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四章 提炼人性温度(第14/14页)

后来这句成语发展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来指以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不少人遇到问题,最容易犯两种错误:一是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能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二是出现了问题,总喜欢猜疑,甚至只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挑剔别人,但事实往往和自己所想的正好相反。

曹操,被称为是“乱世奸雄”,幼年的时候就诬师欺父,为人诡计多端,品行十分恶劣,而且阴险凶残。在《三国演义》第四回里,曹操刺杀董卓失败,被董卓通缉,幸好被陈宫所救,得以寄宿于曹操的义伯父吕伯奢家中。吕伯奢令家人热情款待,但曹操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听见吕家磨刀的声音,便怀疑吕氏一家不怀好意,竟将吕家上下八口人全家老少全部杀死。当曹操、陈宫策马出逃,路遇吕伯奢买酒回家款待曹,陈二人时,才发现之前是误杀,但他仍挥剑将吕伯奢也杀了。陈宫说:“刚才是不知而误杀,现在却是明知而杀之,为什么?”曹操说:“吕伯奢回家发现家人被杀定会报官追来,于是我们必死。”陈宫抱着吕伯奢的尸体痛哭。曹操大言不惭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极端的小人唯我主义嘴脸暴露无遗。

为人处世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用你的心智与慧眼说话。因为世事太险恶,人心隔肚皮,如果用一种被模式化的处事方式与不同的人相处,那么你一定会遭到现实无情的嘲弄。我们固然可以笃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但溯其过程,也常有正义向邪恶退让的时候,那些缺乏个人修养,言谈粗鄙,仪态猥琐的人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有多大的能量,而是善良和正义的东西使自己缺乏足够的存活信心和底气。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说邪恶的人们能够积聚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善良的人们也同样应该如此。”君子集聚与小人合群是不同的,这正如《庄子·山木》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所以他们的交往淡得像清水一样(不是感情清淡),不含有任何功利之心;小人之间的交往甜得像甜酒一样,把友情建立在互相利用的基础之上。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大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他们之间存在的只是利益。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交友之道。

据说在唐朝贞观年间,名将薛仁贵在尚未得志之前,与他的妻子同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完全依靠王茂生夫妇的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浓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有很多人交朋友走极端,要么如胶似漆,要么横眉冷对,不是孤傲得过分,就是倚赖得要命。朋友间不懂得控制和平衡,非冷即热,很难体会到温和清淡的境界。如今的饮料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口味,其种类五花八门,然而仔细比较一下还是无色无味的清纯泉水最为好喝。

越平淡才能越长久,一个人如果能够凡事做到心静如水,他必然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与人交往,也要这样:亲君子,远小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余秋雨先生在交友与远小人上的观点是基于一个论点出发的。君子之交是心与心的交流,老子说过:“上善若水”。对朋友要待之以诚,友情应该建立在互相欣赏、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因此,在与朋友交往的时候,要坚持自己的主张,不盲从,不随便附和。这样的友情,虽然看起来像水一样平淡,但是却可以长久不衰,就像一种天地共存的默契,源源不断,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