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2/3页)
言尚实在是,心思多啊。
-----
转眼夏日过,秋叶红。
倾而秋叶落,冬日寒。
长安步入了十月,开始进入初冬。
两个月时间,暮晚摇派去监视照顾刘文吉的小厮来报,说刘文吉只是日日去北里买醉,喝得酩酊大醉,白天要么睡觉要么看书,也不和旁人交际。暮晚摇看他没有闹事,就放着不管了。
期间,暮晚摇在和秦王斗得不可开交之时,还有空去了晋王府一趟,看一看春华。春华已经显怀,身形丰腴了些,脸上有了蕴着母爱的柔和光辉。虽然春华眉间总是笼着一丝愁绪,但是晋王府没有虐待她,她过得还不错,暮晚摇便也放心。
只是春华想让暮晚摇摸一摸她的肚子,感受一下胎儿,被暮晚摇毫不留情地拒绝。
暮晚摇心不在焉:“我不喜欢小孩儿,永远不喜欢。”
春华只能叹息着,接受公主可能会很少来晋王府看自己这个结果。毕竟是晋王,公主为避嫌,不会经常来的。
十月中旬,制考那日,言尚如常出门,准备去吏部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
若是成绩好了,即刻有官;若是没有录用,再等明年吧。
长安不少人都在观望,等着看言尚拒绝了刘相公后,能考得如何。言尚倒是沉着,没有在面上露出什么痕迹。
出门时,仆从牵来了马,言尚转身面朝巷子时,愣了一下。
因看到公主府的马车停在巷子里,侍女和卫士正在上马。显然,暮晚摇今日早早出了门,与他在这里遇上了。
言尚看到侍女和卫士向他打招呼,他叉手还礼,目光看向那辆马车。
知道暮晚摇就在里面。
他心中一动,目中微浮上一丝极柔和的笑意:以前每日出门都遇不上,今日却轻易遇上了。她莫非是特意在等他?
言尚便过去,站在车外向车中人行礼:“殿下安好。”
暮晚摇慵懒的声音从车中传来:“今日制考?”
言尚:“是。”
然后车帘一下子拉开,暮晚摇看向车外,恰逢言尚抬头。
少年郎立在车外,青色大袖垂地。清瘦身形让他显得几分意气风流,衬得他眉目如墨,气质如玉如竹,通透玲珑。
暮晚摇看得清清楚楚,看到他扬起眼上的每一根睫毛,他鬓角的每一滴沾着的初冬清露。
风采如此。
而言尚也看着她,看到如同一团明亮无比的红跃入自己眼中。她趴在车窗上,微微勾眼,圆如猫儿的眼中,带点儿媚,带点儿清。她这般趴在窗口看人,他如同被扔入一团艳艳红色梦中。
她的艳丽,将周围一切衬得寡淡无趣。
二人静静看着对方。
两月时间后,第一次看到对方。
暮晚摇姿态闲适地趴在窗上,却觉得自己的手心已经满是汗;言尚立在下方仰望她,制考都不能让他激动的心跳,这会儿快得好似不属于他。
半晌,他先回了神,垂下眼,不敢再多看她,怕自己露出窘态被周围人察觉。
言尚低声:“今日出门时能见到殿下,我很高兴。”
暮晚摇一言不发,刷地一下放下帘子,将两个世界隔绝开了。
马车周围的侍女和卫士向言二郎流露一个同情的目光,无声地用目光告诉言二郎,公主就是这般脾气大的人,不理会他也没什么。
言尚不语,竟看车马缓出巷子,与他擦肩。
马车即将与他擦肩时,车中传来一声只有他二人听得到的懒声:“准你高兴。”
言尚蓦地抬头看向那从他面前驶过的马车,他目光明亮,感觉到了一丝动力。
-----
暮晚摇心神不宁。
言尚去吏部参加制考,韦树也一起去了。她一直挂心着这件事,一整日都没法在东宫好好听大臣们说什么。
她终是坐不住,下午的时候就推说自己身体不适,回了公主府。
暮晚摇便在公主府中等着消息,一杯又一杯地喝水。只觉得她大约比他还紧张。
由不得她不胡思乱想。
因为制考就是比科考难啊。那么多像韦树一样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与言尚一同考试,言尚那水平,真的能行么?他读了半年书,真的有用么?他连之前的州考都应付不了……现在的制考,真的不会让他头大?
暮晚摇咬唇唇,怨恼言尚为何不是大才子。
他要是才华横溢,她就不用这般担心了。
暮晚摇坐在正堂一边喝水一边等结果,天边传来闷闷冬雷声,这真让她觉得不祥。
-----
言尚那边倒还好。
这一次的考试,对他来说比上次其实容易。上一次的诗赋,尽是他不擅长的;这一次要考的多了,他反而没那般没底了。
何况这一次的考试,开始问策政治。
有了问策这样的试题,对言尚来说,就容易很多。
吏部尚书、吏部侍郎等人,都亲自来看他们这些人的考试。整个堂中静谧无声,偶尔听到天边闷雷声。
制考要考两日。
这是第一日,他们今夜会宿在皇城,明日再考一次,后日便会出结果。迅疾程度,比之前的科考快了很多。
-----
刘文吉在北里睡了一整日,傍晚时,楼里的胭脂酒香,将头痛欲裂的他吵醒。
刘文吉摇摇晃晃地起身去更了衣,之后又坐回自己的位置,继续一个人喝闷酒。
他整日在这里,这家花楼的娘子们已经习惯他,知道他就是要喝酒、也不要人伺候。这位郎君生得这么俊,但整日醉酒,一看便是为情所苦。风月场中的女郎们天生对这种专情郎君抱有好感,是以偷偷嘱咐人,不用赶这位郎君走。
舞席千花妓,歌船五彩楼。
灯火通亮之夜,名妓开始登台跳舞,楼上的各位娘子便依偎着各位郎君,开始醉生梦死的新一夜。
刘文吉坐在他们中,耳边时时听到浪曲银词,他都仿若没听到一般,只喝着自己的酒。
十来个郎君推推搡搡地从旁走过,声音极大,珠帘撞击声,娘子们跟去吆喝——
“是张郎呀,张郎怎么好久不来了?”
“可是最近户部繁忙啊?”
“哎呀,那上峰也太坏了,竟不让郎君休息两日。郎君莫恼,今夜必让你放松。”
那被唤张郎的年轻郎君哈哈大笑,身后跟着十几个巴结他、拥着他的人。他不屑至极,走过时看到刘文吉,也只是瞥了一眼,就随手抱过一个美娇娘来亲嘴儿。
一位娘子柔柔地屈膝跪坐在刘文吉身边,替刘文吉倒酒,小声:“郎君,那位是户部郎中家中的十一郎,乃是贵人,您可不要去得罪。”
刘文吉醉醺醺中,看她一眼,听她轻声细语,只觉得她如自己的春华一般温柔。他勉强笑一下,低声:“我如今得罪得起谁呢?放心,我不会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