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黑寡子(第2/4页)

黑喇嘛是奶格玛的传人与信使。

我们已经知道奶格玛了,等于已经签收了快递。

瞧,经过这类学者的解释,黑水国后裔们崇拜了近千年的奶格玛就变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这便是学者的“魅力”。

3

紫晓还听说了千年里黑水国的后裔们常做的一件事。

据说,他们繁殖了大量的苍狼。后来,青藏高原上被称为獒的那个物种,便是苍狼“发扬光大”的产物。因为按黑将军留下的密旨,说只要苍狼有纯种和血液,黑水国人的梦想就终有实现的一天。近千年了,祁连山深处的留守者一边修习奶格玛智慧瑜伽,一边将苍狼种子撒向青藏高原。他们也曾试图想将苍狼种子撒向汉地,他们也确实努力过多次,但令他们感到滑稽的是,那种高贵的血液往往只能保持一两代,等到三代之后,汉族的癞皮狗们便会污染了苍狼的纯正。无论其爷爷辈父亲辈多么优秀,第三代必成癞皮狗无疑。后来,黑水国人只好放弃了在汉地的努力。

黑水国人发现,保持苍狼纯正血统的努力越来越艰难,除了撒向世界的苍狼总是“串种”外,在祁连山深处也日渐失去了宁静。人们的足迹开始在古老的王国旁响起,一些早已异化的动物也开始进入黑水国人的领地。某次,几匹被人类追杀的母狼竟然进入苍狼养殖圈,其中一匹美丽的母狼竟然成了一头年轻苍狼的情人。苍狼司正毫不犹豫地杀死母狼,并绞死了那头苍狼。此事虽然没有造成较大的影响,但苍狼司正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按黑寡子的说法,虽然黑将军曾为他的子孙留下了富可敌国的财富,但千年过去了。为了维持苍狼的纯正血统,坐吃山空,那批财宝的大部分已用完了。黑喇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黑戈壁的,除了希望传播他想传播的东西之外,他还想积累大量财宝。因为乱世的讯息已渐渐逼近,他们剩下的那点财物,能否熬到和平的年代还是个未知数。

黑寡子说,黑喇嘛达到了他的目的。在黑戈壁上的十多年中,他再一次积累了富可敌国的财富。

黑寡子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为黑水国的子孙们筹了数千石粮。虽然黑水国的子孙也会在山坡上撒点种子,但那刀耕火种的方式很难带来极大的效益,有雨就收,无雨就丢。好在黑水国人大多以禅乐为食,多日中一食,只要收成一年,便能支撑几年,再加上像黑寡子这类人的努力,黑水国子孙倒也免去了饥馑之忧。

按黑寡子的说法,黑水人有两种,一种是没有成就者,一种是成就者。上面说的那种生活方式,当然是指没有成就的人。而成就者进入的,是另一个生命时空。他称之为娑萨朗。他说有无数的黑水人进了娑萨朗,成为奶格玛大师的眷属。他们不再有痛苦,不再有烦恼,不再有人间的所有牵挂。

4

黑寡子之所以将黑水国的秘密透露给石和尚,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

那时的石和尚还小――人叫他石娃――给黑戈壁附近的大户人家放羊。黑戈壁上有一处水源。以前,城堡山的人取水便在此处。此水据说是祁连山的雪水,由地下水路输送而来,汇积成一个池子,人称“天涝坝”。城堡山用的水,就是由天涝坝提供的。

因为有水,草便在黑戈壁上生了根,渐渐成了一个大草甸子,石娃就将附近大户家的羊赶到草甸子里放。除了冬天,他的大部分时间就在这里度过。那时,除了羊群外,他能见到的,便是每隔半月给他送一次吃食的人。

故事就开始于某个中午。

一天早上,石娃起得很早,当他赶了羊进入草甸子时,发现一条比牛犊子还大的狗。那狗正在舔饮涝池中的水。狗饮水时,舌头一卷一卷的。石和尚说,他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狗,嘿,跟牛差不多大,嘴头很厚,裙毛很长,可怪,这狗见了它,一点儿也不凶。……怪的是,当他快要接近狗时,狗却神秘地消失了,涝池边剩下自家那条瘦嶙嶙的狗。石娃问自家的狗,你见过那条狗吗?狗鼻子哼哼几声,这等于说,当然见了。寻常时候,石娃老是和狗对话。因为久不见人,要是他不跟狗跟羊对话,几年过去,他就再也不会说话了。狗肯定地回答它见过,使石娃相信方才见到的狗不是幻觉。石娃想,日怪,咋一眨眼,它就不见了呢?

第二天,石娃又看到了那狗,仍是那样喝水,可他一到近前,狗就忽然不见了。狗爪印却历历清晰,一直通到一个芨芨墩下面。

几天后,他发现自家瘦狗的嘴头上油乎乎的,好象吃过啥好东西。就问狗,你吃过啥好东西?狗却低了头不语。它在守护一个秘密呢。

石娃想,好,你不说。不说也不怕。他就开始留意地观察自家的狗。他发现,那狗老是贼溜溜地看他,一发现他眯了眼睛时,就会鬼鬼祟祟溜到不远处的芨芨墩那儿哈气,一哈气,自家的狗也便神秘地消失了。

石娃想,日怪,见鬼了。他也就赶到那儿,见那地方,似乎也很平常,芨芨是平常的芨芨,戈壁上还有盐碱呢。他想,我也哈口气试试,一哈气,他发现他已经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前面是一口大缸,缸里有半缸油,自家的狗正在舔那灯油呢。

石娃吼一声,你个畜生,咋偷人家的灯油?狗便心虚地溜了出去。

石娃发现,因为自家狗的偷吃,灯油已经很少了。加上那灯芯儿硬化了,不好吸油,烛苗儿不太亮,显得似熄未熄,他就找个东西,拨去灯花,再添了些灯油。灯光顿时亮了,他发现灯旁有一个银元宝,就揣进怀里。

然后,他才仔细地打量周围,发现那是个很大的空旷所在,有许多闪闪发光的宝物,往前走,见到有好些人在打坐,都眯了眼,也不望他。他觉得奇怪,这地方,竟然有这么多的修行人。待了一阵,也觉无趣,就四下里走,便发现有好多大殿,像佛庙那样庄严,四下里有许多宝物,有金碇,有宝石,有猫儿眼,还有好些他叫不上名字的东西。他就胡乱拣了些,他想,有了这么多东西,就再也不会受穷了。

他还发现了许多正在做事的人,他们穿着彩色的衣服,很是清雅,却不理他,只管忙自家的事。他想,他们会不会追究自己拿东西的事呢?不曾想,他们竟是望也不望。石娃心中窃喜,就随缘走了去,见那所在,竟越来越大,成为一个世界了。宝物也更多,光明更亮,天空中飘着仙乐,百鸟鸣啾,石娃心里充溢着奇妙的大乐。

忽见地上放着一书,书倒很是朴素。石娃上过几年私塾,认得封面上那几个字:《奶格五金法》。翻开一看,上面画些人,他们做着各种动作。他虽然认得那些字,意思却不明白。一女子过来,就给讲书中的内容。石娃似懂非懂,虽不理解,却记下了内容。女子一笑,说成了,先结个善缘,以后会有人教你的。石娃觉得那女子说了许多话,又像没有说话,但石娃明白了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