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AI时代:人类将如何变革?(第10/20页)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于2017年1月发表了一份声明,证明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与2016年5月7日发生在佛罗里达的致命交通事故没有直接关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驾驶员忽视操作提醒,没有对道路上的危险保持随时监控和快速反应。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还强调说,特斯拉在安装了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后,事故发生率降低了40%104。

特斯拉第2级别的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使事故概率降低了40%,这和前面假设的3︰5的比例不谋而合。大家通常会接受特斯拉的辅助驾驶功能,因为该功能要求人类驾驶员全程监控,随时参与操作。但同样是3︰5的比例,换到第4级和第5级的自动驾驶汽车上,大家就会感到难以接受。这其中,微妙的心理因素非常值得我们探讨和关注。

另一个困扰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的因素是失业问题对传统行业的冲击。而这种冲击,也因不同地方、不同人群而存在巨大差别。

新的科技总会引起不同层面的社会、经济影响,这种影响在有着牢固社会传统的地方,很可能会被人们视为威胁。杰瑞·卡普兰讲过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同样是提供汽车分享和出租服务,优步在旧金山做的事情被大加赞赏,可在伦敦做的同样的事情却饱受批评。优步在伦敦造成了许多人失业。伦敦有非常发达的出租系统,伦敦人管传统的出租车叫“黑色出租”。这些出租车的司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社会职业,他们需要对街道非常熟悉,以通过上岗测试。优步在伦敦破坏了这样的传统,因为任何人只要有一辆车就可以成为优步司机。在这件事上,优步低估了英国人对于传统职业的重视。伦敦的许多人痛恨优步,他们认为优步是对英国社会的破坏。但在旧金山,每个人都觉得优步棒极了。人们赞扬优步,几乎没有什么负面报道。这是同一件事在不同城市得到的不同评价。所以,你很难说某项技术是好的,或者是坏的。105

自动驾驶也一样。在美国,绝大多数人都同意,自动驾驶汽车的一个最好的应用场景,就是去取代那些工作负荷繁重、容易因长途驾驶时的疲劳而导致事故的卡车司机。但即便是这样一个在技术层面显而易见的事情,在牵涉到社会和经济问题时,也会变得十分复杂。

2016年时,美国有大约150万名卡车司机(另一种说法是180万名),全美约70%的货物运输,都是由这些卡车司机驾驶大货车通过公路完成的。目前,卡车行业已经出现了司机短缺的问题。根据美国卡车运输协会(American Trucking Associations)的估计,全美短缺的卡车司机数量是大约4.8万名。106

以美国Otto公司(已被优步收购)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团队,已经开始为卡车研发自动驾驶系统。在美国,卡车运输的路况、环境相对单一,相关的自动驾驶系统在技术上的难度不大。但问题是,如果用自动驾驶系统解决卡车司机短缺的问题,那必然会受到所有人的欢迎,可如果用自动驾驶系统来替代现有的150万名卡车司机,还会赢得大众的支持吗?如此大规模的失业或转岗,美国政府就必然要面临卡车司机工会的问责了。

图44 优步Otto正在测试的自动驾驶卡车(CC BY 2.0,Wikipedia)

Otto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利奥尔·荣恩(Lior Ron)认为,人类卡车司机短期内没有失业的风险,他说:“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是那些卡车司机变成了技术系统的助理驾驶员,在自动驾驶系统较难处理的室内路况上,替代自动驾驶系统完成驾驶操作,然后在高速公路上启动Otto自动驾驶系统,让机器替自己完成冗长、乏味、容易犯困和出危险的驾驶里程。在可预见的未来,卡车的驾驶室里都会坐着一个驾驶员,而且,这个驾驶员的工作将变得更安全,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可以更快地抵达目的地。”107

利奥尔·荣恩说的只是基于目前技术的预测。如果展望更长久的未来,当卡车上使用的自动驾驶技术趋于完善,可以适应拥挤的城市等各种不同路况时,卡车司机确实有大批被取代、大批失业的风险。对于这样的未来,150万名卡车司机肯定是充满疑惑甚至坚决反对的,美国的卡车司机工会也会站出来维护司机们的利益。

一个可以类比的例子是美国的煤矿工人。因为自动化开采技术的使用,美国煤矿工人的数量从1980年时的22.9万人,降低到了目前的大约8万人。在过去的5年间,就有5万煤矿工人失去工作。108这5万失去工作的煤矿工人在美国的各阶层看来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连总统也必须亲自过问,以妥善处理好这些“下岗”工人的安置和再就业问题,否则,美国势力强大的工会组织就会对议员、总统施加极大的政治压力。想一想,5万名煤矿工人尚且能引起全美政治家的关注,如果被取代的是150万名卡车司机呢?

当然,也有美国网友提出了另一种有些调侃的思考方式:“政治上来说,卡车司机工会是会去阻止自动驾驶系统取代卡车司机的进程的,但他们也会感受到来自另一方面的压力。如果保险公司不再为人类驾驶员承保,因为自动驾驶系统几乎从不出事故,这样一来,不就轻松解决了替代人类驾驶员的问题了吗?另外,人类司机在新成立的运输公司里不会有任何发言权,因为这些公司根本就不会雇用司机。司机工会也没有能力阻止司机失业,因为他们向雇主争取权益的主要武器就是罢工,可是在依靠自动驾驶系统的公司里,他们的罢工又有什么意义呢?”109

当然了,这位网友的话只是一种调侃,真实情况里,美国政治家和公众是必须正视卡车司机工会的诉求,防止短期内出现大规模失业问题的。

有关自动驾驶的商业化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失业等问题,我与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院长安德鲁·摩尔(Andrew Moore)有过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我和安德鲁·摩尔都认为,类似的情况,在美国和在中国,政府与公众的态度会有很大的不同,新科技被接受的程度、普及的速度也会有巨大差别。

如果单考虑制造业,美国很多工厂都已经自动化了,需要人工劳动的生产线大多都已经被送到别的国家了,所以,美国比较容易接受在生产线上使用机器人技术(当然,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后开始执行的“美国制造”等反全球化的经济政策,会为这一趋势带来小小的变数)。反观中国,从事制造业的工人数量庞大,如果大量使用机器人技术,就会有比较切实的下岗和再就业方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