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是真正丰厚的财富(第2/2页)

若按我们的家庭经济互助关系来看,北欧人的家庭关系的确不如我们的亲密。但正是这种清清白白、互相不依靠的关系,使得作为个体的生活品质和生命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况且北欧人也并非传言中对家人那么无情。每一年的圣诞节,是北欧大家庭团聚的重要日子。

如果家里有老人,孩子们一定是携家带口、带着给家庭每个成员们精心挑选的礼物,在圣诞前夜吃大餐欢聚。很多传统的北欧老人则更像中国老人们那样,快快乐乐在厨房心甘情愿地为孩子们准备圣诞大餐。

平日里,隔三岔五不是孩子们开着车去看望老人,就是老人们开着车来探望孩子们。北欧人普遍长寿,虽然没有帮带孩子的传统,但如果添了孙儿孙女甚至重孙,老人们总是时常乐呵呵过来带孩子们几天。而平时,老人们则有自己的生活规划。比如我的公公,自从婆婆病逝后,公公后来又有了新的女朋友,即我的新婆婆。两人保持着形同婚姻的同居关系,至今相处也快10年了。

在公公找女朋友这一点上,孩子们无权干涉。这一点则胜于中国有些不幸失去伴侣的老人们的处境,为了遗产的问题,老人们的新的婚恋关系常常遭到孩子们的反对和排斥,许多不得不精神孤独地度过后半生。甚至可以说许多中国的老人,不是逝于疾病,而是逝于孤独。因为同龄伴侣之间的关系,永远是作为即便最孝顺的子女,也无法替代的。

公公已经退休,新婆婆还在工作。两人最大的爱好是音乐和旅行。婆婆擅长吹长笛,经常偕同公公参加一些舞会和老人协会,和朋友们聚一聚。夫君一共五个兄弟姐妹,夫君排老五。公公家可算是个大家庭,孩子们又各都有孩子,大大小小算下来公公竟然有十多个孙子以及三五个重孙。

虽然老人家没带过孙子们,可孙子们见了爷爷那叫一个亲。也许有我这个中国媳妇的关系,说起来,我的公公倒更像一个中国老人,只要和我们出门,不管我和夫君多大了,掏钱给我们买冰激凌的永远是公公。每次从乌普萨拉开车到哥德堡我家来,总是带些成套的祖母留下的盘子、碟子或者绣着SVERREDAL家族S打头的床单枕套给我们。

重视每个节假日,重视传统节日,是每个无论年轻或年老的北欧人一贯秉承的传统。即便一个没有过节概念的单身,一旦结了婚成了家有了孩子,就立刻重视起节日传统来,无一例外。似乎即使自己不在乎,为了孩子也要过。这一点,又可叹天下父母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