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 界 第三十三篇(第13/18页)

[380]“再上面”指地上乐园。夏娃受蛇的诱惑,吃知识树上的果子,并给她的丈夫亚当吃,才知道自己是赤身祼体。见《旧约·创世记》第三章第三节。

[381]半人半马怪物名肯陶尔,为云(化形为尤诺女神)与拉庇泰(Lapithae)之王伊克西翁(Ixion)所生。在其同父之兄弟庇里托俄斯(拉庇泰之王)婚宴席上,怪物欧律托斯(Eurytus)饮酒已醉,忽思劫新妇希波达弥亚以去,其余怪物亦欲劫其余妇人。庇里托俄斯之友特修斯救回新妇,拉庇泰人遂与诸肯陶尔战,胜之。“复胸”言其兼有人胸与马胸也。

[382]以色列人为米甸人所虐,勇士基甸起而抗之,有三万二千人与俱,因神示命胆怯者归去,剩一万人,还嫌过多,神示引至水旁,凡跪下喝水的皆令归去,用手捧着舔水的有三百人,基甸偕此三百人用奇策惊溃敌军。见《旧约·士师记》第七章。

[383]《马太福音》第五章第六节登山训众原作“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此处但丁把“渴”字省去而演其义。参见第二十二篇。

[384]此时太阳在白羊宫,白羊宫由子午圈西移后,继来者为金牛宫,言其时在净界山已为下午二时后矣。净界山之对极为耶路撒冷,其时天蝎宫(与金牛宫相对)适居南中之天空(夜与太阳相对)。

[385]当时传说鹳鸟性甚服从,不得母鸟之许可不敢离巢。

[386]墨勒阿格洛斯(Meleagro)为卡吕冬(Calydon)国王之子,其母为阿尔泰亚(Altea),生时术者言其寿命系于一段着火木之烧尽,其母乃灭火而藏之。后墨勒阿格洛斯因故杀其二舅(阿尔泰亚之兄弟),其母大怒,将收藏之木投入火中,木尽,墨勒阿格洛斯亦死。

[387]此处所说,无非是血化为精,男女媾和,男精女血以成胚胎之事实。但丁根据当时之知识,所说自不能精确无误。

[388]亚里士多德谓人身有三种灵魂,即植物的(生长的)、动物的(感觉的)、理性的,依人身之发展而渐达于完备。但丁据当时之见解,谓理性的灵魂仅人类有之,再于下文叙述。

[389]“智慧”原文作Possibile intelletto,意云“可能的知识”,“尚未发展的智慧”;于第十八篇曾依据英语译为“推知”。今为简明起见,译以“智慧”足矣。智慧本为人类的灵魂(理性的灵魂)之要素,自不能由灵魂中剔除。阿威罗厄斯(Averrois)注释亚里士多德之著作极为著名,但彼因不得与智慧对应之器官(如与感觉对应之器官),因而否认智慧(或理性)在人身之永久性,谓人之智慧(或理性)为偶然的、无物质的(内体的)基础。此种学说,反对个人不朽之信仰,后为教会方面所攻击。

[390]“第一动力”(motor primo)或“原始发动力”,指上帝。“自然的伟大艺术”,指胎儿之肉体。“新精神”,即理性的灵魂。生长的、感觉的、理性的三种灵魂集合,成为人类单纯的灵魂(或精神)。阿威罗厄斯言:“智慧之作用如环,绕其自己旋转,因以了解其自己。”此即“反省”、“自觉”之意也。但丁因以反省、自觉为理性的灵魂之特征。亦犹生长为植物灵魂之特征,感觉为动物灵魂之特征。

[391]言自然(或上帝)之伟力也。

[392]见第二十一篇,一百八十七页注②。

[393]言人死后生长与感觉灵魂消灭,但由神而来之理性灵魂(包括记忆、智慧、意志等作用)则与肉体分离,并不消灭,且较以前更为敏锐。

[394]一条河岸为阿刻隆河,见《地狱》第三篇;另一条为台伯河,见《净界》第二篇。但丁于《地狱》第二十七篇,《净界》第五篇处理两个蒙泰菲尔特罗人之灵魂,并未依照此处之原理,乃据世俗意见而描写。

[395]原文为拉丁文:“Summae Deus clementiae”,为一赞美诗之开头,此诗全首均适于第七层(惩贪色)之歌唱。

[396]马利亚听见天使说:“你要怀孕生子。”就很惊慌,说:“我没有出嫁,怎么有这事呢?”见《路加福音》第一章三十一至三十四节。

[397]艾丽绮(Elice)为月神,贞操之神狄阿娜(Diana)是山林水泽女神之一,艾丽绮因与尤比特大神通奸,被狄阿娜所逐。后生一子名阿尔卡斯(Arcas),又为尤诺女神所嫉妒,使艾丽绮化为熊,阿尔卡斯化为猎夫,受追逐之苦,大神怜之,升之天上为星座:大熊座及牧夫座。

[398]此发言之灵魂为圭多·圭尼采里(Guido Guinizelli),为波伦亚之吉伯林派,其作诗先模仿后期之圭托内,不久即自创一格。佛罗伦萨新诗派颇受其影响。但丁对他甚表尊敬,称之为“诗父”。圭多卒于一二七六年。

[399]所多玛和蛾摩拉二城之人罪恶甚重,声闻于天,耶和华派天使二人往烧灭之,见《创世记》第十八章、第十九章。

[400]帕西菲王后匿木制母牛腹中与公牛交合。

[401]黎菲山(Montagne Rife)为中世纪地理家及著作家想象中的山,以为在欧亚二洲之北部。“沙漠地”指非洲。

[402]或指贝雅特丽齐,或指马利亚,见《地狱》第二篇。

[403]指天府(Empireo)。

[404]恺撒被其兵士呼作“皇后”指其与比提尼亚(Bitinia)国王尼科墨得斯(Nicomede)间之暧昧关系;罗马史家苏埃托尼乌斯(Suetonius,75~140)曾记之。

[405]“阴阳同体”(ermafrodito=hermaphrodite)本意为阴阳并具之动物,或雌雄同体之植物,但此处似为荒淫无度之意。

[406]许普西皮勒受国王吕枯耳戈斯(Licurgo)之托,为其子之保姆,于引导七王往觅泉水时,其子被蛇啮死;吕枯耳戈斯悲痛甚,欲置许普西皮勒于死地。许普西皮勒有二子:托阿斯(Thoas)及欧纽斯(Euneos),离别已久,迄今乃知伊为母,即排众兵士投入母怀,卒得赦。

[407]勒特河(Lete)在地上乐园,又名忘川,见第二十八篇。

[408]指阿尔诺(Arnaldo Daniello),普洛旺斯行吟诗人,盛于一一八〇至一二〇〇年。里摩日(Lemosi)的诗人指吉洛(Girault de Borneil),亦普洛旺斯诗人,略先于阿尔诺,时人以为行吟诗人中之大师。阿尔诺之诗晦涩,吉洛之诗平易。但丁置阿尔诺于吉洛之上,然据近世最优之批评,则吉洛不仅在阿尔诺之上,且为众行吟诗人之冠,差可与之相敌者仅贝纳(Bernart de Ventadorn)一人而已,阿尔诺所占之地位则甚卑下。

[409]圭托内见第二十四篇,为旧诗派之代表,生前诗名甚大。

[410]参见第十一篇,一百四十八页注②。

[411]阿尔诺所说之一段,原文为法国南方所用之“屋克语”(Lingua d’oc),即普洛旺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