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英国(1852—1864) 第十章(第13/13页)

61 作家罗伯特·西利在伦敦的住处,加里波第离开斯塔福大厦后,于4月20日至28日住在这里。

62 厄克特为了反对俄国和帕默斯顿,曾造谣说,帕默斯顿拿了俄国政府的钱,已被俄国收买。

63 钱伯斯(1802—1871),英国著名出版商和作家,与加里波第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1864年他到卡普雷拉岛访问了加里波第,并邀请加里波第访问英国,后来两人便一起坐船于4月3月到达南安普顿。就加里波第的访问向帕默斯顿提出询问的是一个叫理查逊的新闻记者,他是组织对加里波第的接待的委员会的主席。

64 意大利王国成立时,威尼斯仍在奥地利人手中,国王维克多·厄马努埃尔不敢乘胜追击,彻底驱逐奥地利军队,因此加里波第企图在英国募款,建立一支船队,取道亚得里亚海,在威尼斯和巴尔干发动起义,用事实来回答维克多·厄马努埃尔。

65 加里波第是在1862年进攻罗马时被意大利王国的军队打伤的(维克多·厄马努埃尔为了阻挠加里波第解放罗马的战斗,制造了这次事故)。

66 即加里波第。关于这次会见,见第五卷第三十七章。

67 指伦敦工人委员会的欢迎词。

68 德文希尔是英国著名的贵族世家。

69 撒丁岛东北角的一个小岛,1856年起加里波第在此定居,他有一个小小的庄园。1860年他向意大利王国交出军权后也一直住在这里,最后他便葬在这里。

70 好像加里波第要钱是为了他自己。当然,他不能接受英国贵族的这些荒谬条件,拒绝了这份嫁妆,这使那些充当警察的报纸大为伤心,它们曾一个钱一个钱的计算过,他可以带多少钱回卡普雷拉。——作者注

71 克拉伦登(1800—1870),英国政治家,多次出任外交要职。1864年他是帕默斯顿内阁的外交副大臣,负责协调英法关系,这年4月中旬前往法国,为加里波第访英的事在杜伊勒里宫与拿破仑三世密谈。

72 德律安·德·吕(1805—1881),法国外交官,当时任外交大臣。作为一位精明的外交官,他当然知道不能公开干预英国的事,因此“欲言又止”。

73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巴赫奇萨赖的喷泉》中的诗句。

74 原文为拉丁文,是西塞罗的名句,意思是罗马的公民有权统治整个世界。帕默斯顿在一次演说中引用了这句话,意思是英国臣民有权统治世界。这句话与上一句合在一起,意思便是不论我出生在哪里,我都有权统治世界。

75 第一次大会即本章开头写的那次被警察驱散的群众集会。第二次大会于5月7日举行,这次大会为加里波第的被迫提前离开向英国政府提出了抗议。谢恩是英国律师,马志尼的好友,他的讲话后来登在《泰晤士报》上,赫尔岑对这件事的叙述,有些便根据这篇讲话。

76 查塔姆伯爵威廉·皮特(1708—1778),英国18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和首相。

77 英国著名大法官。

78 意大利独立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奥地利军队在此大败。这里是指加里波第战胜了英法政府的阴谋,揭穿了帕默斯顿的两面派作风。

79 意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1797—1848)所作的著名歌剧《路克雷齐亚·波契亚》,下面一句即它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