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和非名校最重要的差距,悄悄影响着我们的一生(第2/2页)

但无论这些人他们多有钱,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特别努力,特别勤奋。这种勤奋不仅仅在自己身上,还在自己的伴侣以及自己的孩子身上体现。前几天跟一个朋友聊天,她是一个社会知名人士,老公是知名摄影师,有一个五岁左右的女孩。她跟我提起等我孩子大一点,就要上很多培训班了。她列举了自己女儿上的比如舞蹈、钢琴、马术、跆拳道等五项。也许你会说,孩子太苦了,她会快乐吗?答案是她女儿超级快乐,每天都过着小公主一般的日子,幼儿园一放学就着急地去各种培训班里,还经常主动提出来要学这学那,她妈妈看她实在没时间只能哄她长大点再去。

你觉得辛苦,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学习和生活很辛苦,才会觉得一个小孩子学那么多更辛苦。而在这些人的生活里,好奇心强,努力勤奋,积极向上就是常态,也是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啊。

我们很难明确而苛刻地讲,名校和非名校带来的差距到底是什么,是毕业后收入水平还是生活水平的不同。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思维方式和做事态度上来看,名校在自律、进取、积极、勇敢方面所带给人的影响,可以是一生,甚至是几代人。金钱很难传承很多代,但精神却可以永远流传。 即便是那些非名校但依然在社会上取得不凡成就的人,他们也拥有同样的精神与气质,这些通过自我变革和付出巨大努力之后重塑起来的优秀者,他们和那些名校出身的优秀人才一起,活跃在人生的舞台上,创造属于自己的荣光。

当然,那么非名校的,还没什么荣光的我们该怎么办?其实普通二三流大学的学生用名校的标准要求自己,普通人用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没能成为特别棒的那一个,那也一定好过现在的我们。

有这样一段话,送给你我以自勉:“你要用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地走到牛人当中去,拉近和牛人之间的距离。当你觉得自己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的时候,你才能成为真正的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