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我与“第三浪潮”(第2/5页)
全班同学端坐着,鸦雀无声。我开始讲团队意识的价值。游戏到了这个阶段我在想要不要停下来。我没有想到学生会如此认真和顺从。说实话,看到学生们把纪律执行得这么好,我甚至有点惊讶。我心里一边掂量着要不要继续下去,嘴里一边不停地讲着团队意识。我从自己当过运动员、教练和历史老师的经历中编造出各种故事。这并不难。团队意识是纽带,把在一起工作或奋斗的个人连接起来。团队意识就是和邻居一起修造谷仓,就是感觉到你是属于某种超越自己的东西,如一场运动,一个团队,新人种,或者是一项事业。
可是为时已晚,无法撤身。我现在理解了天文学者为什么会不断地回到望远镜旁。我前行着,越来越深地进入到自己的看法以及对群体和个人行为动机的探测中。有更多的东西需要眼见为实,需要理解。很多问题萦绕不去。学生们为什么会接受我施加的权威?他们对这种权威的好奇和抵抗表现在哪里?这种现象将会在什么时候以及以什么方式结束?
讲完团队意识之后,我再一次告诉全班同学,和纪律一样,要想理解团队意识,必须身体力行。为了让大家感受团队意识,我让全班同学一起喊出“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一开始,我让两个学生站起来背这些口号,接着又叫两名学生。直到最后,全班同学都站起来背诵,很有意思。学生们开始彼此相看,感觉到了归属的力量。所有人都能做到,人人平等。大家在共同做事情。整堂课上,我们一直在做这一件事。要么大家轮流背诵,要么用高低不同的声音一起喊出。我们一直不停,同时强调着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说话方式。
我开始觉得自己成了实验的一部分。我很享受学生们表现出来的统一行动。看到他们很满足并急于去做更多对我是一种回报。我发觉自己越来越难以从中脱身和判断发展方向。我在引导着同时也在追随着这个团队。
这节课结束的时候,我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提出一种班级敬礼方式,仅限于班上同学之间。敬礼是这样的:右手抬至左肩做弯曲状。我把它叫作“第三浪潮”敬礼,因为手形像翻涌向前的波浪。之所以称为“第三”是因为根据有关海洋的传说,第三股浪是整个浪潮中最后的而且是最大的。有了班级敬礼方式,我规定走出教室之后,全班同学要彼此致礼。下课铃声响起时,我要求全班同学保持绝对安静。所有人都端坐着。我慢慢地举起胳膊,手握成杯状,敬了一个礼。这是一种无声的认可。很特别。在没有人要求的情况下,全班同学都回以敬礼。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班上的学生都以这种方式互相问候。你正在大厅里走着,冷不丁三个同学朝你走过来,快速地敬一个礼。在图书馆和运动馆里也会看到有学生在做这种怪怪的手势。在餐厅里听到饭菜泼溅的声音,你会发现原来是两位同班同学在互相敬礼。30多个人都在做着这个怪怪的手势,很是神秘,很快就使更多的人注意到这个班级以及这个班正在进行的德国人性格实验。很多其他班的学生开始询问是否可以加入进来。
行动铸造力量
周三,我决定给所有愿意继续我现在称为“实验”的学生发会员卡。没有一个学生选择离开教室。今天是第三天,班上有43个学生。其中的13个是从其他班翘课过来参加实验的。全班学生端坐着,我开始往大家手里发卡。我在其中的三张卡上面标出一个红色的“X”,并对收到这种卡的同学说他们有一项特殊的任务:揭发所有不遵守班级纪律的同学。接下来我谈起了行动的意义。我解释说如果没有行动,纪律和团队意识都将失去意义。我谈起为行动负起完全职责的好处,谈起完全信任自己、团队或家人从而乐意做任何事情去保全、保护和扩展这种信任的好处。我强调努力拼搏和彼此忠诚会如何促进学习和增加成就感。我提醒学生回想在竞争带来痛苦和堕落的班级中是什么感觉。在那种班级中,同学们从体育到读书,事事都要竞争,彼此较劲。那种感觉是:从来没有共同行动,从来不从属于什么,从来不彼此支撑。
这个时候,学生们开始自发地站起来,举出各种佐证。“琼斯先生,平生以来头一次,我学会了很多东西。”“琼斯先生,您为什么不一直这样上课呢?”我惊呆了。是的,我一直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向他们灌输信息,可他们却没有不适,接受了这一切,真是令人吃惊。同样让人吃惊的是,关于德国人的复杂和耗时的家庭作业同学们都完成了,甚至有人还进行了详细阐述。学习技能有了很大改进。他们在学习更多的东西,而且他们似乎想要得到更多。我开始认为学生们也许会做我所要求的一切事情。我决定一探究竟。
为了让学生直接进入行动,我给每个人都口头布置了一项任务:“你去设计‘第三浪潮’横幅。你负责阻止非本班学生进入该教室。我希望你到明天为止记住‘第三浪潮’所有成员的名字和地址,并能背出来。你负责训练,说服隔壁小学至少20名学生,让他们相信我们的坐姿对较好的学习效果来说是必需的。你负责读这本小册子,并在这节课结束前把内容告知全班同学。我希望所有人都给我一个你们所信赖并且想加入‘第三浪潮’的朋友的名字和地址……”
作为对这节直接行动课的总结,我要求学生们介绍新的成员。程序很简单:新成员只需现有成员推荐,并由我发放会员卡。接受卡片时,新成员要声明了解我们的规则,并宣誓遵守这些规则。这一要求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
学校里充满各种猜测和好奇,影响波及每一个人。学校的厨师向我询问“第三浪潮”曲奇饼该是什么样子。我回答说,当然是碎粒巧克力那样子的。一天下午教师会议时校长过来,给我敬了一个“第三浪潮”礼。图书管理员就关于学习的横幅向我致谢,说她已经把这些条幅挂在了图书馆入口处。这一天结束时,已经有200多名学生被接受进来。我却感到高处不胜寒,有点害怕了。
我的不安主要来自小告密者之多。我只正式任命3个学生负责揭发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却有将近20名学生给我打小报告:什么阿兰不敬礼啦,乔金对我们的实验有微词啦,不一而足。这种比率意味着过半的学生都认为自己有责任对班上的同学进行监督和揭发。在这纷沓而至的揭发中,一场真正的阴谋似乎正在酝酿中……
班上有三个女生把班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她们的父母。这三个女孩子一直是班上最聪明的学生。她们是朋友,形影不离。她们心照不宣,在给她们提供学习和领导优势的学校环境中如鱼得水。在进行实验的这些天里,我一直好奇她们对班上形势的重组会做出什么反应。在实验中,她们所习惯赢得的奖励不复存在。实验不涉及质疑和推理的学习技能。在如火如荼的班级气氛中她们似乎不知所措,有些神伤。现在我回想起来,她们倒更像患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她们看着大家活动,很机械地参与其中。其他人迅速行动起来,她们却撤回身,观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