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让慈禧太后为兰雪茶代言!(第7/11页)
“呸,今儿什么日子啊,怎么猫啊狗啊都跑出来了。”
“嘿嘿,无名小卒也敢跑出来亮相,真是不怕丢脸啊。”
“这小子不是前几日在关帝庙放狂的那人嘛,真是白费时辰,老子正好撒泡尿去。”
七嘴八舌这一说,刘黑塔可气坏了,要不是郝师爷死命拉着他,他非站起来挥拳头不可。
花厅里的李万堂吸了口气,身子往太师椅上仰了仰,默不作声地将目光投到了古平原的身上。
李钦早已经知道陈赖子没有成功,他反倒是松了一口气,但是见古平原上台,他却又觉得心火焦躁,瞪着眼看着古平原,满脸都是不屑一顾的神情。
“来。”古平原不管众茶商如何讽刺,始终面色如恒,自报家门之后,冲着台下一摆手,就见四个彪形大汉从台下费力地搬上来一座“山”,将它放在台上正中央,然后转身退了下去。
茶商们本来还在出言讥讽,一看这架势,都是一愣,顿时收了声,再仔细一瞧,原来那不是“山”,而是一个特大号的花盆。
这花盆大极了,四四方方,每一边都比成年人双臂张开还要长,放在台上,比京城有名的饭馆“天然居”里最大的那张方桌还要大上整整一圈。
花盆里可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栽着一棵树。
一棵枝叶茂盛的茶树!
在场众人都是干这一行买卖的,对茶树可不陌生,可偏偏就瞧不出这茶树是什么种。
再看古平原,又是一拱手:“各位商界同仁,在下千里迢迢来到京城,能与诸位相会于此,可称缘分。请容我借此树上的兰雪茶,敬各位一杯。”
他这一说,众人更糊涂了。从没听说从树上现摘茶叶泡茶的。没经过炒青干燥,就这么把嫩绿叶子薅下来,往杯子放,拿热水冲,那能喝吗?
“这小子怕是失心疯了吧?”高奎一语引来众人哄笑。
李万堂微皱着眉,看着古平原,饶是他老谋深算,也不明白古平原要做什么,但却知道古平原绝不是莽撞之辈。
古平原对众人的哄笑恍如未闻,举起手拍了三下巴掌,就见从台下又上来四个人。
这四个居然是女人,身上穿着采茶女的衣服,头戴斗笠,斗笠四周有纱遮面。
等这四个女子围着那大花盆,东西南北按四个角站好了,古平原冲着她们点了一下头,几个人同时将斗笠上的面纱向上一抬,露出脸来。
这下子可不得了,别说众位茶商,园门处的守卫、奔走伺候的仆人、还有假山上凉亭中的三位评判,人人是呆若木鸡。
就连花厅中的李万堂和醇郡王,大惊之下都不禁站起身来。
纱巾之下并非如满堂宾客所想的那样是江南女子的如水面容,却反而是隆鼻深目、金发碧眼的“怪面孔”。
竟是四个青春妙龄的洋婆儿!
其时中国与外洋通商已久,英、法、美、俄诸夷的使馆也都开在了玉河桥旁的东江米巷,但普通百姓毕竟很少能见到洋人,至于洋女子那就更稀奇了。茶商们纷纷站起身,眼睛紧盯着台上,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这,这是怎么回事!洋人怎么跑到我府上了?”醇郡王大惊之下复又大怒,他与外号“鬼子六”的恭亲王相反,最是憎恶洋人,府里连个带“洋”字的东西都不许有,更别提让洋人进来了。这一下可倒好,一下进来四个,还都是女人,醇郡王只觉得又晦气又愤怒,立时便要下令将其逐出府去。
李西席连忙走近了道:“王爷千万别动怒,洋人可是得罪不得。您忘了先帝爷是为什么驾崩的了?”
“那、那,唉!”在自己府里都奈何不得洋人,醇郡王气得坐下重重一拍桌子。
这时候,台上已经在展示茶艺了,这套茶艺可真是新鲜,居然是从采茶开始。四个小洋婆扭动蛮腰,按照事先学会的动作,拈指从茶树上采摘茶叶,放入另一只手里拿着的小斗内,就见她们袅袅娜娜,学足了采茶女的风姿,引得台下的众人啧啧称奇。
更奇的是,她们从茶树上采下来的,居然不是青青的叶片,而是细细的、已经炒青捻制好的茶叶。
“这变的是什么戏法?”有人看不明白,索性大着胆子凑近了看。这才发现原来这株茶树上被人用极高超、极巧妙的园艺工夫进行了嫁接,将制好的干茶叶接到绿叶之下。采茶的小洋婆看似是摘叶子,其实是将手指伸到叶片之下,将嫁接好的茶叶取了下来。
“哟,是谁这么大本事啊,竟有这等巧夺天工的手艺。”人们无不惊叹。
一旁的郝师爷却是心知肚明。他受了古平原的嘱托,去找京城里最有名气的园艺匠人,细打听之下,知道手艺最好的那一位,便是专给王府拾掇园子的园艺大师卓三三。
古平原要郝师爷“三顾茅庐”,结果郝师爷跑了整整五趟,还托了京里的熟人来求,这才算是请到了卓大师帮忙。茶树是卓大师自家园子里栽的北方异种,又略加修剪,更无人能看出本来面目。也多亏了卓三三的妙手,这死茶叶藏在活茶叶之下,看上去居然毫无破绽。
至于那四个小洋婆当然是林查理那边找来的了。他原本以为此事极难,却不料到了英国人的使馆,找了个厨房里帮佣的同乡,一吐露来意,居然有七、八个使女争着想要得此兼差。
外国的使女就是中国的丫鬟,都是下人身份,远渡重洋来此伺候公使、参赞与他们的贵妇人,并不觉得自己身份贵重。而且洋人没有男女大防的观念,对于抛头露面不以为意,又是唯利是图的性子,只要有钱赚,并不在乎是被本国人使唤,还是被中国人雇用,结果林查理轻轻松松地回来交了差。
古平原便在钱市胡同的那处小宅子里,教这四个洋女人采茶、奉茶,尽管双方语言不通,幸好也不是什么艰深的技艺,用不几日,便都演练得滚瓜烂熟了。
今儿这一上场,果然震惊四座,古平原心里也高兴,知道扬名的目的肯定是达到了。但他不住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得意忘形,可别蹈了南宫大公子的覆辙。
洋婆儿将采好的茶倒入茶罐,古平原便按着闵老子亲手传授的茶艺开始冲泡。要说他的手法,一是稳,稳如泰山,各个茶具挪动摆放的位置毫厘不差;二是准,投茶冲水,每一杯都恰到好处;三是快慢有序,既不求快也绝不误了半点火候。一套茶艺展示下来,虽然没有人叫好,但大家心里都有数,也都在心里点头称赞。
等茶冲完了,古平原命洋婆儿将茶端给王爷和各位茶商品尝。
众茶商哪见过这阵势,以往都听说洋人凶蛮无比,火炮犀利,一言不合就要开仗,连咸丰爷都被洋人撵到热河避暑山庄。这时候突然见到四个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的妙龄洋婆儿,执礼甚恭地向自己奉茶,茶商们只慌得是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