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昙花(第5/9页)
新年假期很快就过去了。
圣历三年的正月初八,重新开始执事的鸿胪寺卿周梁昆来狄府拜访狄仁杰,身边带着新近刚刚擢升为鸿胪寺少卿的尉迟剑。寒暄之后,狄仁杰请二人到书房叙谈,进书房的时候,他刻意落在后面,悄悄嘱咐了沈槐几句话。沈槐专注地听完吩咐,立即转身出门去了。
狄仁杰等在书房落座,先谈了谈新年庆典的过程,聊了一会儿,狄仁杰话锋一转,突然问道:“关于刘奕飞大人的案子,周大人可知道大理寺那里有否进展?”
周梁昆愣了愣,干笑着道:“倒没有听说什么进展,假期才过,想必大理寺那里还需要些时日查案。”
狄仁杰不露声色,又转向尉迟剑问:“尉迟大人,本官年前托付你清查四方馆的贡品账册,可有什么结果?”
尉迟剑拱手道:“回狄大人,历年来各国的进贡之物数量实在庞大,下官过年这几天忙于新年庆典之事,也抽不出时间去做彻查,只能将最近一年的贡品和账册做了查对,目前看来没有什么问题。下官也已经回禀了周大人,从明天开始,周大人会多派些人手来协助卑职继续盘查。”
周梁昆讪笑着发问:“狄大人您看这么安排还可以吗?说实话,梁昆也早就想清点四方馆的贡物收藏了,只是工作量太大,鸿胪寺又总有更紧急的事务要处理,就耽搁下来了。”
狄仁杰默默颔首,饮了口茶,悠悠地道:“这些事情就由周大人来安排罢,很好。本官也只是在鸿胪寺大堂内看见那些珍罕的贡物后,深感四方馆保管贡物的责任重大,才有此建议。既然周大人早就作此打算,咱们也算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周梁昆的脸从灰白中泛出红色,口中连称:“梁昆惭愧。”
狄仁杰突然颇有兴致地问:“周大人,四方馆替朝廷保管着这么多珍贵的贡品,还时有进出,本官倒是很想知道,你们是如何管理来确保万无一失的呢?”
周梁昆愣了愣,略一犹豫,转头对尉迟剑冷冷地道:“尉迟少卿,莫如由你来给狄大人描述一下我们四方馆的规矩?”
尉迟剑慌忙点头,谨慎地答道:“是。狄大人,四方馆对所有贡物的进出,一直都采用双人复审的方式,也就是由鸿胪寺正、少二卿共同来执行这个过程,因此可以保证没有任何一人会单独处理贡物。”
“哦?”狄仁杰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微笑道,“这倒是头一次听说,尉迟少卿可说得更详细些吗?”
尉迟剑正要继续往下说,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本子来,双手呈给狄仁杰,道:“狄大人,下官身上恰好带着本四方馆的贡品册子,请狄大人边看,下官边解释。”
狄仁杰满脸堆笑:“如此甚好,甚好……”似乎无意间,他的眼角扫到一旁端坐的周梁昆,只见他脸上白一阵青一阵,眼神游移,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看上去非常紧张。
尉迟剑浑然不觉上司的异状,只全心全意要把事情呈报清楚,他站到狄仁杰身边,指着账册说:“狄大人请看,所有的贡品在入库之前,都由少卿刘奕飞大人记录在册,注明贡品的来源、日期、品相、外观和收藏在府库的具体地点等。正卿周大人核对无误之后,签上名字,一件贡品才算正式入库。如果贡品被征用,借出,或者被圣上收纳,也要同样由刘大人在贡品的记录旁边注明其去处、出库日期和理由,再由周大人审核后签了名,贡品才能出库。因此,所有的出入都是二位大人共同执行的,一旦发生意外,可以相互对证。”尉迟剑侃侃而谈,完全没有注意到周梁昆的脸色已经越来越难看了。
狄仁杰却听得津津有味,一边小心地翻阅着账册,还伸出手指在上面点点戳戳。他指着其中的一条问尉迟剑:“这件贡品旁的批注是圣历元年置换入鸿胪寺正堂摆放?就在十多天前归还入库?”
尉迟剑仔细看了看,点头道:“是的,这柄南诏进贡的浪人剑是前年放入鸿胪寺正堂的,去年年底,也就是十多天前,刘奕飞大人更换贡品的时候才归还入库的。”
狄仁杰皱眉道:“可是归还入库的时候,怎么就只有刘大人一个人的签名?”
尉迟剑答:“如果是出借归还的贡品,就只要刘大人验看后签字认可就行了。”
“这又是为何?”
“这个……下官也不太清楚,我想可能是因为贡品本身已经经过查验在册,归还的时候就把手续省俭了。”
狄仁杰把疑问的目光投向周梁昆,后者赶紧低头,搁在膝上的双手不停地张开又捏紧。
狄仁杰想了想,将账册还给尉迟剑,正要开口说话,狄忠来报,沈槐和宋乾一起过来了。话音未落,沈槐和宋乾气宇轩昂地踏入书房,向狄仁杰以及二位鸿胪寺卿见礼如仪。这厢周梁昆忙忙地起身,口称官署事务繁多,就要告辞。
狄仁杰微微一笑道:“烦请周大人再留片刻,本官还想与周大人探讨一下刘奕飞少卿的案子。正巧,大理寺卿宋乾大人也在这里,机会难得。不会耽误周大人很长时间的,尉迟大人可以先去处理公务。”
尉迟剑询问地看看周梁昆,周梁昆不耐烦地朝他挥挥手,尉迟剑赶紧识相地退出了书房。狄仁杰又朝沈槐使了个眼色,沈槐也起身出门,顺手关上书房门。房内只余下狄仁杰、宋乾和周梁昆三位当朝三品大员,默然相对,气氛紧张而沉重。
周梁昆如坐针毡,等了很久,才听见狄仁杰悠悠地开口道:“关于刘奕飞大人的死,梁昆有何要说的吗?”
周梁昆苦着脸摇摇头,干脆连嘴都懒得张了。
狄仁杰抿了口茶,淡淡地道:“本官这里倒有些话要说。”顿了顿,再度瞥了一眼周梁昆惨白的脸色,狄仁杰继续道,“本官一生中断案无数,见过各种大案小案奇案怪案。要是把刘奕飞大人的案子归个类的话,恐怕可以归入怪案。那么,这怪在何处呢?怪,就在于其相关的线索似乎都要把这件案子引入幽冥一类!”
宋乾赞同地道:“是的。案发现场雪地上的血迹,一路画出‘死’的字样,还有周大人所说的,在刘大人死后,周大人向前奔跑时身后的脚步声和耳边的‘生’‘死’的声音,都令人听之悚然。本官在案发地点勘察时,除了周、刘二位大人的足迹之外,没有发现任何其他足迹,同样十分诡异。种种迹象,似乎都在指向冥冥之中!”
狄仁杰轻哼一声:“指向冥冥之中?呵呵,也许这算是一种看法。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想,又会发现什么呢?首先,雪地上的血迹,完全可以是人为滴上去的,隔一段路画个‘死’字,也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吧?至于周大人奔跑时候所听到的脚步声和耳语声,则完全是周大人的一面之词,假使本官说这都是周大人臆造出来的,想象出来的,甚至是编造出来的,周大人是不是有足够的理由来反驳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