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1章(第13/14页)
姐姐给人做二房,又有什么法子呢?无非求人罢了。忍住心下酸涩,杜君慢吞吞地说:“日后再说吧。以后,姐姐不必拿银钱给我了,我置了个百十亩的小庄,这两年也出产了些东西,足够使了。”为这个小庄,杜君费了不少力气。别以为买了田地就能出产东西了,庄子上的庄头儿佃户,都不是好相与的。那些人看他小,没少蒙骗于他。他也是这两年才把庄子上的事梳理好。
杜月娘微惊:“你哪里来的银子买田地呢?”
杜君道:“找大姑娘借了一千两银子。”以往觉着受宋家相助是羞耻,如今,杜君渐渐长大,方明白,若有人肯在落魄时出手相助,绝不是羞耻,应该惜福才是。
杜君写了借条,宋嘉言就让李睿从铺子里取了一千两给杜君。杜君置个百十亩的小庄,庄上每年也能有上百两的出息。于他自己,足够用了。
杜月娘念了声佛,道:“以后你有了本事,莫要忘了大姑娘的恩情。”
“不会的。”
杜月娘针线好,这些年,没少给宋嘉言做衣裳鞋袜,虽然宋嘉言总说不要做,杜月娘却是个很有常性的人,一直做了下来。
好好儿的衣裳,人家做好了,诚心诚意地送过来,宋嘉言总不能扔出去,只得道谢接过。这几年下来,杜月娘与宋嘉言的关系一直不错。久而久之,连梁嬷嬷都赞杜月娘人好。梁嬷嬷就说过:“杜姨娘这样品性的人,日子总不会过得太坏。”
杜月娘给宋嘉言做东西,开始除了感激宋嘉言救了她弟弟杜君的性命,还是为了与宋嘉言搞好关系。她并不是个笨人,相反,杜月娘眼光极佳。她不会傻到去巴结小纪氏,无他,她是二房,宋荣待她不错,小纪氏心里怎么都痛快不了。倒是宋嘉言于府里颇说得上话,她一旦恼了,便是小纪氏都讨不得便宜去。而且,宋嘉言的兄长宋嘉让是府中嫡长子。
宋荣在的时候,不会亏待她。一旦宋荣不在了,府里终究是大爷、大奶奶当家。与宋嘉言关系好了,百利无一害。
不要看杜月娘鲜少出她的小院儿,心里却是个再明白不过的人。
只是,杜月娘也未曾想到宋嘉言会借这么一大笔银子给他兄弟,而且,此事若不是弟弟提及,她竟是一字不知,更未听宋嘉言提过只言片语。
如今她知晓了,心中更是对宋嘉言充满感激。只是可惜,她人微力薄,除了做些衣裳鞋袜,竟无可报答之处。
其实,借给杜君银子,宋嘉言并不是没有自己的考量,她私房颇丰,却也不是冤大头。实在是,杜月娘杜君皆是人品可敬之人,有余力帮一把的时候,为什么不帮一把?
世间之事,本就是你敬我,我则敬你。
定亲的过程比较烦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经过翁婿二人的一番较量,宋荣仍旧执意将宋嘉言成亲的日子定在明年腊月,这让吴双郁闷许久。不过,岳父死活要拦,吴双也没什么好法子。
依礼法,吴双带着两只活雁以及聘礼,前来下聘。
宋嘉言其实没见着外头如何热闹,她大半天都是坐在房内。待下晌午,才看到吴双送来的聘礼,不算丰盛,不过,也符合宋嘉言心中预期。
小纪氏如今很会做人,将吴双送来的聘礼都着人送到宋嘉言的院子里,这些东西,不讲究的人家儿会私扣之类,但宋家绝无此可能。何况,这些聘礼,在小纪氏眼里着实不算什么。
宋嘉语私下对母亲感叹:“幸而大姐姐私房颇丰。”不然,日子该不好过了。
小纪氏笑道:“只要你吴家表哥有本事,以后家业不愁。”心想,杨家聘礼肯定不止如此。其实也好,宋嘉言非但善于经营,手中大笔私房,将来嫁妆,除了公中一份儿,还有亡姐当年一半的陪嫁,这已是不小的数目了。
在宋嘉言定亲之后,宋荣便将宋嘉让宋嘉言唤到书房,说起大纪氏嫁妆之事,宋荣道:“你们母亲过世多年,她当年的陪嫁一直是我来代管。如今,你们长大了,嫁妆的事,一人一半,没意见吧?”
宋嘉让道:“都给妹妹吧,她是丫头,妹夫家又不大富裕。将来我自有本事挣来家业。”
宋嘉言瞟他一眼:“我不比你有钱?”宋嘉言也是家中公认的小财主了,她一年就能孝敬老太太两千两银子,侍郎府一年的花销也差不多是这个数了。若比有钱,兄弟姐妹中,还真没人比得过宋嘉言。宋嘉言这样说,倒不是为了气自己兄长,她笑道:“爹爹,就一人一半吧。我想着,这也是母亲的意思。在母亲心里,儿女都是一样的,哪里有轻重之分呢。就是有轻重,也是更重儿子些,如今一人一半,也是我占便宜了。”兄长一片疼自己的心,不过,将来过日子,还有嫂子呢。现在平均分了,也省得日后嫂子多心。
“我这还不是疼你?”宋嘉让还想说什么,挠挠脸,也没说。
宋荣向来公平,道:“先时,给了言丫头一个铺子,嘉让一个田庄,这些你们都各自打理得顺手了,就不在分配当中了。”儿女都不是那般计较的人,亦不会因财物伤了兄妹情分。不过,长子这就要成亲了,成亲之后,就有了自己的小家。所以,还是在长子成家之前把嫁妆分好,省得日后是非多。
嫁妆分配的两份清单已经写好,宋荣令两人抓阄决定谁要哪份儿。
抓阄倒是宋嘉言为先。
亡母陪嫁,的确异常丰厚。除去每人一万两的现银,宋嘉言那份清单上还有一处二十顷田庄,一处西山上的三进别院,另外还有帝都城两处不错的铺面儿,余者金玉首饰、古董玩物、衣料布匹都有数箱。
宋嘉言素来细心,去武安侯府的时候,跟外祖母提了一句。武安侯夫人叹道:“女婿如此,我也放心了。”女儿过世多年,如今一双儿女皆长大成人,都有了不错的姻缘,待宋嘉让娶亲,宋嘉言出嫁,武安侯夫人也就能放心了。
“外祖母,你放心,我跟大哥都能过好日子的。”
转眼便是宋嘉让成亲的日子。
宋嘉让成亲,宋荣又是正三品侍郎,这些年下来,除了姻亲故旧,还有朝中同僚。长子大婚,联姻的是戚国公府,宋府自然要大宴宾客。
老太太是什么都不管的,只管坐在正房里跟来的客人寒暄说笑。好在宋嘉言宋嘉语都不是无能的人,再有许氏过来跟着忙活了好些天。她于中秋产下一子,如今刚出月子两个月,没有添堵的小姑子,许氏气色极好。许氏素来精明能干,帮了小纪氏不少忙。会宾宴客皆井井有条,调动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