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奔跑在路上—用正确的姿势冲刺(第10/11页)

“赵昂老师,您好!”一个身穿中式旗袍的女士出现在面前。我起身,微笑着问:“您是冯女士吧?”“我是冯莹。”暗号对上了,这是我的咨询客户。

简单的对话,我感觉到了对面这个来询者的优雅和从容。

冯女士,30岁出头的年纪,出了校门一直在外企做人力资源。从招聘做到培训,后来又在人力资源经理的位置上做了几年。职业的发展顺风顺水,家庭生活平衡得也不错。30岁之前,冯莹就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事情,现在孩子不到3岁,有自己妈妈帮忙带着,年后就准备去幼儿园了。

在别人羡慕的眼光里,冯莹却有自己的烦恼:职业能力虽有提升空间,但是职位提升已经很难了。一般业务比较熟悉,每天都在重复,找不到让自己兴奋的地方,甚至还会感到厌倦,特别是对各种人际关系的应付。

做点什么事情能让自己开心呢?冯莹开始在业余时间寻找各种放松的可能了:国内外旅游,朋友聚会,学习舞蹈,学习糕点烘焙,学习形象设计,学习积极心理学。

玩着玩着,忽然有点失落了,冯莹说,“好像忽然失重了一样,每天似乎都很快乐,每天又似乎没着没落。”

这是她来咨询的原因:如何让生活变得充实?

冯莹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赵昂老师,我不是来捣乱的啊,我是真的想咨询这个问题。虽然这和我目前的职业似乎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我觉得这也是属于生涯的问题吧?”她撇了撇嘴,“我可不想提前进入退休节奏。”

我点了点头说:“这当然是可以咨询的生涯问题了。职业发展、自我成长、人际关系、生涯平衡、愿景探索,这些都是生涯咨询可以解决的问题。生涯是一种对生命有意识的安排,咨询就是助人生涯更加充实、有趣、有意义。”

不充实的生活开心不起来

“你有什么考虑呢?”我想,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一定有安排,有安排达不到才会有纠结。

“我有一些发展的可能性。”冯莹先看到的是资源:近十年的人力资源工作经验,职场上广泛的人脉关系,灵活的时间,积累的资金。

她有这么两个想法:1.希望找到一种方式帮助大学生,比如利用自己的HR背景和培训经验给大学生做讲座;2.凭着自己丰富的培训经验和研发课程的能力,给企业员工做内训。这两种方式的主要区别似乎在于服务的对象不同,收益不同,方式不同。但不管哪种,似乎都不很明确。

我问冯女士自己怎么看。她说:“还有一个让自己不能深入考虑工作方式的原因:自己的先生。先生不支持她太折腾,希望她多照顾家庭,职业嘛,现在的状态就很好:没压力,投入产出比不错,按部就班来。”

“他的意见很重要。”冯女士强调了一下,“所以,我在想要不要先照顾家庭,然后找点好玩的事。”

“好玩的事”,冯莹其实尝试了不少,但这些事情虽然好玩,只是限于兴趣,没有持续的激励和产出,也没有固定的圈子,玩一玩,也就厌倦了。

“你尝试了一些好玩的事情,有什么特别想做的吗?”我一直在找那个让冯莹兴奋的事情,由心而发的。

冯莹说:“我有时候想,可不可以开家咖啡馆或者茶馆?”她的初衷很简单:自己喜欢交友和聚会,与其出去租场地,不如自己开一个好了。“这里的环境就蛮好的”,冯莹指着这家茶馆说。

开咖啡馆,这似乎成了很多人的一种童话愿望。

一些选项,未加思索就塞给了我们,环球旅行,面朝大海,后海的一方小院,还有,开一家咖啡馆。如此霸道而悄无声息地塞给我们的,只是别人的羡慕而不可得,恰好又可以填充我们内心空虚的部分。只是,这真的是你想要吗?

真正想要的价值

“这些选项似乎你感觉都不错,那么我们分析分析看,或许,我们会有新发现。”洗尽铅华,去除云翳,这是咨询师要做的事情。

我们开始逐项分析。

给大学生做培训,或者做职业规划,冯女士的期待是把之前的能力和资源积累运用出来,不要脱离职场,不一味依赖先生,让自己的生活有更大的自主性。资源、自主、成就感,是关键词。

在企业给员工做培训,也有类似的期待。同时,冯女士还可以开发一些自己喜欢的课程,一边自己学习,一边做成主业。这个选项的关键词是:资源、独立、成长、成就感。

开一家咖啡馆却是满足了自己社交、自主、智慧交友的需要。

冯莹忽然发现了这些选项之间的关系:竟然没有一个是她真正想要的!到处是她先生的影子,不是为了摆脱对先生的依赖,就是为了满足先生的期待。只有咖啡馆还不错。

“真的不错吗?你对理想的咖啡馆的期待是什么?”

冯莹开始畅想:“我可以拥有一家自己的咖啡馆,按照我自己的设计进行装修,有着恬静闲适的风格,我可以在这里读书、写写文字,可以组织聚会,可以和别人分享我的经验,也可以听到更多人的智慧。”

我好奇地问出了一个问题:“这样的话,拥有一家咖啡馆和消费一家咖啡馆的区别是什么?”

聪明的冯女士像是被棒喝在当地,忽然就跳出来了:对咖啡馆的向往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许,我不需要开一家咖啡馆,找一家喜欢的咖啡馆作为据点就好了。是的,拥有往往是一种比较昂贵的方式,当我们费尽心力去填充一个内心空洞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填错了东西?欲望总也填不满,有价值的事情却会让人越做越开心。

那么,什么才是对冯莹有价值的事情呢?

冯莹似乎更加明白,也似乎更加困惑了。

我把之前的选项放在一边问:“有没有这样一种方式,能够满足你对智慧、自主和社交关系的要求的?”

“还有美感,我希望我的生活中充满美好的事物。”冯女士补充道。

我摊开一张白纸,在一边写下了:智慧、自主、社交关系、美感;在另一边写下了:人力资源、职业规划、形象设计、人脉、培训。请冯莹为两边连线。

她此时所做的,是对自己资源的整合,是对自己内心价值的澄清,也是将资源和自己的价值连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