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53/68页)

要想从缠绕着他、压迫着他的睡梦的绳索中挣脱,实在是艰难;然而,他知道如何去获取更为强大的动力。汉斯·卡斯托普用一个胳膊肘撑住墙壁,勇敢地并拢膝头,然后猛地一挺身,人终于站直了。他用穿着滑雪板的脚踏踏雪,用手臂拍打拍打腰,摆动几下肩膀,同时努力睁大眼睛激动地上下左右四处瞧。他发现在头顶稀薄的青灰色云朵之间,现出了一片片淡蓝色的天空,云朵慢慢地飘动,一钩镰刀样的新月已升起在天边。四野光线朦胧。风暴住了,雪也停了。对面,脊背上长着枞树的山岩已完全看得清楚,显得十分宁静。它的下半截阴影笼罩,上半截却沐浴在柔和的玫瑰色光线中。怎么回事?世界怎么样了?已经是早晨?难道他在雪地里呆了一整夜,却没有像书里讲的那样冻死吗?手脚也没完全失去知觉,在他踏、摆、拍的时候,也没有哪儿咔嚓一声折断。他一边继续加紧活动肢体,一边动脑筋,极力要想出个究竟。耳朵、指尖和脚趾头确实麻木了,不过仅此而已,跟冬天夜间在阳台上静卧时差不多。他终于把表掏了出来。表还在走。没有像他晚上忘记上发条常常都免不了的那样停掉。还不到五点——远远没到五点。差十二三分钟。好奇怪啊!可能吗?他在这儿的雪地里才呆了十分钟多一点儿,却梦见了那么多幸福的和可怕的景象,走完了那么一条大胆离奇的思路。与此同时,那六角形的怪物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快得就跟它来的时候一样?真算他有运气,感谢上帝,现在他好回家啦。多亏他的梦和胡思乱想出现过两次转折,使他惊醒过来:第一次是因为恐惧,第二次是因为兴奋。看起来,生活待自己这个迷了路的问题儿童可不薄……

但是不管怎么样,是清晨也罢,是下午也罢——毫无疑问仍然是傍晚时分——反正,无论是天气还是他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再有什么妨碍汉斯·卡斯托普赶快回家去了。他呢,也毫不迟疑,以最快的速度即选择直线朝疗养院所在的山谷滑去,赶到那儿时已经亮灯了。虽然在途中,雪地反映着残余的天光,也足够为他照明了。他从林牧场边上的布莱门比尔插下去,五点半到了“村”里,在香料铺存好器材,到塞特姆布里尼先生的库房小阁楼上歇口气,让他知道他汉斯·卡斯托普已经遭遇过暴风雪了。人文主义作家惊诧莫名,胳膊往头顶上一甩,狠狠骂起他不该如此轻率冒险。他立刻点燃酒精炉,为精疲力竭的小伙子煮了一杯浓浓的咖啡。尽管喝了咖啡,汉斯·卡斯托普还是马上就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一小时后,他又置身于“山庄”高度文明的氛围中,非常适意。晚餐桌上,他胃口大开。他在梦中见到的情景,已经淡漠。他有过的种种思考,当天晚上他觉得已不再那么合情理。

好样儿的士兵

汉斯·卡斯托普经常得到表哥发来的简短信息,一开始是好的、兴高采烈的,后来便不太好,以致于终于隐隐约约地透露出一些挺可悲的情况。那一沓子明信片是以报告约阿希姆的入伍经过和激动人心的宣誓仪式开始的。在回信中,汉斯·卡斯托普开玩笑地称他已发了安于贫穷、谨守贞操和唯命是从的教士誓愿。接下来约阿希姆情绪仍然很高:由于本人热爱事业,上司也有好感,前程看来平坦而远大,步步高升有望。他念过几个学期大学,所以免了上军校和当军士的程序。过新年时他已晋升准尉,寄来了一张穿着漂亮军官制服的照片。他如今已成为一个珍视荣誉、组织严密,但却不乏人情味和幽默感的教会之一分子。从他每一篇简短的报告中,都洋溢着对这种集体精神的欣喜。他还讲了他那位上士,一个粗鲁而狂热的丘八的好些笑话,讲他对待这年轻的新毛头,对待他今天的下属明天注定的上司不尴不尬的态度;事实上,约阿希姆早已在军官食堂进进出出。那情形真叫绝,真叫逗哟。随后,又讲起考军官资格。四月初,约阿希姆果真当上了少尉。

