧钞本亦作“垂柳” 。

二二、念奴娇

《花庵词选》本删去序文,题作“吴兴荷花” ,汲古阁本,洪陔华本同。

尝与:《花庵》本作“长与” ,汲古阁本、《历代诗馀》、洪陔华本同,予所得旧钞本作“常与” 。

寒易落:《历代诗馀》、《词谱》均作“容易落” ,误。

二三、眉妩

侵沙:《花庵》本,作“吹沙” ,汲古阁本、洪陔华本,《花草粹编》、《历代诗馀》、《词谱》同。沙,张本、沈本作“纱” ,予所得旧钞本亦作“纱” ,有前人校语云:“纱,当作‘沙’” 。

明日闻津鼓:《历代诗馀》误作“明月” ,《花草》本亦作“明月” 。

二四、月下笛

过墙去:四印斋本作“度墙去” 。

柔荑:诸本均同,惟予所得旧钞本作“桑荑” ,误也。

梁间燕:姜熙云:“梁间” 一作“梁上” 。予所得旧钞本正作“梁上” ,张本、沈本亦作“梁上” 。郑云:“此字宜平,与上阕同例。”

二五、清波引

《花庵》本删去序文,改题曰《梅》。汲古阁本同,洪陔华本作“咏梅” 。

新诗谩与:江研南本、朱刻本、姜熙本、陆刻本、四印斋本均作“漫与” ,予所得明钞本同;皆误。又洪陔华本“新诗谩与” 上有阙文四格,以此为下片第二句,未知所据。

抱幽恨难语:《词谱》“难语” 作“谁语” 。

二六、法曲献仙音

《花庵》本削去序文,题作《张彦功官舍》,《绝妙好词》本、汲古阁本同,洪陔华本题作《秋感》。

甚而今:诸本均同姜熙云:“而今,别本作‘如今’。” 未详何本。

偏怜高处:诸本均同,朱彭《湖山遗事》引此词作“偏宜高处” 。

屡回顾:《花庵》本此句属上片,汲古阁本同,予所得旧钞本亦然。

“象笔” :《湖山遗事》所引作“象管鸾笺” 。

二七、琵琶仙

《花庵》本删去序文,题作“吴兴感遇” ,汲古阁本同。洪陔华本序文末句误作“余与萧时夫载酒南游因遇成歌。”

宫烛分烟:陆刻本、四印斋本、鲍刻本及予所得旧钞本均作“官烛分烟” ,姜熙校云:“宫烛,别本作‘官烛’。” 非。

二八、玲珑四犯

调名下注云:“此曲双调,别有大石调一曲” :此注惟陆刻本、鲍刻本、姜熙本、四印斋本有云,洪陔华本作“四犯玲珑” ,下注云:“黄钟商。”

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洪陔华本夺鼓字。

谩赢得:江研南本、朱刻本“谩” 作“漫” ,《花庵》本、汲古阁本“赢” 误作“嬴” 。

换马:《花庵》本、《词品》本、《花草粹编》本、汲古阁本、洪陔华本,均作“唤马” 。

二九、侧犯

甚春却向扬州住:诸本均同,洪陔华本作“却在” ,误。

三〇、水龙吟

洪陔华本调名下注云:“越调无射商。” 此注诸本均无。“黄庆长” 洪本误作“度长” 。《历代诗馀》题作:“夜泛鉴湖怀归。”

三一、探春慢

还记:升庵《词品》作“不记” 。

雁碛波平:《花庵》本、《词品》本、《花草》本、汲古阁本、《历代诗馀》、洪陔华本均作“沙平” 。

又照我:《花庵》本、汲古阁本、《历代诗馀》、张刻本、沈本均作“又唤我” 。

梅花零乱:《花庵》、《花草》、汲古阁本均作“乱零” ,张本、沈本作“零落” ,予所得旧钞本亦作“零落” 。

乱鸦送日:《历代诗馀》误作“送目” ,《花草》,自怡轩本同误作“目” 。

清沔:《历代诗馀》误作“青盼” ,《花草》作“清眄” ,自怡轩本作“青眄” 。

三二、解连环

玉鞭重倚:《花庵》、汲古阁本、《历代诗馀》、洪陔华本,“玉鞭” 均作“玉鞍” 。洪本并有题云:“咏情” 。

曲屏近底:近字下《花庵》本注云:“平声。”

三三、喜迁莺慢

江研南本调名下注云:“太簇宫。” 洪陔华本注云:“太簇宫,中筦高功甫新第落成。”

问谁记六朝歌舞:郑文焯云:问字衍,各本并同。

三四、摸鱼儿

班扇:厉攀榭钞本“班” 作“斑” ,予所得旧钞本亦作“斑” 。夏承焘云误。按“班” 与“斑” 通,古皆作“斑” 。

谩说道:江研南本、朱刻本“谩” 均误作“漫” 。

以上慢词,此下为自度曲。

三五、扬州慢

都在空城:诸本均同,惟张本作“江城” ,姜本注云:“空城,别本作‘江城’,疑误。” 予所得旧钞本,亦有前人校语云:“原抄本作‘江城’。”

算而今:《花庵词选》“而今” 作“如今” ,汲古阁本、《历代诗馀》本、洪陔华本均作“而今” 。

三六、长亭怨慢

算空有并刀:诸本皆误作“只有” ,惟江研南本、朱刻本及予所得旧钞本作“空有” ,自怡轩本作“即有并刀” 。

“日暮” 句:《花庵词选》以此句属上片,《花草粹编》沿其误,予所得旧钞本亦误。

三七、淡黄柳

寒恻恻:惟《花草粹编》、《历代诗馀》“恻恻” 作“侧侧” ,诸作均作“恻恻” 。

小桥宅:陆本、鲍本、姜熙本、四印斋本“小桥” 均作“小乔” 。

“正岑寂” 句:《花庵词选》此句属上片,汲古阁本沿其误,予所得旧钞本亦误。

三八、石湖仙

欹雨:张本、洪陔华本、姜熙本均妄改作“欹羽” 。

似鸱夷:汲古阁本“似” 误作“侣” ,《花庵词选》、《历代诗馀》、洪陔华本沿其误。

三高:鲍本高字阙旁谱。

胡儿:《历代诗馀》作“吴儿” 。

三九、暗香

旧时月色:《花草粹编》“旧时” 作“旧年” 。

攀摘:诸本均同,姜熙云:“别本‘摘’作‘折’。” 按吴毅夫次韵亦用折字。许增校记同,夏校云:“许增所见不知何本。” 盖不知许乃录姜语也,姜此语乃移录陶南村校语。予所得旧钞本,卷尾有陶校跋三则,其三云:“第五卷暗香词第四句‘不管清寒与攀摘’,他本作‘攀折’,误也。辛丑校正再记。” 此条在“庚子夏四月” 一条之次,是陶校语无疑。此条诸钞本皆削去之,遂滋疑义,此予旧钞本之为可贵也。陈允平有和词,亦协摘字。又换头处,亦云“南国” ,可证国字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