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廿二年•夏•上海(第12/23页)

记者们诸多要求,一时要她绕着他臂弯,一时要他搂着她香肩,作出十八种姿态来满足照相机和镁光灯。拍完又煞有介事地分开了。

而,金先生也来了。黄老板亲迎,他很高兴自己有这个面子,金先生道:“我有兴趣看看片上发声多新鲜!”

方转身,唐怀玉神清气朗脱胎换骨地迎上来,他把握这个良机,正正地看着他的对手,一字一字地道:“金先生,上海真是个好地方,一个筋斗,也就翻过来了!你肯来,真是我的光荣!”

金先生颔首微笑,道:

“听说你筋斗翻得不错。”

怀玉也笑:“是么?我自己倒也不在意。反正有就是有。哈哈!”

金啸风脸色一沉,马上便回复常态:

“这,才是第一部电影吧?”

“是的金先生。不过已经订了三年合同了,眼看快要忙不过来。”

“恭喜,跟咱上海攀上关系了啦?”

怀玉一笑,仗着年轻,说:

“才三年。我有的是三年又三年。”

好不容易才有今天,还不看风驶尽?

段娉婷走过来,也是举杯敬酒,一脸笑意,娇艳欲滴:

“金先生,难得啊。小戏院小片子,今儿晚上没约人吧?我们陪你看。”

“约了。来了。”

回头一看。谁?

是她!

是她!

怀玉一直都不相信这个事实。丹丹也脱胎换骨地自门外袅袅而来,史仲明伴在身后。

他猜想一切可能发生的事,一个最大的疑团。他还不能确定这是不是他的敌人,有些胆战惶惑。她?

她是谁?怀玉从来都没发觉丹丹汪汪的眼睛不经意地如此媚人。庄重地,又泄漏了一点风声——一定经过不得已的变迁。

人丛中有人喊:

“土布皇后!土布皇后!”

啊丹丹也是镁光的焦点呢。

如今各领风骚了。只见她一头短发,贴着精致的头脸,额前一排稀疏刘海,若有若无。

细模细相,油光油滑,衬托一袭一点也不肯炫人的旗袍,贴合着身份。

金先生笑:“我的皇后来了。”

怀玉万分迷惑,她留下了?她来了?他认不得她。多少话想说,但沉下去,重压在心头。他的嘴唇不争气地喃喃:

“丹——”

丹丹虎着脸过来,伸着手,先发制人地报复:

“宋小姐。”

他只好这样地跟她见过:

“宋小姐。”

段娉婷一瞥,只维持着微笑,寒暄:

“哦,宋小姐当了‘土布皇后’呢,很好。先土布,下一回一定可当绸缎、织锦什么的,很好啊。”

丹丹不知如何应付,便变了色。

段娉婷体贴地:

“慢慢来啊。多参加首映礼,让记者拍拍照,还怕没人找你拍电影去?——嗳,我真忌妒,从前哪有捷径好走?”

丹丹急了,忙借点势力:“我但听金先生的。”

段娉婷见怀玉只强笑,便捏捏丹丹的旗袍料子:

“好料子!是不是当选送的礼物?”

她认得这丹丹。最好她不是冲着自己来。自己名成利就,而她刚迈出第一步,初生之犊不畏虎。她这样地出现,多像角儿登场,眼下是出什么戏?有没有威胁?

她把她的旗袍捏了又捏,捏了又捏:

“咦?有点皱,不是土布吧?”

史仲明觑此形势,便帮腔:

“这名堂够新鲜吧?是金先生特地给设计的。”

段娉婷不及对“金先生特地……”起反应,史仲明还不让她喘息:

“就是看市面上一般形象太滥了,有意给塑造一个端正点进步点。宋小姐这样出道了,还没什么雷同的呢,就图气质特别。”

丹丹感激地看了史仲明一眼。

有个靠山就有这点好。且不劳那位高手多说半句,马上就有亲信出头解围、还击、对付。

史先生看出来自己的位置,想他也看出来段小姐的位置。做人甚是上路。

丹丹冷笑,跟二人对峙着,但觉一帮人都向着她,心底凉快到不得了,把对面的奸夫淫妇踩跺成泥巴。末了还在门坎上给擦掉。只是自己不免有点凄酸苦楚,不可言喻。

转瞬已是入场看戏的辰光,人潮一下子生生把他们拆散了,各与各的人,终于坐到一块。丹丹向金啸风使小性子,狠道:“哼,看到一半,我便跑!我故意的!你是不是也一道。”

金啸风自己也意料不到,他看丹丹的眼神,可以柔和起来。像秋日阳光,日短了,火红的颜色淡了,路旁的法国梧桐率先落下第一片叶子。

丹丹并没有“真正”成为他的情妇,这点令她有点奇怪。他只要她陪他,看着她,心魂飘忽至她身后稍远一点的地方,然后十分诧异她的日渐精炼成长。从前若他道:

“幸亏拉了你一把,你看,报上都骂歌舞团。连鲁迅也写,说卖大腿的伤风败俗。国难当前——”

她会瞪着大眼睛问:“鲁迅是谁?”

如今在上海浸淫一阵,她精刮了。他怠慢点,她也怠慢点。

像看谁先低头。

他还有正事要办,最近方把日夜银行所吸收了的大量资金,挪出大部分来买进浙江路上一块地皮,造了批弄堂房子。

她在霞飞路寓中孵一个礼拜,秘书向他报告:

“宋小姐花钱倒水一样,用来发泄。天天上街,都架不同的太阳眼镜来瞩目。”

他冷一阵,来个德律风,她会气得摔掉了。

老虎跟猫,它们是如此地神似,差别在于是否激怒。这里头一定有些神秘而又可爱的因素——她觉得他既驯了她,便要负责任,他没负责任,也没尽义务,倒觉韶华逝水,望望无依。

金啸风终着史仲明把她接到公馆来,当天也约了电影公司的黄老板,和两个场面上的朋友,一起打牌、吃蟹。其中一位范先生,是军政府的,另一位杨先生任职买办,一向跟外国的香烟商打交道。

丹丹到的时候,牌局已近尾声,上落的数目她不清楚,只闻金先生笑道:

“待会有工夫再算,先喝一盅,来来来,入席了。”

原来吃的是来自崇明岛的阳澄湖大闸蟹,顶级本有十两重,不过蟹季还未正式开始呢,是今年的头遭,赶着上,也不过七八两。同桌的除开一帮男人,丹丹是惟一女客。他为她摆设筵席。

“小丹,”金啸风为她剥开一只大闸蟹,“这是青背白肚、黄毛金钩,你看,又唤作‘金爪蟹’。”

佣人过来侍候,一桌都是精致繁杂的小工具,他不管,只为她剔去糜烂的紫苏叶,只道她是没吃过蟹的囡囡,嘱咐:

“在蟹壳中央,蟹膏上面,有一块八角,最寒了,不要吃。”

——他只道她没吃过。她有点气,还嘴:“我知道!我自家还会蒸呢。”