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闻仲的问题(第2/2页)
一般来说,像这样隆重正式的大典,各路诸侯都要由承袭爵位的诸侯亲自赶来,但候国的长子死在王都,王孙尚且年幼,所以当我举目望去的时候,一眼就看到那个曾经让我为之侧目的少年闻仲,正端正的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带领着进贡的队伍。
他只有十一二岁的年纪,但是面对着如潮的人流,面无惧色,平静自如,引领队伍慢慢随着马队前行。后果是诸侯中实力最为强劲的,其实早已经可以和殷商分庭抗礼,不过他们依然保持着礼数,带来了美玉和青铜作为贡品。
但是我心里却隐隐的不安,候国的长子惨死在殷商王都,这是化解不掉的血仇,而候国这么做,显然是在隐忍,等待爆发和反击复仇的机会。
候国的马队来到跟前的时候,那个不凡的少年闻仲在马上看到了混在人群中的我,他微微思索了一下,翻身下马,挤到跟前,规规矩矩的施了一礼。我能看出闻仲的不凡,别的人自然也能看出,他是候国柱国闻寒的嫡孙,年纪虽小,却已经承担了相应的职务。
“这一次,你独自从候国来到王都的?”
“我随祖父而来。”闻寒彬彬有礼,当即回道:“祖父当年,亦在商境内长大,这些年远在西陲,偶尔归来,有一些亲故需要拜访,三日后,祖父应当就能赶来王都。”
我记得上次见到闻仲,还是一年多以前,一年多时间,在人生里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就这么一年中,我感觉闻仲更加沉稳内敛,外表沉静,却英气逼人。这绝对是一个罕世的英才,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
“队伍已经走远了,你去吧。”
“是。”闻仲又施了一礼,转身要走,但是走出去两步,他顿顿身子,回过头望着我:“宁侯,今日晚间,能否叨扰片刻,我有一事,想请教宁侯。”
“我的府邸就在东街,是从前的宁侯府,你找人打听,一问便知。”
“多谢宁侯。”闻仲快步赶上已经离去的马队,长街人来人往,瞬间恢复了原状。
我和老神在王都慢慢的走了一圈,羊九奇和尹常曾经容身的地方,面貌如故,但是他们已经不在了,或许游历四方,漂泊无踪。
我们回到府邸,心里就想着闻仲所说的话。等到天色刚一擦黑,闻仲如约而至。在封地闲居的这一年里,习惯了饮酒,我并不把闻仲当成一个孩子,与他对面而坐,请他喝酒。
“宁侯,我不饮酒。”
我也不勉强,自斟自饮,闻仲不可能堪堪的跑到这里来闲坐,我就等着他开口,看他到底要请教什么问题。
果然,提到这些,闻仲的脸庞上,就好像露出了人生中最初的一次迷茫,他考虑了一会儿,才抬起头,说:“宁侯,一年多之前,祖父和王孙,曾经带我拜访宁侯一次,离去之后,祖父对我说过,宁侯是当世人杰。”
“柱国过誉了。”
“有一件事,我问过祖父,祖父也答不上来。”闻仲很认真的问道:“宁侯,你能告诉我,什么是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