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觅手足一心分善恶,背金兰只手淆因果(第2/3页)
郑涵觉得头皮发麻,等着柳迪发火,谁知柳迪好奇心起,“为什么太监就没有了?有什么典故吗?”
见她这么懵懂,郑涵不觉挠头,“因为太监嘛,那个那个……是吧?对吧……哈!”
也不知是因为郑涵的窘态,还是其它原因,柳迪“扑嗤”一声笑了出来,她的睫毛看起来湿漉漉的,瞳仁愈加乌黑清澈,因为带着一丝笑意,她的双眼眼微微弯起,平添了几分妩媚。
郑涵在那一刻几乎不能呼吸:这个姑娘还真是美……
柳迪脸上的笑意仅仅是一瞬而过,很快又布满了阴云,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我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只有我和哥哥相依为命,我们在好心人的资助下读书,我很笨,而我哥哥却非常聪明,他学东西很快,总是考第一名,要知道,他不怎么用功的。
他会弹古琴,会画画,书法写得也好,棋下得也好,英文好,词填得连国文老师都说好……人长得也帅,上中学的时候,就有高年级的女生写信给他,有女生为了引起他的注意,故意在他面前摔跤……”柳迪带着一种崇拜的神情讲起他哥哥,眸子里闪闪发亮。
郑涵静静地打量着柳迪:她虽性格羞怯。
却是眉目如画,兼有一种男子的英挺俊朗之美,若说起她哥哥是个美男子,一点儿也不令人意外。
“我们感情很好,一直生活在一起,后来我们都慢慢长大了,他有什么事不好直接跟我说的,都写在日记里给我看,他什么事都不瞒我的。
他一直比我高二个年级,后来,他考上了燕大,那是我们第一次分开。
他临走的时候,我哭着说一定要考上燕大,他笑着说我一定能行……谁知道,谁知道,他大一的时候失踪了,他到底去了哪里?他为什么不跟我说呢?他是不是已经……”小迪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柳迪,别太难过了,”郑涵只好轻拍她的肩膀,等她稍稍平静了下来,继续问道,“我们来一起想办法。
你哥哥留下什么线索了吗?或者说,他以前常去些什么地方,和什么人打交道?”
柳迪轻轻摇了摇头,“他除了上学,就是呆在家里,一般很少和别人来往,他上了北京后,常给我写信,也没提到和别人来往。”
郑涵皱了皱眉头,“他那些信件和日记还都在吗?”
柳迪一副追悔莫及的神情,“去年我搬了一次家,不小心弄丢了,只留了一个笔记本,上面好像记了一个地址。”
“地址?”
“是的,是上海的一个里弄,我去过一次,不过已经好久不住人了。”
“你哥哥失踪后,就没有人找过他?”
柳迪低下了头,“学校找过一阵,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像我们这样的孤儿,又有谁会在意呢?从我哥哥死后,你是第一个问起他的。”她的语气平静,却多少带点委屈。
郑涵点了点头,他自小家中由盛而衰,饱经世态炎凉,深知生活的不易。
这个女孩真是不易:柳迪兄妹自幼父母双亡,相依为命,天知道他们一路走过来,要经历多少辛酸和不易,这个看似娇弱的女孩,一定有着坚韧的内心。
这样说来,他们即使性格孤僻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可笑的是,”柳迪冷笑了一下,“学校的人问过我,有没有见到一本书?他们以为我哥哥——那么优秀的人会去偷一本书,还因此销声匿迹?”
“你想太多了,”郑涵只能这样安慰她,“学校也只是查找线索而已,更何况,你哥哥的失踪也的确奇怪。”
“对了,”柳迪的目光中也有了一丝锐利,“你为什么要找我哥哥呢?”
为什么?郑涵回想起昨天发生的事情,简直是在做梦!
他苦笑了一下,“因为那本书!”
“书?”柳迪像是被针刺了一下,“什么书?”
“《宝相选鉴》,就是你哥哥失踪前看的那本。”
“你知道那本书?”柳迪叫了起来,“天!我问过许多人,包括图书馆的人都说不清楚,那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看来在柳迪这里是问不出什么了,只有去找李枯禅!
“不知道!”郑涵一跃而起,“不过只要我们找到写书的那个人,不就知道了?”
柳迪也激动得跳起来,“你知道他在哪里?我跟你去!”
“枯心斋,”郑涵想起适才李枯禅的反常举动,心里突然有些不详的预感,“快走!”
两人快步跑出古月堂,一路上都是管理老师和女学生惊异的目光,柳迪的鞋子不合脚,一出门便绊了一跤。
“快走,来不及了!”郑涵干脆拉起她的手,快步跑了起来,柳迪的鞋子几次差点掉了下来,几乎摔倒,忍不住尖叫了起来,路人纷纷驻足瞩目。
跑着跑着,郑涵猛然停下身,嗅了嗅,“这是什么怪味?”
柳迪诧异,“没有啊?”
郑涵悚然震动,像是一个刚出生的幼兽,凭着本能,嗅出了天敌的味道,却不明所以的惊惶与悚然。
“不对,不对……”
电光火石般,如惊雷电光霹开了混沌天地,郑涵猛然想起十六年前,父亲火化时,那个高高的炼人炉。
炉中传出的,便是这人体烧焦的气味。
“糟了!”他足上一跺,继续向“枯心斋”的方向跑去,柳迪紧紧地跟在他身后。
西南方向,枯心禅堂,浓烟四起,火光冲天!
两人跑到“枯心斋”的竹林前,两个都是大汗淋漓——那气氛有些不对:竹林里满是萧杀悲凉之气,许多竹叶盘旋飘落,起火的果然是“枯心斋”,那灼灼的烈焰,几乎已将禅堂焚尽!一群人正忙乱着救火,却因火势太盛,禅堂已被毁十之七八,而徒叹奈何。
“怎么会这样?”见此情形,柳迪惊问。
郑涵没有答话,拉着她快步走到了枯心斋前,迎面走来的不是李祎璠,而是一个身着黑色西装,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郑涵一眼就认出,原来是燕大的副校长井玉笙,他是国文系有名的教授,李枯禅的至交好友。
郑涵在学生会工作时,经常可以见到他。
井玉笙一脸阴云,“郑涵,这里不是花前月下的地方,快回去!”
“枯心斋”突然起火,李枯禅生死不明,郑涵心中顿感不妙,“校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先生呢?”
“快回去!”井玉笙一向对郑涵很欣赏,此刻却是一脸严厉,“没看到这着火了吗?别在这添乱了!”
“校长,”郑涵心中急切,“我想见见李先生!”
井玉笙的口气十分严历,“不行!李先生谁也不见!”
“我有很重要的事,”郑涵灵机一动,“李先生昨天约过我的,麻烦您转达一声:他有一本很重要的书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