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1】(第33/33页)

【66】 这句自责的话,卢梭在《忏悔录》第10卷中也说过:“我最严重的错误是由于我的疏忽造成的;我很少做不应该做的事,但不幸的是,我更少做我应该做的事。”(卢梭:《忏悔录》,巴黎“袖珍丛书”1972年版,下册,第269页)——译者

【67】 参见本书正文第1页注①:“我整个的一生,只不过是一个长长的梦;这个梦,由我每天散步时分章分段地写。”——译者

【68】 1777年6月28日,卢梭年满65周岁。——译者

【69】 穆赫:瑞典植物学家,是植物学家林内的《自然分类法》一书的出版人;他为该书写了一篇序言,题为《植物界》。——译者

【70】 提奥夫拉斯特(?—公元前287):古希腊哲学家,著有《关于植物的研究》。——译者

【71】 狄奥科里德:公元1世纪人,著有《论药物》一书。——译者

【72】 伊甸园,据《圣经》上说:“耶和华上帝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他所造的人(指亚当——引者注)安置在那里。耶和华上帝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圣经·旧约全书·创世记》,第2章,第8—9节)——译者

【73】 指1747年卢梭从威尼斯回巴黎后,到1762年一个名叫科姆的斐扬派修士成功地给他做了导尿手术,并告诉他说:“痛苦是有的,但他的寿命将活得很长。”(参见特鲁松:《卢梭传》,李平沤、何三雅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72页;关于卢梭泌尿系统的病症,请参见本书第237页《日内瓦公民让—雅克·卢梭的遗嘱》——译者

【74】 指大自然。——译者

【75】 1768年7月到8月,卢梭在格勒诺布尔住了几个星期。——译者

【76】 指百科全书派哲学家、教会和巴黎高等法院法官等人。——译者

【77】 指《第五次散步》——译者

【78】 这段结束语,和《第一次散步》的结束语是遥相呼应、互相阐发的。——译者

【79】 P先生,据信是指日内瓦人皮埃尔·普雷福。他在卢梭在世的最后一年多时间里,常去看望卢梭。——译者

【80】 赛义德是伏尔泰的戏剧《穆罕默德》中的人物,是穆罕默德的忠实奴仆,一个宗教狂热者。——译者

【81】 《爱洛伊丝》,即卢梭的《新爱洛伊丝》。——译者

【82】 转盘,一种游戏用的转盘,盘上刻有数字,有一根指针,花一个铜子儿玩一次。转动转盘,指针指着什么数字,就得几个蛋糕。——译者

【83】 这里的“城堡主人”,指丹尼·约瑟夫·拉里弗;“过节”指1757年10月9日圣丹尼节。——译者

【84】 据希腊神话故事说,赫斯珀里得斯的果园由夜神的三个女儿看守,园中产金苹果,吃了可以长生。——译者

【85】 引自普鲁塔克:《里居尔格传》,据说,斯巴达人有一种节日表演,先是老年人唱这两句歌词,接着是中年人唱:“现今我们同样豪迈有胆量。”最后是少年人唱:“将来我们也一样,而且一代要比一代强。”——译者

【86】 陆军士官学校是法王路易十五时代建立的一所培养陆军下级军官的学校。该校有一个由一百二十名年老退休军人组成的连队担任警卫。文中所说的“老军人”,指的就是这个连队的年老退休军人。——译者

【87】 圣枝主日,宗教节日,在每年复活节前的一个礼拜天。文中的“今天”,指1778年4月12日,是日为1778年的圣枝主日。——译者

【88】 卢梭第一次见到华伦夫人,是1728年的圣枝主日。关于卢梭第一次在安讷西见到华伦夫人的记述,参见他的《忏悔录》卷2。——译者

【89】 此处的“本世纪”,指18世纪。——译者

【90】 这里,卢梭把自己的年龄搞错了。1728年3月卢梭第一次见到华伦夫人时,还差三个月才满十六岁。——译者

【91】 卢梭和华伦夫人1728年3月见面后不久,华伦夫人就把他送到都灵的一个天主教办的教养院。——译者

【92】 卢梭在都灵只住了一年多,于1729年6月又回到华伦夫人的身边。——译者

【93】 韦斯帕西安(9—79):古罗马国王(69—79)。——译者

【94】 这句话,卢梭在1726年1月26日致马尔泽尔布的信中引用过,但在那封信中的引文是:“我在世上活了七十六年,但真正说得上生活的,只有七年。”(参见本书第179页)另外,在那封信中说是“特纳让的宠臣”,而此处说是“失宠于韦斯帕西安”,实则两处都有误,说这句话的西米里斯是亚德里安治下的一位行政长官。——译者

【95】 妈妈,卢梭对华伦夫人的昵称。——译者

【96】 这个心愿,卢梭早就有了。他在1735年底写给他父亲的一封信中说:“我打算求华伦夫人允许我伴她一生,让我尽我的全部力量为她效劳,直到我的生命结束。”参见《卢梭通信全集》,第1卷,第33页。——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