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02章兜离之浦民俗史(第5/6页)

“原来如此。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原本是船神的鸟之石楠船神,就自然而然地和渔民们的民间信仰——海面翱翔的鸟是神之使者——融合起来了?”

“我一直在想,或许这也和鸟翼习俗有关。”

“您是指那种幼儿送葬仪式?”

“噢,您知道啊。从前这一带也举行的,但最近好像废弃得差不多了……”

“婴儿若是一出生即殒命,就视为‘鸟死’,只举办非常简单的送葬仪式,对吧?”

“嗯,有视为‘鸟死’,也有视为化‘鸟’而去的。”

“而判断的依据,也就是婴儿死亡时间,在各地不尽相同。既有第一声啼哭都未及发出的、取名前的、产妇出月子前的,也有一岁或两三岁和七岁的说法,形形色色呢。”

“在我们这里是满一岁参拜神社前。”

“时间虽有差异,但总而言之,我想只要是在被视作成人前夭折,就会举行‘鸟翼’。”

“浦上的说法是‘与鸟比翼齐飞’。”

“是这样啊。同一种习俗,叫法倒是多种多样。而且有趣的是,有的是指夭折的孩子,有的是指送葬仪式,有的是指夭折这件事本身,所指全然不同。”

“噢……确实,所谓‘与鸟比翼齐飞’是指夭折这件事。”

“嗯,‘鸟’和‘鸟翼’之类的说法很直接,指孩子本身;也有‘如鸟之物’、‘鸟翼一般’这种较为委婉的措辞。至于送葬,则说成‘化为鸟翼’、‘以鸟翼归去’、‘向鸟放飞’,等等。而对孩子夭折一事,就用‘如鸟飞去之物’、‘为鸟所引领’或‘鸟已飞去’来表述了。”

“嗯,那么,这里的鸟,您认为究竟表示什么呢?”

“我想民俗学中有两种说法。地点不同,送葬的方法或许也不同,但为遗体添上羽毛啦、祭祀鸟状的木制品什么的,总之都是在举行和鸟有关的仪式。一说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希望大鸟神之类的神明引渡死去的幼儿之魂;另一说则认为这是希望幼儿之魂化为鸟。”

“果然是这么回事啊。那么照浦上的说法,就是大鸟神会引渡魂灵了。”

“对啊,因为你们说‘与鸟比翼齐飞’,所以显然是前者。”

“因为只有鵺敷神社的巫女才能在死后化魂为鸟。”

下宫的口吻中奇妙地充斥着情感,而言耶只是冷静地说道:“嗯,我看咱们还是说回先前的话题吧。总之,虽然‘鸟翼’仅限于幼儿的送葬仪式,但也是所谓的鸟灵信仰。既然这种习俗在这里自古就有,那人们的信仰对象会集中在大鸟神的身上,倒也可以充分理解——”

“不过,这也和鵺有关。”

“哎?”这回轮到言耶动容了,但他又随即开口道,“哦,是这样啊。明明大鸟神是祭祀的神,为什么神社会命名为鵺敷——我一直很在意。”

“对于鵺的传说,您当然很了解吧?”

“那是首为猿、身为狸、足为虎、尾为蛇的妖物,嗯,应该说是怪物吧。源三位赖政【源赖政的官阶是“从三位”,故称源三位赖政。源射鵺的传说和后文中国怪兽的传说只是类似,而非完全相同,最大的区别是后者中的怪兽是犬首猿身。】从紫宸殿上空将鵺射落的传说,毕竟最有名吧。话说回来,中国地区【日本人对本州岛西部地区的统称,包括鸟取县、岛根县、冈山县、广岛县和山口县。所以,后文将会使用“中国地区”以和“中国”区别。】、四国地区都有大量被视为有异类附体的家族,和射鵺类似的传说作为其起源也广泛流传。很久很久以前,从中国飞来的怪兽被勇敢的武士用弓箭射为三段,首坠落在阿波化为犬神、身坠落在赞岐化为猿神、尾降落在备前化为吸葛【日本古籍中记载的附身异类,相传是蛇神的一种。另外,“吸葛”还是一种植物名,即中国的金银花。】——”

“果然如数家珍啊。言归正传吧,那怪兽的一部分,据说就坠落在了我们兜离之浦。当然,在身体构造上,和原本被称为鵺的那种怪物有所不同。嗯,总之就把它看成鵺吧。”

“哎?那么,是把‘鵺’的一部分敷设在——也就是说封印在某处,然后在上面建造起神社,因此才会叫鵺敷吗?”

“对啊。不过也有那样一种说法,其实不是用鵺的肉身敷设,而是吞食……”

“哎?食鵺……吗?”

“因为鵺敷的本名是‘鵺食’。”下宫在桌面上写着“食”字,“相传鵺敷神社的巫女之所以具有灵力,正是由于食了鵺。”

“如今,鵺敷神社和兜离之浦的居民之间的关系,就是在这虚实交错的种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呀。”

言耶生硬地总结道。这样的说法通用于各地的神社佛阁,当然,他这是为了尽早进人自己想讨论的话题。

“所谓信仰,本来不就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诞生的吗?”对言耶的想法一无所知的下宫,深有感触地回应道,“我曾经想过,兜离之浦这一地名起初会不会是‘鸟之浦’【日语“鸟”的读音和“兜离”相同。】。”

突然说出这番话的他,这次是在桌面上写下了“鸟”字。

“啊,原来如此……”完全没有心思陪他闲扯的言耶,终于产生了兴趣,“那么,其实不是?”

“能证实这一点的证据并不存在,但我由此产生了有趣的设想。”

“哦?”

“先前讨论平家的流浪者传说时,刀城老师您说那是落难贵族的传奇故事。由于这对被歧视的本地渔民来说,实在是足以向外夸耀的传承,所以可信度不高。特别渴求髙贵出身的行为,在这样的村子里很常见,毫不稀奇。然而,尽管日本从南到北处处流传着平家传说,但事实上平家祖传的族谱、旗、甲胄、刀剑或弓等物现今并不存在,要证实也就很困难。”

“这样的物品会不会保存在神社的宝物库里——”

“不不,我是要和您讨论本地的地名,而非平家遗物。兜离之浦可以写成‘离兜之浦’,怎么看都是和平家流浪者传说很相称的地名,您不这么认为吗?”

又回到了毫无意义的话题。而且,下宫所谈的水军末裔说让言耶感受到的现实性,并没有因地名由来的解说而有所动摇,所以他没有特别在意。

(首先,“脱离甲胄在浦定居”【“兜”有甲胄之意,所以“兜离”有“脱离甲胄”的意思。】这一状况,不仅符合平家的流浪者,也符合村上水军。所以,比起琢磨“兜离”的汉字写法来,还是考虑兜离和鸟读音相同的事比较好吧。)

言耶当然没有把这种想法说出口。冒冒失失说出来就正中下宫的下怀了,他一定会趁势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