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地下幽灵(第15/18页)

嗒……嗒……嗒……

杨若子的心跳又加快了,她快步向前追去。她明白那奇怪声音正在引导着,为黑暗中的她指引着方向。她几乎轻轻地叫了出来:“紫紫。”

突然,不知道从哪里,打出了一道白色的光束,投射在地下管道的尽头,看起来就好像话剧舞台上打在主角身上的灯光。

杨若子使劲揉了揉眼睛,她终于看到——

她的瞳孔在黑暗中沉睡了太久,突然吸收到了光线,立刻就收缩了一下,反而觉得有些刺眼。过了片刻她才缓缓回过神来,看清楚了那光束中的人影。

一个白衣服的小女孩。

“紫紫——”杨若子又高声地叫了一下。

小女孩立刻停下了脚步,背对着杨若子站在管道的尽头,她那一身白色的背影,在光束的照耀下发出一股幻影般的反光。

四周一片黑暗,只有小女孩的身上发出白色的反光,她不是地底的幽灵,而是上帝派遣来的,在茫茫黑夜中降临人间的小天使。

杨若子忽然觉得这幅景象是多么熟悉,许多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已在宗教画里描绘过无数遍。天使插着翅膀,背后闪耀着一道光环,人世间所有的痛苦都随着她的降临而消逝。

泪水缓缓流淌在她的脸上,10年的恶梦终于可以结束。她几乎是小跑着冲到了小女孩身后,现在,她们之间距离还不到1米。

她的脸依然阴影被笼罩,但她感觉到小女孩身上白色的反光正向她射来。她们现在是如此之近,近得能够感受到小女孩身上那股特别的气息,近得仿佛伸手就能抚摸到她的长发。一切都宛如昨日,仿佛还是紫紫失踪时的那个大雨之夜,杨若子来到这条地下管道中寻找着妹妹,在茫茫无边的黑暗中,她不停地走啊走啊,一直走了十年的距离,直到——紫紫出现在她眼前。

杨若子深呼吸了一口,轻声地呼出了紫紫的名字。

白色光环中的小女孩缓缓回过头来。

阴影中的杨若子睁大着眼睛,终于看清了她的脸。

——紫紫。

小女孩有一张天使般的脸。她仰着头,低垂着眼帘,用一种淡淡的眼神看着杨若子,长长的睫毛下藏着一双清澈似深潭的眼睛。一对淡淡的嘴唇始终都紧呡着,在白光的照射下,就连额前的刘海儿都发出一阵光泽。那副表情非常奇特,似笑非笑,似哭非哭,只有眼神里流露出一种似曾相识,仿佛是前生里就注定有这一瞥。

她终于轻轻地开启了嘴唇,吐出了细嫩的童音——

“姐姐。”

杨若子发疯似地点了点头,已完全失去了控制,忘了自己身在何处,眼前只有小女孩的光影。

她轻声地说:“紫紫,我终于找到你了。”

“姐姐,我已经在地下等了你很久很久。在夜晚的大雨里,又冷又黑,我一个人不停地走啊走啊。最后我掉了下去,掉到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地方,很深……很深……”小女孩颤抖着说,特别是最后几个字,“很深”。

听着紫紫的这些话,杨若子觉得自己也掉到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地方,那是一条深深的阴沟里,又冷又黑,被一片冰凉的水所包围着,渐渐地窒息……

“不!”

瞬间,她的脑子里又掠过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样子,她低下头说:“紫紫不要害怕,姐姐为你点一根火柴,你就不会冷了。”

“姐姐,带我离开这里。”

小女孩柔声地说着,这声音让人心碎。只是她的眼神依旧奇怪,仿佛在注视着杨若子的身后。

“紫紫放心吧。姐姐会带着你回家的。”

杨若子抚慰着小女孩,她缓缓地蹲了下来,终于向那张天使般的脸庞伸出了手。

突然,夜半笛声响了起来——

二十

魔笛。

时隔数年之后,苏醒终于又听到了魔笛的声音,在这黑暗的地下深处。这声音是如此诡异,摄人心魄,没有人能够幸免。

此刻,他看到在这根地下管道的尽头,有一个年轻女子的背影,正在不停地颤抖着。在那女子的身前,还站着一个穿白衣服的小女孩,完全被白色光环所笼罩着。

距离太远了,他实在看不清楚那个女子的脸。然而,那笛声却听得清清楚楚,每一个幽灵般的音符,都无比清晰地钻进了他的耳膜。

苏醒突然明白了,这笛声是致命的——在夜半笛声响起的瞬间,生与死,只有一纸之隔了。

随着笛声的肆虐,死神已经缓缓地接近了他们。

不,来不及了。

怎么办?苏醒感到一阵头晕,心跳也越来越快,趁着自己还没有发疯,他用脑中仅存的一丝理智思考着。瞬间,他想起了罗兰倒在地上的那张脸。

忽然,他下意识地在身上摸了起来,终于摸到了藏在自己怀中那支小笛子。

是小弥掉在地上的笛子。

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他的脑子里又掠过一句话:解铃还须系铃人。

此刻,他看到在地道的尽头,笛声已经让那年轻的女子几乎崩溃。

或许这是唯一的办法——苏醒抄起了那支小笛子放到自己唇边,幸好笛膜还完好无损,他随即猛吸了口气,还来不及多想,就已经把一支曲子吹了出来。

苏醒胸中的气流缓缓通过了笛管,在笛膜上剧烈地振动起来,六根手指在音孔上灵活地舞动着,音乐如瀑布般,从最后的出音孔中倾斜而出。

直到听见声音以后,苏醒才意识到自己吹的是什么曲子了——江南名曲《紫竹调》。

苏醒已经在舞台上演奏过许多次了,但此刻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演奏。

黑暗的地下管道成为了他的舞台,中国笛子的音乐成为了他的弥塞亚——救世主。

虽然只是一支毫不起眼的小笛子,但却饱含了苏醒对生存的渴望,和对死者的怀念与痛苦。他第一次体会到了如何运用丹田之气,再灌输到胸中,以十足的中气冲入小小的笛管,最终化为至高无上的音乐之神。

奇迹发生了——

那黑暗中的邪恶笛声立刻就被苏醒吹的《紫竹调》压制了下去。一向柔软轻盈的江南丝竹,在这生与死的关头,一下子变成了排山倒海之势,完全压倒了诡异的夜半笛声。

充满死亡之气的夜半笛声越来越低,最后竟在苏醒欢快的江南丝竹声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苏醒赢了。

这场发生在黑暗的地底,笛声与笛声之间的交锋,以传统丝竹的胜利而告终。

现在他才终于明白,克制夜半笛声的唯一办法,就是用传统的笛子曲目来压过它,这就是以笛克笛。

他终于放下了唇边的小笛子,刚才那一曲近乎玩命的《紫竹调》,已经让他气喘吁吁。他快步向前跑去,看到地道尽头的年轻女子已经恢复了过来,正茫然地张望着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