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 博览群书与当代印象(第12/12页)
[1] 17世纪英国诗人。
[2] 均为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
[3] 19世纪后期英国小说家、散文家,一生坎坷。
[4] 即16世纪,有时也称为「莎士比亚时代」。
[5] 莎士比亚时代的戏剧均为诗剧。
[6] 古希腊哲学家。
[7] 古希腊数学家。
[8] 18世纪英国小说家笛福笔下的著名人物。
[9] 古希腊地名。
[10] 伦敦街名。此句的意思是:现代诗剧总采用历史题材,而非现实题材。
[11] 19世纪英国浪漫派诗人,其《夜莺颂》为传世之作。
[12] 指《夜莺颂》。
[13] 均为19世纪后期英国唯美主义作家。
[14] 均为19世纪后期英国现实主义作家。
[15] 此文原是作者为《英国现代随笔选,1870年至1920年》一书撰写的序言。
[16] 此句中的舰队街和契普赛街均为伦敦地名。
[17] 17世纪荷兰大哲学家。
[18] 19世纪英国著名随笔作家。
[19] 16世纪英国哲学家,英国随笔之父。
[20] 19世纪英国著名学者。
[21] 均为19世纪英国散文家。
[22] 指帕狄森《蒙田》一文,该文主要评论法国作家格伦的《蒙田传》。
[23] 19世纪英国批评家。
[24] 指罗伯特·韦里斯。
[25] 引自哈顿《穆勒的〈自传〉》一文。
[26] 19世纪英国批评家、散文家。
[27] 引自《达·芬奇札记》。
[28] 指康拉德。
[29] 均为19世纪后期英国小说家、散文家。
[30] 古希腊悲剧之父。
[31] 17世纪英国著名随笔作家。
[32] 均为20世纪初英国散文家。
[33] 19世纪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散文家。
[34] 即伍尔夫的父亲,19世纪后期传记作家。
[35] 与伍尔夫同时代的英国散文家。
[36] 均为当时的英国散文家。
[37] 引自培根《论�位》。
[38] 引自斯奎尔《一个死者》。
[39] 指19世纪。
[40] 《威弗利》,司各特的历史小说;《远游》,华兹华斯的长诗;《忽必烈汗》,柯勒律治的诗作;《唐璜》,拜伦的诗体小说;《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的长篇小说;《赫坡里昂》,济慈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雪莱的诗剧。
[41] 均为20世纪初英国诗人。
[42] 20世纪初英国小说家赫德森的作品。
[43] 20世纪初英国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作品。
[44] 指司各特。
[45] 指简·奥斯汀。
[46] 简·奥斯汀的一部未完成小说,至1927年才出版。
[47] 1880年距拜伦、雪莱等人的写作年代已有半个世纪,但阿诺德仍将他们的作品视为「几乎和我们同时代的」。
[48] 此处提到的爱默生、洛威尔、霍桑、亨利·詹姆斯和华顿夫人均为19世纪美国作家。
[49] 均为20世纪初美国小说家。
[50] 菲尔丁,18世纪英国大作家;「菲尔丁大学」指18世纪英国文学。
[51] 萨克雷,19世纪与狄更斯齐名的英国小说家;「萨克雷学院」指19世纪英国文学。
[52] 刘易士在《巴比特》中虚构的美国城市。
[53] 均为20世纪初英国小说家。
[54] 指伍尔夫自己。
[55] 因亨利·詹姆斯后移居英国并加人英国国籍,故有此说。
[56] 喻离开英国移居美洲的移民。
[57] 喻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