看那样子,没有谁会比约阿希姆更幸福,没有谁在那特殊的生活环境中能像他似的如鱼得水、心满意足。他既得意又难为情地讲自己如何第一次英姿焕发地打市政厅前走过,哨兵立正向他致敬,他却远远地便挥手让人家稍息。他还讲执行勤务中小小的满足和不快,讲同事间融洽的关系,讲他的勤务兵调皮而忠诚,讲演习和训练、视察和聚餐以及种种有趣的小插曲。有时也讲社交方面的事情,拜访、晚宴、舞会等等。可就是绝口不提他自己的健康状况。

直到夏天之前都是这样。接着就讲他病倒了,不得不请假休息,很遗憾,一连发了好多天高烧。六月初恢复执勤,中旬却又一次叫“不行了”,大肆抱怨自己“晦气”,不禁担心起八月初仍归不了位;到那时,他全心全意期待着的大演习可就开始了。胡扯,七月份他不又完全健康了吗?这么坚持了几个星期,便不得不接受体检;原因是他的体温鬼知道为什么老不稳定;这对于约阿希姆可叫关系重大。然而,汉斯·卡斯托普却许久得不到任何一点体检结果的消息。过后消息有了,却不是来自约阿希姆本人写的信——不知他是不能写还是羞于写——而是来自他母亲齐姆逊夫人发的一封电报。电文曰:医嘱约阿希姆告假数周,赴高山疗养,动身在即,请订房两间。回电款已付。署名:露易丝姨妈。

汉斯·卡斯托普在自己阳台上读到这封电报的时间是七月底。他第一遍读得飞快,接着又反复地读,一边轻轻点着头,不只是头,并且晃动着整个身子,而且透过牙齿缝发出:“是,是,是!啧,啧,啧!”——“约阿希姆回来啦!”他突然感到一阵欣喜。但马上他便安静下来,想:“唔,唔,一个非同小可的新闻。也可称作天赐良机。可是见鬼,竟这么快——已经非回来不可了!而且由母亲陪着……”——他讲“母亲”,不讲“露易丝姨妈”,说明他的家庭观念、亲戚感情已经不知不觉变得淡漠。——“这可够意思。而且刚巧在那好人热切期待着的演习之前!哼,哼,真可恶,可恶得要命,一个反理想主义的事实。肉体胜利了,它不肯与灵魂保持一致,而且达到了目的,叫那班夸夸其谈的人丢了脸,竟宣扬什么肉体是灵魂的奴仆。看来他们不知道自己在胡诌些什么,因为如果他们说得对,那就会让人怀疑灵魂出了毛病,像眼前这个情况。是够精明的,我清楚,我为什么如此讲。因为,我所提的问题正好是:把它们俩对立起来是不是大错特错;是不是讲它们串通一气、彼此彼此更好些——那些夸夸其谈的人,算他们幸运,竟没想到这个问题。好心的约阿希姆,谁忍心让你失望,给你燃烧的热情泼冷水哟!你那样诚心诚意——可还有什么诚意可言,我问,当肉体和良心狼狈为奸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种可能:你忘不了某种特别的香水味儿,忘不了高高的胸脯和它随时会发出的笑声,以为它们还在施托尔太太旁边等着你呢?……约阿希姆要回来了!”汉斯·卡斯托普再一次兴奋起来,想道:“他是情况不妙才回来的,显然,不过我们又可以两人在一起,我在这山上不必再一个人无依无靠了。这样挺好。一切不可能跟从前完全一样,他隔壁的房间被人占了:麦克唐纳太太,她又在那儿嘎声哑气地咳嗽,身旁的小桌子上自然又立着或是在手里拿着她小儿子的相片……已经是晚期,如果还没人预定她的房间,那也就……暂时可只能住另一间了。二十八号还空着,据我所知。我马上去管理处,找贝伦斯本人。这是个新闻——从一方面看是可悲的,从另一方面看又再好不过,但总之是个大新闻!我希望等来的是个可以共享人生的伙伴,他想必快到了。我看时间已经三点半了。我想问他,在眼前的情况下他是否仍坚持认为,肉体必须被看成第二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