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4页)
木场无法忍受这种进退两难的感觉,很想大声喊叫发泄。
“关于这点,属、属下也不甚明了。”
这样下去事情没完没了。
木场不得已先对他说明隋况。
“这女孩是目击证人,只不过她的监护人今晚似乎不会回家,目前还没办法联络到。但你也看到了,她受到惊吓,无法冷静回答——虽然话还蛮多的——总之陷入混乱状态,让她一个人先回去也不太好。所以我想先带她到医院去,不知能不能帮我通报一声,要问话恐怕改天进行会比较好。”
“原、原来如此,您辛苦了。我、我立刻去帮您通报,请您稍候一下。”
福本巡警因太过紧张,转身时不小心跌了一跤,重新爬起后立刻飞奔而去。
可见木场刚刚的脸色真的很恐怖。
福本很快就回来。
“公安官说女孩身分已从学生证上得知,要先离开无妨。另外医院则是位于三鹰一带——”
“别那么紧张。我是警官,跟你是一国的。对了,与被害的家属联络上了吗?”
“咦?啊,是的,刚才已经联络上了,现在大概已经到医院——啊,这是听公安官说的。”
“用不着一一说明。”
这么一来就安心了。这个女孩干脆一起交给对方父母照顾,之后就没自己的事。木场偷偷朝后方瞄了一眼,赖子好像要躲在木场背后般缩成一团。木场小心不让人看出他正注意着少女的举动,慢慢地将视线转回,福本巡警侧着头,小心观察木场的脸色,尽可能不惹怒充满威严的同行,以蚊子般的声音胆战心惊地发问:
“请问。”
“我叫木场,木场刑警。别怕。我的地位没那么伟大,我只是个巡查部长。”
“呃,木场先生。刚刚支援的警员到了,现在人手不缺——况且现在是深夜。如果方便的话就由我送您一程。”
“这是铁路公安官指示的吗?”
听他这么一说,木场仔细观察周遭,人数明显有所增加,警察也来了三四个。但总觉得无法释怀,既然人数都够了,碰巧在场的木场根本没必要继续帮忙。方才是以人手不足为由请木场出力协助,可说是木场好心才留下帮忙的。既然如此,干脆把这女孩委托福本巡警照顾直接回家也罢。从车站到仙贝棉距离徒步只需短短的十三分钟就到。
但是见到福本巡警表情的瞬间,木场原本的打算却说不出口。福本的脸像条拘。像条食物摆在眼前等候主人下令的狗,真没用。警官可不是打杂的,就算这里是车站的管辖范围。就算他只是穿制服的年轻巡警,木场觉得铁路局的家伙们根本就是把警官当成跑腿的来使唤,胸中一股莫名火烧了上来。
“辛苦了,万事拜托咧。”
听木场这么说,福本晃动着腰部,好像狗摇尾巴似地向前跑去。
木场在福本回来之前先打了通电话回搜查一课。他想,被塞了堆积加山的工作的年轻同僚——青木应该还在忙吧。
不出所料,年轻的同僚仍在奋战中。木场简要地交代事情经过。
“所以明天上班会晚点到,帮我跟课长说一下。”
“前辈你真倒楣,虽说身为伙伴的我也一样倒楣。”
青木用无奈的声音说。
通过无人的剪票口,站前圆环随便停着两辆巡逻车与一辆吉普车,此外空无一物。赖子双手紧抱自己的肩膀微微发抖。现在是盛夏时分。木场身体热出一层薄汗,少女却在仲夏中发寒。
月亮的光辉皎洁明亮。
木场与赖子同时抬头,月光比路灯还明亮。赖子的表情透露出她似乎较安心了点。
听从福本的指示。木场带着复杂的心情坐进吉普的后座。赖子则是一言不发,一直低着头。福本面对这两个沉默不语难以应对的人似乎也不知该如何是好。街上的人们多半都睡着了,四周悄然无声。
只有蛙鸣鼓噪个不停。
“请问,可以出发了吗?”
“你又不是计程车司机。表现还是像警官一点!”
周遭的宁静。让木场小声的忠告几近恫吓。胆小的年轻巡警等木场一说完立刻紧急发动车子。
木场想,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照这情形来看,今晚是见不到心爱的仙贝棉被了。明明是贪图睡眠才回来,但不知造了什么孽,现在还得跟差上二十几岁小女孩在深夜里兜风。
天气闷热,湿暖的空气夹带着蛙鸣,从副驾驶座旁的窗户侵入车内,窗外一片黑漆黑,这一带名义上虽属东京都内,实质上却与乡下无异,道路上也几乎没有路灯。
木场的老家在小石川经营石材行。目前双亲与妹妹夫妇住在那里。在丰岛署值勤的时代还住在家里,后来趁转调到本厅时搬了出来。
当然这只是顺便的借口,木场内心多半是不想叨扰妹妹夫妻俩吧。但年纪半大不小了。不好意思搬进警察宿舍,而且也还单身,所以决定找间公寓住。警官微薄的薪水容不得奢侈,正当找来找去找不到合适的房间而苦恼之际。传来询问是否愿意合居的讯息:一个远房亲戚的老妇人想出租二楼。妇人的老伴死于战祸,自己也因跌倒而脚受伤,无法随心所欲地行动;世间又不太安宁,想找个品行良好的人合居——总之理由大致如此。木场身为警官……论品行不在话下,自然很适合。
住进小金井后过了半年。
由这儿通车到樱田门(注,江户城[现在的天皇居所>的城门之一,城门外为东京警视厅所在地。)上班并不方便,但木场还颇喜欢这空无一物的单纯小镇。说空无一物倒也不至于,有旧横田电机工厂改建成的庆应大学工学部,也有数年前与师范学校统合而成的东京学艺大学,故镇上学生不少。到了春天还会涌现前来观赏玉川上水樱花的大批赏花客,木场记得当时曾因异常热闹的光景吃了一惊。且镇上人口亦逐渐增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