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奔马 第九章(第10/11页)
盛夏时节,丈夫在狱中的这段时期,以几子朝不进早食,祈祷神明为丈夫雪冤;夜不入蚊帐,和衣躺在板房的地板上,体会丈夫所受的苦难。
阿部被释放后,一次漫步街头,在一家铺面上看到一件很中意的轻便铠甲,可因为价钱太贵,就放弃了买它的念头。后来他把这事也告诉了妻子。以几子悄悄卖掉自己的衣带,把所需款额交给了丈夫。阿部谢过后,就去买下那身轻便铠甲,这次举事时便穿在了身上。
随着举兵之日逐渐临近,阿部家俨然成了司令部。以几子同婆母一起尽心待客,为了做好就要出征的准备,曾有十多人在她家聚会,婆媳俩也一一加以照拂,并待以酒肴。当其中一人表现慌张时,以几子甚至平静地责备道:“打仗可要沉着啊。”
当天夜里,以几子和婆母清子一起远远地眺望着熊本城头腾起的烈火,以及京町、山崎、本山等处燃起的五处大火,欢呼雀跃地喊道:“干得好!干得好!”彻夜点着灯火,祈求神明保佑举兵的胜利和丈夫的武运。
然而随着黎明的到来,不断传来的却是战败的消息,以及战死或自刃的传闻,丈夫也下落不明。以几子又继续断食,一心一意地祈求神明保佑丈夫。
丈夫回来,是事隔三天了的阴历九月十二日的拂晓时分。
同党解散以后,阿部景器与石原运四郎一起离开近津,于翌日,也就是十日潜入盐屋的山中,待天黑后去镫田的杵筑神社,深夜赶到神官坂本应气的家,与从其他路径前来的小林恒太郎、鬼丸、野口等人在这里相聚了。十一日就留在这里,讨论了今后的进退。由于坂本应气祈请的神示是再举有望,大家鼓起了信心。阿部、石原与小林一行人分了手,各自回家去了。
以几子被从木板套窗缝隙传来的低低呼唤声惊醒了。这是丈夫的声音。她激动地打开木板套窗,丈夫默默无言地走进屋子,向醒来的母亲和以几子简略叙说了战败的经过。以几子让丈夫换下染满血渍的衣服,把它埋在了屋后的竹林里。
这以后,阿部白天带着短腰刀躲藏在书斋的地板下,太阳一落山就走出来。他让以几子暗地里去石原家,向石原的妻子安子打听情况。
以几子和安子一起四处奔走,寻找可以航渡到岛原的船只,可是禁船令非常严厉,从海路逃走的希望落空了。
到了十四日拂晓,石原运四郎一半怀着从陆路突破警戒线的希望,另一半则决定去死,为了与阿部共同进行最后的行动,他告别妻子,走出了家门。
黎明时分,叔父马场被请到阿部家中。在这里,石原、阿部、马场三人相聚在一起,商量着对策。马场说了一通警备如何森严,逃脱如何困难之后就回去了。
石原安子来到石原的哥哥木村那里请求援助。这时,路上传来搜索队士兵杂乱的军靴声,往石原家方向去了。木村让安子尽快赶到阿部家,把已经无法逃脱的局势通知石原。
安子雇了人力车,坐到阿部家附近下了车,悄悄地敲响后门,把以几子喊到外面来,然后简略地告诉她,搜索队已逼近了石原那人走室空的家宅。
以几子做了个刀刺咽喉的手势,安子点了点头。以几子劝安子再同丈夫见上一面,安子却认为那样反而会妨碍丈夫踏上黄泉之路,还是不见为好。说完,就逃命似的离去了。
以几子随即把事情的原委告诉阿部和石原。从刚才听了马场的报告时候起,两位参谋就完全断绝了再度举兵的念头,决定赴死了。
两人恭恭敬敬地在皇大神宫的画轴前默念并再三跪拜。以几子在白木三宝上放了三套陶器,敬上最后一杯酒,也给自己斟了一杯。阿部和石原露出上半个身子,拿起了短刀。这时,以几子也平静地从腰带间抽出了怀剑。
不用说阿部,就连石原也吃了一惊。两人极力加以劝阻,但是以几子却初衷不改,矢志不渝。她说自己没有孩子牵累,无论如何也要让她一死相随。以几子一步不退地坚持着,阿部也就不再逆拂妻子的志向了。
就在两位志士横刀猛地切开腹部的同时,以几子把怀剑刺进了自己的咽喉。
这是阴历九月十四日刚过正午的时候。阿部享年37岁,以几子26岁,石原35岁。
自刃后不久,阿部家的大门被猛烈叩打。是搜索队来了。老母亲大声喊道:“刚刚切腹了!”士兵们随着军官闯进客厅,检查三具刚刚断了气的尸体。
同党在近津海边解散时,有一行六人乘上一条渔船,划到了熊本南郊宇土的郡浦。
他们是:28岁的古田十郎,他与小林恒太郎同为少壮参谋,在兵营的战斗中接连砍断两把刀,换了一把刀后又继续战斗。他先后砍倒了中佐大岛邦彦等人。自己身上也负了一处战伤。
加加见十郎40岁,古乐的名手。
田代仪太郎26岁,精于剑道,最先杀进炮兵营。
他的弟弟仪五郎23岁,在步兵营中战斗出色。
森下照义24岁,袭击种田少将,后转战镇台,激战众军官,立下赫赫战功。
坂本重孝21岁。
六人所投奔的,是郡浦神社的神官、樱园门下的同志甲斐武雄。原本他是应该参加举兵的,由于地处偏远,通知时便把他漏了。甲斐热情周到地接待了他们。
在甲斐那里,六人通宵商议了再度举兵的事。谈到旅资和军费时,加加见提出了一个方案。他偶尔听说旧主三渊永二郎来到了植柳的松井宅邸,便想托甲斐送去书信,请求三渊帮助筹措旅费。甲斐随即带上书信出发了。
一行人一直等待着甲斐归来,翌日即九月十二日等了一整天,他也没有回来。
甲斐赶到松井宅邸时,三渊早已不在了。而且,由于被埋伏在这里进行监视的警察认出是神风连的同党,甲斐也被抓走了。
在这一天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六个人意识到,甲斐越是迟迟不归,危险也就越是在向他们逼近。他们知道,到了一定时刻就必须下决心了。
田代仪五郎、森下、坂本等三人焦虑难耐,在夕阳中登上附近的大见岳,远远眺望着熊本城。从这里看过去,大嘹望楼的形状与昨天并没什么两样。可在转弯抹角地向樵夫打听过后,才知道城里每日夜晚火把通明,白昼则从早到晚派出搜索队的士兵前往四处搜查,毫不懈怠。从山上回来的三个人催促另外三人早下决心。
大家决定去死。赴死之处就在大见岳的山顶,赴死的时间,则选在翌日黎明。
六个人在鸡叫头遍之前,便登上了大见岳,在田代等人昨天黄昏就物色好的一块清洁平坦的地方,用准备好的草绳把四边圈上,并在绳上挂好纸条。白色的纸条在晨风中飘动、闪烁。在山顶微露的晨曦中,加加见十郎眺望着飘忽不定的薄云,吟唱着辞世的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