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夜与寂静](第3/14页)
走廊上并没有脚步声,他还在门外,没走。
是觉察到我与平日有些不同,还是他以为我真的喝得太多?
果然,片刻沉默后,有轻轻的敲门声。那声音响在我紧贴着的门外,细微的震动一下一下忠实地传到我的后颈。我转过身打开门,走廊灯光霎时间迎面倾泻在我的身上,脚边那两个斜斜的、狭长的影子某部分重叠在了一起。
“怎么不开灯?”他问。
“有事?”我问。
我们又一次同时开口。他抬手按下墙上的开关,室内的光亮顿时驱散了刚才那两个拥抱着的影子。
他走进来,我关上门。然后,他将整间屋子打量了一下,目光最后落在窗帘拉开着的大飘窗上。接着,他又关了灯。
黑暗中,他说:“你是不是关着灯在看星星?”
“你想一起看?”
“我来看你。”
“我又不会一闪一闪。”我想将话题若无其事地轻松继续下去。
他笑而不答,借着窗外照进来的微光找到了垃圾桶,将它移至床边;还把桌上的抽纸和水杯都摆到床头柜上。看这架势,连我半夜可能起来吐都作好了准备。
他就如此深信自己的判断,丝毫不怀疑我今晚的异常是源于清醒?
我呆呆地看着他做这些动作。末了,他还不忘翻开被角,让我只需钻进去就能睡。彻底完成后,他像往常道别一样嘱咐:“早点休息,明天见!”
“黎靖,”我叫住他,“你是对谁都这么好呢,还是不同朋友不同待遇?”
他笑笑,走过来几步把我拉到床边:“睡吧。”
“陪我聊会儿天。”既然他以为我醉了,干脆不解释;此时说任何话,提任何要求,都只会被当做酒后失言,听过即忘。
我不想让他知道。他当然尚未准备好开始新感情,只有浑然不觉,我们才不会越走越远。
他拉起被子:“进去作好睡前准备,我就提供陪聊服务。”
从小到大,除了爸妈还从没有谁这样伺候过我就寝。于是,我二话不说钻进了被子,将枕头竖起当做靠垫坐在床上:“来,聊五块钱的。”
他一愣,随即笑了:“你不是已经包月了吗?”
“包你?我要包也包个老实的陪聊。”
“我不老实?”
“你还没回答我,是不是对谁都这么好?”
黎靖没有再笑,只是看看我:“你真挺容易满足的,只要有人做一点儿小事就感觉被照顾了。”
“这不是小事。”我立即否认。
他答得理所当然:“男人照顾女人是天经地义的。”
“我没那么身娇肉贵、弱不禁风。有人照顾就当是额外幸运,自己照顾自己也很开心。”这是句朴素的实话——尽管我自己对此相当坦然,但说出口似乎总有些孤独且无奈的意味。
果不其然,他温热的手掌轻轻覆盖在我的手背上:“会有人照顾你的,无论别人的照顾对你来说是不是必需的。”这一句话缓慢、清晰而笃定。
“你已经在照顾我了。”我倒像反过来宽慰他一般。
“你知道我指的不是这种。”他这一句犹如掺进了凉水的热咖啡,暖的是关心,冷的是否认。
我决定不去理会他刻意营造的疏离感,只答:“我有这种就够了,不需要别的。”
感情这种事从来没有度量标准,假如我爱你,你能够给我多少,我便会满足于那个“多少”。
黎靖欲言又止地注视着我,终于还是什么话都没有说。他看着我,我看着窗外的夜,原来“若无其事”四个字才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谎言,将种种感觉毁尸灭迹,再假设一切都只是虚构。
彼此沉默许久,他出人意料地向我谈起上一段感情。
“我二十五岁结婚,当时恋爱才刚刚一年。那时候以为一年时间很长,足够用来判断会不会和身边那个人过一辈子。现在,十一年过去了,用了这么长时间我才明白,人是会变的。无论有多深的感情、有多大的决心,都只能代表当时,代表不了永远。而有些东西即使消失了,你也无法否认它们曾经那么真实。根本没有谁能保证永远不变,那感情对我们来说又是什么?一次一次失败的记忆,还是一次一次屡败屡战的勇气?”
“我知道,但我不想跟你讨论这个问题。”
“我承认,刚才对你说的那些的确有点儿虚伪。会有人照顾你,这句话并不现实。你依赖过也独立过,你比我更清楚,任何一个美好的承诺都有个有效期限。我希望你过得幸福,但谁没幸福过?幸福过之后的结果呢?周而复始有意义吗?”他从未对我如此坦白过,这是第一次。
“照你这么说,只要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可以保自己周全?”我脱口而出。
他叹了口气,俯下身拥抱我:“你说得对。我们不应该讨论这些。”
这个突如其来的拥抱也轻得像不存在一般,直到清楚地感受到他的胸腔因为呼吸而有规律地微微起伏,他的温度逐渐侵袭至我身边,缓缓将我整个人包裹起来。他带着陌生的气息和熟悉的体温,这一刻的安全和温暖恍如隔世。我独自生活的时间还不够长,根本不足以遗忘被拥抱的惶惑的幸福感:孤独感一步一步退后,坚硬的壳一点一点剥落;这一秒的我已与前一秒不同,有一些不曾想拥有却不愿意再失去的东西在潜滋暗长,如藤蔓般绕住了我。
他颈边的衣领紧紧贴着我的脸颊,我的头发与他的下巴摩擦出耳朵听不见的声响。我知道它们真实地存在着,即使这感觉即将消失不见,一点儿证据也不留下。即使我们若无其事地回到今夜之前继续生活,这一切也不是幻觉。
他拍拍我的背,在我耳边轻声说:“什么都别想,好好休息。”
——他又说了一句废话。人生中不由自己掌控或选择的事十有八九,我们唯一可以做主的是当某件事来临时,决定是拒绝还是接受。想与不想这两个选项同样消极,一则逃避,一则自欺。
我摇摇头,脸颊被他的衣领磨出了轻微的痛感。他双手握住我的肩膀将我扶起,我们面对面看着对方,彼此鼻尖的距离只有不到一厘米。我们从未如此接近,却都停留在了触碰不到的位置。
心理学家说,1.2米是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0.45米以内则是亲密距离。而我们之间只间隔了0.01米,这个距离显然能让任何伪装都变成徒劳。
“我们不能……”黎靖只说了半截,这句话就迅速消隐在彼此的呼吸里。
“嗯,不能。”我也轻声说。
这个“不能”实在太软弱无力,有多少明知故犯都是从一个“不能”开始的?
他微微前倾便触到我的嘴唇,那0.01米距离不翼而飞。柔软的枕头从我背后悄无声息地塌陷下去,我们随之陷落入那只有1.5米宽的短短暂梦境。头顶的白色纱幔静静地垂在眼前,隐约透出窗外星辰那模糊又遥远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